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不知道捕捉到什么关键词,文艺复习给我推喜欢过的kpop明星,提醒了我我自己懒得出奇但奇妙地一般都是被舞担吸引。可能一种缺什么喜欢什么。
十年前喜欢的小忙内现在已经是退了伍+solo好多次的ace人物,记得当时喜欢他的时候就觉得舞是到位,但天生身型瘦弱,偶尔难免少了些韵律感,连现在都还是这样。想起ysjx说自己的肌肉就是为花滑长的。再熟练自由的工具也反过来框住你。钢琴家的手是键盘的样子,画家的手是笔的样子,你我的手是键盘屏幕的样子。舞者,舞者的工具是自己,既是自己向外舒张的皮囊,又是自己向内捏压的模具。
最近歌荒(缺搬家整理bgm)于是听了他们18年后的三张专,除了太模式化的(贵司必有高音+rap+bridge+歌词夹英文的配方,歌词除了爱情和“我很牛”没别的好唱),还是拣到了好几首清爽有新意趣味的,瞥见那么一些些实验/商业,风格/模版的周旋。
但缺了一位主唱整体人声的特色实在无法忽视地逊于之前。虽说剩下四个成员现在也基本锻炼出来了,钟铉那种(在我感受里)像透明流动金属的音色的确无可替代。原vocal line的配合本来也很亮眼。
只从这个角度看也,怎么不可惜,怎么不可惜。
kpop产业像应试教育,出了道的标准素质是有基本保障,得到的资源亦非常好(制作人,编曲,从专辑到mv的概念和视觉设计等),又反而因为如此,后期是能有自己凝聚起来的灵魂还是维持关系仅仅完成任务也很明显。
View都是好多年前的歌了,仍记得是已经不再持续关注,偶然在某个热带小店吃冰的时候听到的。于是最后长余下的印象还是活泼轻巧的。也可能因为这样,从来没有想到当初那样“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是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然后十几年了我曾经嗑的末子组(这什么日韩串用)也还是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