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城市里多了很多新疆人的店。
依旧分不清具体是哪族人,只知道不是汉族,因为ta们的汉语带着浓浓的口音。
在听闻了一大堆当局如何压迫新疆的少数民族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强制绝育、限制人身自由、办“学习班”,殴打和虐待,百般为难在内地租房的人)之后,先是惊觉整个城市的新疆店铺变少了,再是过了很久又惊觉店铺变多了。
但压迫是不会变少的。
所以,现在这些内地的新疆店铺,该不会是中共用来掩人耳目的吧?如果城市里的新疆店铺逐渐消失,国际媒体和独立记者也许会注意到,并且记录下来。现在一切表面看起来安然无恙,很蹊跷。
想起来赵紫阳被软禁时有一次受邀去打高尔夫(这是他最喜欢的运动),但他意识到这样的邀请很可能是为了做给访华的外国人看的:让外国人看见赵紫阳还能打高尔夫,中方就可以反驳说软禁前最高领导人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所以他最后拒绝了邀请,坚持待在家里。
我很怀疑现在我能看到的新疆店铺,也是中国政府刻意安排的。总不能是中共想开了,要放别人一条生路吧?看着不像。
有象友了解情况吗?
@Lucifuer 我能理解这个女生。我以前提出过类似的关于监管的东西。当我提出这个东西的时候,想象中我是去监管别人的,以及,我是被监管系统保护的。直到我被社会毒打以后,我才意识到,我只是被别人监管的,而且这个系统也保护不了我。
当然,如果我一直都处在监管别人的幻想里,我应该也会一直大力支持各种监管的政策的。
又是一年六四。今年还是想再次给大家推荐这本摄影书《A Day in the Life of China》。当年柯达与中国政府合作,雇佣了两百名摄影师在中国多地同一天拍摄各种题材的照片,以纪录下中国普通一天的样子。那一天是 1989 年 4 月 15 日。这本书的最后一张照片摄于凌晨时分的北大校园,胡耀邦去世的新闻流出,学生们纷纷走入校园张贴大字报。这本摄影书在阴差阳错之下,纪录下了八九学潮的第一天。每次看到最后一页,我全身都会起鸡皮疙瘩。
这本书是我在本地的旧书店无意中买到,看到拍摄日期时还没想到什么,直到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才意识到这本书的沉重之处。依我看来,这本书不仅记录下了八十年代末普通与不普通的中国人的一天,还无意中记录下了当代中国的第一日。真的是非常推荐。
@aw @board @worldboard 64大学生的根本属性,是“预备役共产党官僚”。中南海前期有部分所谓开明派对学生宽容,就是基于以上判断。
但是中南海还有波兰团结工会的前车之鉴,所以看到学运出现工人联盟,就直接认定“运动性质变了”,并like father like son坚决镇压。
只能说当时北京完全不认为冷战要结束了------苏联要放加盟国自由退出联盟,两极世界格局解体了。所以觉得镇压也不是什么会被整个世界唾弃的事------或许华盛顿考虑到北京对苏的战略价值,会像对待光州事件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莫斯科也会因为共享污点而缄默。
在李老师那里看到的,疑似一名女子在五月天演唱会场外撒传单,右图是传单中致同胞的话。
https://nitter.net/whyyoutouzhele/status/1664969713682726912
有点 ”王国之泪“ 的味道了~
RT @EricLiu_USA:
海拉鲁王国决定对反革命暴乱采取果断措施。
@Moosader my least favorite is the pervasive, automated surveillance and nuisance generator.
Cicatrix
The scar of a healed w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