Show newer

hark
= Listen

Herald
1 n. an official messenger bringing news.
2. v. be a sign that (something) is about to happen.

另外还有明显的国界控制的问题,当AI模型API化之后,它就有所有者了,也就是可以被控制了。

RT @FledgeXu@twitter.com

AI的垄断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只有这种Big Tech才有钱有人去训练这种大型模型……

🐦🔗: twitter.com/FledgeXu/status/15

毛象新的图标也太可爱,有种回到幼儿园的感觉

为什么国内论坛讲起整容都说日本技术比韩国好呢,在日本这边很明显韩国才是正义啊,日本人整容都喜欢去韩国,经常看日本人说韩国技术比日本好,还便宜,今天坐电车看到连医美整容app的名字都是カンナムオンニ

我国这疫情管控,让我感觉就像我说我要坐飞机它给我塞了个火箭送我上太空,我说你是不是傻逼让我回陆地,它把所有能源都停了让载我的火箭直接坠毁

我一直覺得 Google 一直這樣好像很故意...或者有中国政府用網軍再洗這個,像是認知作戰 isgooglefixed.tw/

认真说我觉得最近有这个需求,或者有意愿了解街头运动的朋友可以读一读David Graeber的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繁体译名是为什么上街头。作者本人是全程参与了占领华尔街的策划和行动,前一两章就在讲这件事是怎么策划起来的,思考为什么他做了这么久街头运动只有这一次这么大反响,还包括对那种“你们整出这种事怎么没有具体诉求”的回应,以及认为占领运动总归是可行的。后面就提到了现在民主的历史和其弊端,我觉得对我们这种,就,还是太超前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其实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在这本书里对美国很多情况下是持悲观态度的,包括对其他国家的体制问题他也有讽刺,对现行的世界体系他也很明显就是不喜欢,就,无政府主义者嘛,you know,很多时候大家就喜欢说他们比最天真的小孩还天真,但我觉得这个作者确实是具有某种洞察力和想象力的
同作者另一本书叫狗屎工作,我觉得也很好,这里就浅提一下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读一读

好烦,我喜欢纯本地的阅读器。之前试过很多,先是用掌阅修改版养老了,但安卓连更两个大版本,直接不能用。后来多番尝试,静读天下十分不错,虽然界面丑点但用得也惯。
但三星有病,系统设定是在谷歌上架阅读软件统统自动开启护眼模式且不能手动关闭。视觉效果蜡黄到让人吐血
但指望一个国产的软件能很好用且纯本地且不上架谷歌。痴心妄想了

@CapComGang 毒药推荐的机场都审计很严重,他的网页也叫人遵守法律,感觉很有问题,更可能出卖你的数据;不过就是拿来娱乐应该也行

走的时候老师叫住了我,对我说“你的书写很好!”哈哈!虽然自打高中毕业以来只在退步,但当初的衡水体还是没白练捏
(而且全世界的老师都喜欢衡水体这点让我很吃惊)

Show thread

今天把Tele的號碼換掉了
把Google的號碼換掉了
把瀏覽信息刪了
註銷了twi
但我覺得還是好不安全

我怎麼不是一個學這方面的黑客呢
想起來Mr. Robot把重要信息都刻碟替換成樂隊歌曲,一發病就開始微波燒電腦......

发现组建个人微型服务器最重要的还是内存数量,因为一旦内存不够开始用swap,因为硬盘属于低速设备会严重拖累整个系统的速度。(之前老的威联通212p3经常因为这个卡到管理界面都打不开)。
换了相对好一点的x86的设备后,因为之前的内存焦虑直接换上了16g的内存,虽然CPU是双核四线程的低功耗移动端CPU,转上pve搞了all in boom后也经常跑地满满的。
但其实并没有太严重的卡顿感。

现在平台的审核和限流模式又出新招了,我自己帮别的公司运营的自媒体账号因为账户名称中有“x国”字样,原来是敏感时期发啥都不给你过审(无论内容是什么),现在是审核能给你过,但是发布出去之后除你自己在后台以外,其他所有地方都看不到。而且还装得特别像,自己后台点开链接都能看到,但实际上分享链接出去给别人,打开都是404。敏感时期过后还会假模假样地给你分配一些阅读的数据,哄骗你认为过了那段时期就好了,想留你继续在平台生产内容。

还有就是认证,我手上的账号因为是时代遗留产物了,所以账户昵称上还能直接带国家的名字。现在想开类似的认证账户,比如你想开一个叫“美国那些事儿”的微信公众号,认证的时候你必须提交你所在机构、公司的名称里就有“美国”两字的证明(比如所在机构就叫“美国文化协会”什么的),否则无法认证。不过就连这个大概也是老黄历了,是3年前我想帮某国外学校认证的时候发现的问题,现在可能别说认证了,创号没准都创不了。

最后还有一个傻逼的点是提交认证的材料不管什么都要盖公章,欧美的正式文件都是负责人签字居多,哪有公章这种玩意儿,最后给逼急去给刻了个全英文的章才把这事解决......真的太傻逼了。

认识的导演阳了,今天被抓进去了,我听闻后的第一句话:
“有机会多拍点素材。”
(喂

Internet互聯網是上世紀六十年代DARPA(美國國防部尖端技術研究局)開發的;TOR洋蔥網,也就是暗網,是美國海軍實驗室上世紀九十年代開發的。前者應對的是天下大亂,美國被蘇聯核武器打癱時,仍然保持通訊能力;後者應對的是特工孤懸海外腹背受敵的情況。

這裏面的思路,和人的直覺相反:爲了保持自己的優勢,不是獨佔利器,而是把利器塞到每個人手裏。獨佔利器,持有利器的人就是被打擊的對象;每個人都有利器,敵人沒有資源殺死所有人,甚至敵人手裏都有這樣利器,即互聯網和TOR。消滅敵人不是靠殺死他們,而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是誰,如何生活,讓他們變成我們。being us,這是終極利器。互聯網和TOR只是工具。

Show older

曳尾于涂's choices: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