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board,因为觉得这个值得分享给中文毛象宇宙的大家❤️
之前我觉得,我又没有孩子且不打算有孩子,那我为什么要读 #parenting 主题的书?但是后来发现,即便没有养小孩的打算,(靠谱的)parenting指导其实很有助于我养自己(和我承受了很多创伤的inner child)。
之前看了一本《The Book You Wish Your Parents Had Read》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42348818-the-book-you-wish-your-parents-had-read
只能说是一生推。从如何做parent这个视角回看自己的过去,就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被这些经历塑造的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终于得知“不dysfunctional的亲子关系原来是这样啊”,有一种治愈、释然、又grief自己从没得到过这样的养育的感觉。但学到的这些parenting的方式可以用来self-parent!重新以正确的方式养育自己。
今天听到一期相似主题的NPR Life Kit的播客,又让我有了这种感觉。这期叫“Build a stronger connection with your kids”,强烈推荐!开头不久的这一段话直接就击中了我(估计也能击中很多象友):
“A conscious parent is somebody who is aware that, when you pa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fear and control, and blame and shame and punishment, then you actually mess up not only your chances at connecting with your children, but your children's capacity to connect with themselves.” 😭
这是播客链接,邀请友们听听来治愈一下自己:https://www.npr.org/transcripts/1172161496
看到分析哲学好悲伤,越到现代哲学的范围被越多越小了。很早很早以前什么都是哲学,因为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自然是哲学,道德是哲学,伦理是哲学,什么都是哲学。近代科学发展以来学科的细分化以后哲学下的东西都被分走了,这是科学这是社会学这是经济学,最后大家开始认为哲学是形而上学。
而这里卡尔纳说“形而上学命题既不真也不假,因为他们不断定任何事情,他们既不包括知识也不包含错误,他们完全处于知识领域之外,处于理论领域之外,处于有关真或假的讨论之外。但是,他们就像笑、抒情诗和音乐那样,是具有表现力的。他们更多是让人表达永恒的情感或意志倾向,而不是短暂的感觉……危险在于形而上学有令人上当的特征:它产生很像知识的幻想,实际上却并不提供任何知识。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拒斥他们的理由。”
在塞尔达王国之泪还没有完全正式发布日期的时候猜测剧情算剧透吗
前两天周末湾区有个培育本土植物recover earth的活动,很多家庭提供自己的前院后院给大家参观。 去了一个巨美的人家,后院简直像个小trail。
女主人特别喜欢观鸟,她家种的都是native花草树木,所以吸引许多本土的🐝和鸟类,美丽又环保。在院子里当了一个活水喷泉,并设置了一个给鸟停下驻足的木枝,然后就每天在家边喝咖啡就可以边拍鸟的照片了。 真足不出户把自然带进家里的感觉。
从来没想过家里的庭院可以设计成迷你小公园的感觉。太有意思了。
这个活动每年都有,湾区对花草有兴趣的🐘友明年可以去看看!一路听介绍没来得及好好拍照,实景真的好美。 上一个让我觉得园林美的还是西泠印社 🤣 也可能是因为从前院走进去的时候完全没有期待直接惊艳了
女主人录制的介绍:
https://youtu.be/QEXw_aG-0B0
以前的繁星客栈是卢昌海运营的
今天在mastodon上看到了他的账号
Do white supremacists consider Spaniards as white?
https://www.quora.com/Do-white-supremacists-consider-Spaniards-as-white
留学杂感
当然最不想过多接触的还是国男留学生。能轻而易举跑到外国读书的中国人还是要有银子的,而且很多长期在外国生活,对中国有一层很幼稚的幻想。更别说他们有的还真的是赵家人了,那没办法,中国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微不至的爹。
国男也无时无刻不展现自己toxic的价值观,极其腐臭的男性气质。从不学习,英语极差,每日都是享受一些肉体上的娱乐。只要谈到性,便是一股殖民者的味道:老哥想操樱花妹了?这把西班牙人搞得很懵,因为西班牙人提到日本的色情业,只是想说里面的不公和剥削。
但是国男们拥有特定的同胞情怀,所以对我很好。在这方面我不排斥和他们交流,毕竟跟着他们有饭吃。有一段时间我完全靠他们救济。
我的室友是一个香港人,但是工作了很多年。除去香港人普遍对中共的仇恨,他在其他方面很保守,典型的右翼自由主义者。我和他好像也没什么可谈的。
女性的中国留学生普遍要比国男要好很多。但是她们更接近日本学生或者归国子女的日子人形象。这也让我明白哪怕在北美最进步的大学读过书,也不会改变什么。不过她们有学历和语言能力的优势,什么机会都是她们的。
说起来虽然日本学生很单纯,但是我最愿意接触的还是他们。一方面是因为的确是很好的人,另一方面是我接触到的日本年轻人也没有那么日化。有些同学并不喜欢日本停滞和保守的气氛,也对社会问题有一定关注。系里面有个日本女生就是这样,她向我哀叹日本人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所谓不喜冲突和矛盾,结果连战争罪行都不能反思。
有一次我们谈了很多NHK收费问题。我第一次见到日本人那么喜欢辩论和思考的。不过西班牙人直接说不喜欢就去游行啊,去堵NHK的门啊。那么多人不满意都可以把NHK拆了。听到这里那个女生眼里放光,说:对啊,为什么我们日本人没有欧洲人的性格呢?我们原来是有的。
不过国男表示:樱花妹的一切行为只是为了引起西班牙人的注意,因为她对西班牙人有想法了,这一切他都懂完了。
说起来,这些不日化的日本学生,理想的工作地点也是更开放和自由的国家。这下东亚共同体了。
加拿大驅逐了被指控騷擾影子外長在香港家人的中國外交官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nada-expelling-chinese-diplomat-1.6836336
How do I know if am addicted to something?
I have problems of controlling. I still want and continue to do something even when I know it is harmful or will be harmful for me. Then it could be symptoms for me to help self-diagnosis.
分享播客《Hard Fork - A Congressman Goes to A.I. School + How to Ban TikTok》
https://neodb.social/podcast/episode/2LgZ5af9Imu6KRoCdgr9nD
从大家发现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不知道OpenAI和微软到底搞清楚原因了没有:为什么对话过长会导致Sydney发疯?好像微软觉得让用户只用阉割版就完事儿了。还是说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当时黑箱里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