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看不懂的經濟學數據——

IMF人均GDP經PPP調整後的數字,台灣早就在2016(?)年超越了日本,未經PPP調整的則是去年超越了日本。IMF把台灣歸在 Advanced Economy。

我很好奇這些數據代表什麼意義,同樣地也不知道一些日本人哀嚎GDP輸一堆國家是基於什麼想法,但更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我主觀上覺得我從一個不富有的國家辦到富有的國家生活,五年後卻覺得在一個不富有的國家生活。同時這個富有的國家還把我的祖國歸類為發展中國家。

我無法消化這些互相衝突的事實,大概要一個經濟學學位才能理解吧。

日本跟台灣的政府文件都寫的很複雜,就算是パンフレット或台灣的所謂懶人包,也充滿了各種條件式、否定的否定、但書、以及但書的但書。我以為我當軟體工程師已經可以讀得懂了,但我真的太小看公務員的謹慎。也許 ChatGPT 可以幫我們一般民眾理解這些公務員到底在寫什麼鬼。

郭台铭与柯文哲、大D和阿乐,政敌相约欣赏夜景一准没好事。柯P最近不要去钓鱼哦。

早有伪装异见人士骗政庇,今有假装lgbt骗过签。

终于还是走上了html解决不了用js暴力解决的路

先找个网站或者网上报名模考一下 然后再看需要补什么

Show thread

douban.com/group/677774/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 这个豆瓣小组太唏嘘了……

超齡老人進入工地是很正常的事,很多人年齡六十歲以上,但是用兒子或者女婿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照樣可以刷臉打卡平時拿生活費。所以怎麼說,出發點都不錯,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终于看到了大家热议的那篇原文,作为第三者,我看了两遍也没有看出来居高临下的意味,但当我带入受访者的视角,咄咄逼人的优越感“唰”就压过来了,几乎让我窒息了片刻,一瞬间理解了很多象友说的话。

我小时候看电视和漫画,总觉得长大了就能变成老港片和昭和时代漫画里那样意气风发的现代上班族。后来长大了,上班了,也买得起咖啡,能随时逛街了,可90s那种经济腾飞的时代永远结束了,即使我拿着咖啡穿着时装走在路上,也明白自己是衰退时代的人,永远也变不成老港片和昭和时代的那种上班族。时代的氛围就是这样,空气里不会有意气风发的感觉,只有“今天又苟住了”的侥幸感。

最近北京高中女生剥削职高女生来做研究的po很火,让我不禁重新开始思考知识生产的privileged position。
这两天因为要赶一个论文,临时联系了一位女性熟人做了一次速访。我把访谈目的说得很明白:我在写与你生命经验相关的文章,希望能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对方很坦诚地、近乎剖白地和我回顾了她的一些过往。事后我才知道,由于过去太过traumatic,她向我诉说的时候,甚至在发抖。完稿后,我把提到她的那部分和相关分析完整地发给了她。她沉默了一下回应到“谢谢你替我们发声”。那一刻我受到了冲击,这是多么微薄的work,又是多么真切的致谢。我当不起。
于是想回互联网那件事。到底什么时候,知识生产的本身具有privilege特性的遮羞布已经被扯下,并且被一些人毫不掩饰地贩卖?得利者真的在意那些成为工具的人群的生命体验吗?学术商品化以后,知识生产的本身还具有科学意义吗?

有时候想自己从工程学女生这一身份获得的关注/ad会不会来自白男的平权gesture, 毕竟他上次上课说“你们家里可得多放书啊” 听着何不食肉糜——而我为留在身边一点书受过多少指责——或者干脆是for diversity招进来的token。因为太没存在感了。虽然不觉得比周围人差,但确是真没任何成就让我觉得配得上。

无意中看到孙渣的漫画好几次了 都挺有趣的 脑洞意外又合理
有点好奇他到底是什么人

Show older

曳尾于涂's choices: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