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ke_
年度计划也推荐notion作为平台
在你拆分这些任务的时候,notion可以非常快速地插入相关控件,例如输入“/TODO”就可以插入一个todolist的勾选,输入“/TOG”就可以插入一个可展开的块(如图)
这里牵涉到计划的任务拆解问题
例如找实习工作这个任务,要拆解成子任务,比如“行业调研”“公司调研”“简历准备”等等(如图)
通常来说,每个子任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如果一个任务需要一小时以上,则尝试继续拆分;如果想用番茄工作法,那么时间单位就是番茄(25分钟)
任务拆分的好处是:
1. 明确进度,知道现在做到哪了
2. 拆分成小块更容易完成,不知不觉进度会更快向前推进
3. 练习估时,即做一个东西要用多少时间、实际用了多少时间,这是个工作中的常规技能
fuming
= annoyed
头上冒烟 是生气的意思
顺便聊聊为什么我通常会附上信源图片或注明来源是否经过证实,对部分🐘友的嘟会做回复。
还记得前几天有一位叫倪*洁的女生被传失联的消息吗,李老师及艾未未均有发布,在推特等中文社区都有过一定传播,后来女生本人在朋友圈及微博均发表了澄清。这一事件无疑是伤害了墙外中文社区中的信任。
后续蛮清晰的,是虎扑的经典式造谣,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还加入了社会运动的元素,存在来自专门的爱国人士反串行为的可能。类似行为在性别议题事件中已经多次发生。
事先声明,包括我很认同李老师此前的解释,投稿一一核实不现实,且某些迫切需要传播的信息是可以优先传播的。
罗哩罗嗦只不过又是老生常谈地想强调,🐘友们务必在看到信息的时候有一个判断的过程,然后力所能及地把这个判断的过程延长,包括但不限于查看信息发布者的权威性、查找信息的原始来源、综合信息考证等。(这是费时费力但绝对是有意思又有价值的事)
还想讲的一个是鼓励大家多发原创嘟,有助于建立社区互信!而且可以培养表达的习惯啦,降低对反串用户的甄别难度啦等等等等(当然还是量力而行!拍大家!
@Gnpink 我第一次有这种感叹的时候是看bbc做新疆棉花的专题新闻,真的很震撼
https://www.bbc.co.uk/news/extra/nz0g306v8c/china-tainted-co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