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ore

昨天和朋友出去喝酒,我说起我要求我的所有朋友有最基本的同情心,面对这个时代,即使没勇气反抗,但绝对不能说大家都过得很幸福。
朋友是个非常冷感的人,曾经甚至谈过一个把去天安门看升旗放在目标里的男的。但她本身一直是一个人群之外的人,活得跟什么荣耀、胜利、宏大图景,没什么关系。
毕业以后她在小学门口开了一个辅导班,专门辅导学生课后写作业。她说下午辅导有十二个个孩子,一个孩子被父母抛弃了,一个母亲死了,一个父母出去打工,一个父亲进监狱了,四个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对待这些小孩,每次你手里拿一把葡萄,都想挑一个大的给她。被父母抛弃的小孩被爷爷奶奶带着,六十多岁的没有任何补助的爷爷打工挣钱养家,他想谈点价格,一个月七百的晚托班,朋友的妈妈说六百五是最低,等她妈妈回头,朋友悄悄又降了五十。
另一个小男孩懂事的要命,过年奶奶给了五十块买炮,他拿回来了四十二块。那天他写他的乐园给他海边度假一样的快乐。我们生活在沙漠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海,他想象的这种快乐,未来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获得。

每次讨论关于死亡的任何话题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再以这些无聊的世界很美好活着很美好的干巴巴没有任何逻辑和意义的话来作为回应了。就跟讨论trans 脑子里只有厕所一样,只能透露出讨论人关于这些话题从来没有过任何更深一层的思考,全是在嚼别人吐出来的口香糖。

朋友弄好梯子,问我推上都关注了谁。我问她都关注了什么,她说她非常喜欢看一些大胸男妈妈,我说你关注一下中国人的哭墙李老师,因为我以为每个翻墙出去的人第一个都会关注李老师,她说不想看那么多,已经很冷感。我后来想,其实简体中文在推上一般只有两个话题,黄色和政治,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信息。我们在这些时刻,紧紧依靠的只有这些。

警察要是段奕宏演的就好磕了,但段奕宏不像是会被香炉扎了眼睛的人。

我今天想把骨子里渴求自由的人和渴求被管束的人分成两个地方,自由之地不一定能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也许受管束的地方会提前领先很多。但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自由永远有更多更杂更乱的东西,这些“多”不一定好,不一定好,不好不坏。

波米说的东西现在还是让我难以忘怀。我们和这个时代互为因果,你的每个行动都是在为你要的未来投票。选代表的时候让投谁就投谁,甚至没有想过拒绝的可能性;买东西的时候,又买了那个不尊重女性的牌子,明明也有别的可以选;居委会随便拉人闯进别人家门,心里庆幸拉的是别人;路上看见一个男的伤害一个女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甚至每一步都是在投票,默许权力一步步侵入私人领域,默许“强”伤害“弱”,最后得到的地狱是由所有人建造的。鸡蛋无力对付高墙,屋里是有大象,但是有尊严的活着不是总要靠别人争取自由的。

刷了十分钟小红书,真的太焦虑了…有漂亮的面孔,但是一定要不停的发重复类似的帖子才有可能火,以为这种风格是很出挑的,自我的,但是关注了一个以后,就会推荐无数个类似风格的,好像都差不多。把生活凝结在场景和姿势都差不多的几张照片里,或者是录视频说网络流行的词汇和语法,通通让我很焦虑,不能接受。
对于自我、出挑、独特的追求或许类似于对复制化生活的追求。但是疯比镇定更让人安心一点,如果还有人在发疯,好像意味着一切都不会特别痛苦。

Ta 们画了几万张梵高,但是从来没见过任何真迹,简直就是现代社会“平民”生活时时刻刻的注释。帮助远在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写了无数的漂亮论文,但却从来没有一张漂亮的毕业证书。种了满山的花,但却从来没有像社交媒体上的小资青年们那样欣赏过,没有拍过也没有为其作诗。

宝宝,猜来猜去没有意思,你执着了好几天的答案,很多时候落到你猜的人身上,只是短短两秒钟的定夺,甚至不到定夺的程度。在意就问,不在意就fuck it

首页有人发了朋友收养残疾中国孤女的故事,下面有个评论是,中国警察可以扣留他们觉得不合适的外国人呀。(不太准确,因为已经封锁了)然后我点到他的主页,发现主页在嘲讽辉瑞砍价的事,看着挺同温层的(没看很多,不准确)立刻拉黑了。象的这个功能真好,你在别人评论区当打手,关注了你的或者只是浏览你的都完全能看到,你的鬼相露出来了诶。

怎么解释我妹妹回不来的事,我从六年级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我妹妹是非婚生女,我妹妹是私生女,我妈妈爱了一个有婚姻关系的男人。
妹妹以后要如何理解这件事呢?还是她已经理解了?在她的视角里,两个妈妈,和爸爸,姐姐和哥哥,我们都是什么样的角色?
妹妹,姐姐想起来你就流泪。

对别人解释香港的事对于我来说很难,大一的时候我给朋友们讲,朋友对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他们要什么?然后就笑了。当时我没有看过任何新闻,只有一个香港网友在空间发过反国安法,反送中,我基本上什么都不懂。我不知道他们具体要什么,但是我知道废青这种描述不对,叛国这种罪名不对,我知道自由很重要,我说他们要自由,不要国安法,不要成为我们这样。
付国豪的事他死的时候我才知道具体的经过,他的话对于“爱国人士”是多大的诱惑。内地的宣传口径这个词汇也是我上了象才知道的。我的朋友圈好几年前就发了周庭的照片,现在也一直挂着,对于我这种能获得一点点信息的人,最大的支撑就是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坚持,这就是最简单的不会被污染的信息。

我们能有什么关系。我趴在你的腿上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们是第四代。我趴在你身上你的时候,你告诉我你爱我。你搂着我的时候问我想不想你,喜欢不喜欢你。

喊你名字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想把这个人揉进身体里,然后长长的舒一口气,想把这个吻刻在皮肤上,永远的把触觉编码到某处。

非常执着于第一个香奈儿包的描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书里它意味着走出垃圾人生的第一步,也是人生幻想彻底开始破灭的第一天。拿到香奈儿了,人生会开心一天。

让被设定过规则的人去发布一些“你在想什么”这类的话题,开始总是束手无策,很难真正意义上的输出一些对自己而言确实有价值的东西。就跟我刚开始下国际象棋的时候只知道规则,后来练一步杀二步杀的谱,让我真正和人对战的时候,我只能想到下哪一步会被吃,下哪一步会换。僵住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走哪一颗去实现我的想法,甚至我也没有想法,所以只能随便挪一个尽量不被吃的。我觉得这和发言有点像,已经被规则设置过,没办法表达的时候,尝试随便挪一步很重要,因为沉默着沉默着真的就不会说话了。

当你走后我终于知道!!!在你面前我在劫难逃!!!

不知道喜不喜欢你,但是特别喜欢被你摸的感觉,喜欢我们紧紧靠在一起,喜欢我们偷偷的吻。我告诉你,我喜欢你是因为妈妈说你冬天在屋里冻的红红的,我不是浪漫化那些交不起暖气费的日子或者是可怜你。我不喜欢完全强的人,我喜欢有脆弱的地方,有柔软的地方的人,让我感觉这人真实的活着。我不会做那个保护你的人,我也不用你保护,我们就这样偷日子和时间出来吧,好像在恋爱,但是又完全知道不可能。

Show more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