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看到这个帖子https://weibo.com/5406347304/4940436286997050
感觉不是很理解转评,在我看来贴主需要的应该是一些类似如何处理分离焦虑、主要照护者(她家貌似是她还有她伴侣?)都离开的情况下怎么让别人平稳接手之类的实质性建议……而且就算她不去也可以理解,毕竟是2月龄infant,发个帖释放一下遗憾的情绪,之后也比较不容易演变成对小孩的被动攻击……
但是转评感觉对她恶意好大,像是把自己的生育焦虑投射到她身上一样……
我作为一个不想生孩子的人,看到这类转评不仅没共鸣而且不爽,对我来说,我需要的是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攻击她人来确认我自身选择的正确性。不如说我向往的是无论什么生活方式都能互相尊重、守望相助,述说自己的烦恼就算得不到帮助也不至于被攻击,现在这样我只感觉到烦躁……
NHK拍女书那个纪录片,一点也不“传奇”,反而是讲述当代修习女书的这些女性,仍然被“幸福”支配,引领她们走向丈夫的统治。或者女书变成了一个别人赏玩她们的时候附带的东西。比如颁奖典礼上那些举着酒杯和手机企图围猎她们的人,以及被未婚夫带到婆家去,用女书写了一幅字送给对方,却成了婚姻的敲门砖,未婚夫左右数落她不懂规矩,或当着她的面问母亲给的红包有多少钱、为了要孩子让她喝中药……年轻的女书传承人问年老的女书前辈,我想要男朋友,女书里有没有写夫妻关系的,前辈说,没有,都是写干姐妹,夫妻关系什么的都没办法的,没人写的。“你怎么看待我们在推广的女书?”“女书本来是给结为姐妹的女子的信,是用来互相安慰的东西,现在的女书是在别人面前唱歌跳舞,变成公开给人观看的东西了。”
更搞笑的是有个卖衣服的男的说,希望在男性衣服上绣女书(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这样能体现出女性对男性的一种关爱,一种爱的传递。而女书博物馆的馆长竟然是个男的,也一心想搞商业化,说女书的价值体现在女性的本质上,一是听话,二是温柔,三是忍耐,女性具备这三点就足矣,这样会使社会运行更加流畅,但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女性能体现这个价值观。我觉得也就只有NHK作为陌生者才能觉察出这种诡异了,这几年见过的女书宣传,无一不是片中展现的台上颁奖那半分钟,对台下所发生的一切荒唐置若罔闻。
这些男的插足女书推广就跟卖女权主义书籍一样,实质性的好处就是那点商业价值,而造成的影响是把他们认同的那一点(比如女书馆长总结的那三条荒唐的女性价值)供奉进神庙,重新确立自己的统治,确立女性始终作为“他者”的秩序。男的能不能做女权主义者,能不卖女权主义图书?别逼我说难听的。我这么说吧,男的不但不能抢夺女性耕耘的领域,还应该把自己拥有的让出来。
『早报:调查报告指日本已故娱乐巨头喜多川多年来性侵众多年轻男艺人』
2019年7月10日,日本东京,各家报纸头版报导约翰尼·喜多川去世。摄: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调查报告指日本已故娱乐巨头喜多川多年来性侵众多年轻男艺人
日本针对演艺经纪公司约翰尼事务所的调查小组周二召开记者会,发布调查报告,指已故公司创办人约翰尼·喜多川在过去几十年,性侵过多名公司年轻男艺人。
调查小组要求喜多川的外甥女藤岛茱莉景子辞去总裁职务,从而解决公司家族管理带来的问题,并且公司要确保“彻底改革”。
调查小组还要求公司向性侵受害者道歉,并建立一套制度,对受害者赔偿。
报告指,约翰尼·喜多川早在1950年代就有性侵……
阅读全文: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0830-morning-brief/
“很奇怪,他说,大榕树怕有千年百岁,农人看雨,也远不是三天五日的事了。但每当古老的大榕树晃荡着古老的雨,农人总会兴味盎然地看着,就像观看婴儿在世间的第一场好哭。” 那一瞬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syllistof
film- Safe Place
加入“非常好,但不会看第二遍”清单。
一开头,弟弟抓住哥哥衣服的那只手就已经打动我。怀疑这个小细节没有什么人会留意,对我而言其实传递出了非常强烈的情感。病房里对话和衣服的转换,把带血的衣服换一面穿,最后的尖叫。安全领域并非有家人关心的温暖港湾,到了这个地步,真正的安全领域是没有任何尖锐物品、狭小、监狱一般的精神病病房。刀具要收好,不能给玻璃杯,高处不要待久,难以信任的“外人”,任何一扇未锁的门都可能是危险。前后有无数细节,是未经历过的人难以理解的,这样一堵同情之墙令人绝望。
时隔许久又收到c的邮件,看了我上周刚做完的一个小片子,说完全可以去投展,很高兴现在你创作like an artist。而我意识到现在的进步反倒是我不追求“像”一个艺术家了。做出好的东西我能够明白它在哪里是足够好的,做出不够好的东西我也诚实地明白它多么平庸。在持续的选择里,不再模仿语气,触摸真正的语言。
我现在对贵欧这些感觉没接收过种族相关教育的男的们都是一个你创我我就创回去的精神状态 早上去坐车 一位会法德英语在巴黎读政治的黑人哥过来强行聊天 还算正常地沟通了一段之后发出惊爆言论之我养家买兰博基尼你们传统女人可以给我做饭三从四德吗u know what I’m saying 我:嗯嗯不必我会自己赚钱买法拉利✌️(指看乐扣坐在法拉利里哭
最近很多人在科普不必抢盐。但我的想法有些不同:我觉得,抢盐风潮本质上是一场宣泄情绪的狂欢节,是民众和统治着心照不宣的假面舞会。
在禁欲的中世纪,狂欢节是民众唯一的宣泄机会。他们可以在大街上尽情撒泼,喝得酩酊大醉,只要在第二天早上按时醒来,然后滚去种地,就不会被追究。狂欢节受到统治阶级的默许甚至鼓励。因为他们知道,压抑的民众需要一个出气口。
如今抢盐风潮就是一个中国版的狂欢节。平日里受尽压迫而无处宣泄的人,如今受到了国家机器的默许乃至暗示,去超市抢盐。他并不孤独,他在超市里会看到其他抢盐者,在网络上还会看到无数个。他们形成了一个抢盐共同体。在这个激烈而短暂的共同体中,他们沉浸其中,从而忘记了尘世的苦难。
↓↓↓ 不仅是律师,另一个被视为体面人工作的工作,医生,之所以能体面能赚钱,还不是靠着对知识技能和设备的垄断……在加拿大的情境里就很赤裸裸,在别国学医、行医多少年都没用,考不到这里的医师执照就是行不了医,match 不到医院就是规培不了从不了业。在国内做医生,来这边只能转行去实验室、当护士、去社区中心工作的我碰到过的一只手都数不完。行不了医、考不到、match不到,这里面有多少医师协会、医学院、医院勾结成铁板一块,按照它们的偏见和恶意在制造的壁垒呢。一只手恐怕也数不过来。
而且也不是说这种壁垒造成的体面就是不可撼动的,北美这边护士就撼动过了,发展了nurse practitioner,让护士在医疗体系里能做的事、能掌握的资源大大增加了。nurse practitioner 可以独立开处方、开诊所,这都是(伴随第二波女权运动,因为护士 are predominantly women并因此遭受贬低压迫)一手一脚拼出来的地盘。
更还有更无政府、更激进的提高医疗可及性的社会运动,street medics 了解一下。
想明白这一个个所谓的体面的职业aka圈子终究是在玩一些圈地运动一样的男的和马海滩大战一样的游戏之后再看上等人们谈论什么体面不体面就觉得很好笑,习近平的工作听着还挺体面呢,你是不是也羡慕他啊,真以为所谓的中产体面职业跟他的职业就完完全全是不同的,没有权力斗争和压迫吗
(早前关于care work 是不是伺候人伺候人体不体面的首页吵架没赶上趟儿我一口气憋到现在(。
试图当厨子 或桥
"我祝福你 天地不过一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