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看一部漫长无趣的电影然后在黑暗环境里听到接连的手机掉到地上的声音实在太好笑了

关于厨刀的小心得 

最近买了把藤次郎的240mm柳刃,一开始用中式厨刀的思路去用稍微有点难上手,但是摸索了一番之后发现这种细长的厨刀超级适合我这种细胳膊用的 :abongoblob:
想稍微发表一下我的心得,而且我有个朋友是专业做日料的也教了我一些技巧 :11113:

首先柳刃也就是所谓的刺身刀,这种细长的设计可以切出非常工整又有光泽的切面,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不破坏食材的质地,当然我实际用过之后觉得其实除了处理陆地生物的骨头之外可以用在几乎所有食材上

然后是握刀的姿势
总之先摆出異議あり的手势就对了 :ablobdundundun: (图一)当然实际上稍微有点不一样,如图所示食指贴在刀背上,拇指按住刀面,然后中指第二关节抵住这个凹进去的地方(基本是这个手势,当然根据处理食材的不同也可以使用别的手势只要自己舒服就好)

然后就是我总结出来的三种常用刀法 :11113:

(图二)之字型刀法
适合垂直高度比较大的食材,用这种刀法可以节省很多力气,而且切得超平整的
先后拉一小刀,稍微切进去一点,然后一口气向前突刺(不是),最后往后长拉收刀
练到动作快了之后切起来非常丝滑,跟拉小提琴一样,朋友一开始教我这种刀法是用在切卷物,大家知道卷物就是紫菜卷饭很容易破相,可是用这种刀法切就不会 :ablobdundundun:

(图三)弧型刀法
适合质地脆弱柔软的食材比如肉类,这是真正用来切刺身的刀法
想象一下用一把扇子来切肉,从刀刃的后半部分切入,用弧型的轨迹把刀尖滑下来直到刀尖碰到砧板,然后利用刀尖一路滑到底
要点是整个动作最好不要中断,刀的长度选择也要仔细考虑才行了,像我17+个子的人用240mm在一般家用场合够用,可能300mm之前都可接受再长就难说
把动作练快之后感觉自己真的像用扇子切肉一样elegant :ablobdundundun:

(图四)手术刀法
想象一下自己在做手术,划开患者的肚皮 :aru_0230: 适合垂直高度比较小的食材,最大程度利用刀尖,一口气滑到底就对了,熟练的话也可以做到曲线轨迹
用这种刀法切丝切条我觉得比中式厨刀轻松太多了,就是无慈悲地划划划,可以随便切得很细很细

另外还有一个小诀窍
身边常备一块半湿的布或者厨房湿巾纸巾,切一刀就顺手抹一刀,保持刀面干净湿润是确保刀法顺畅的关键之一

#分享一点小见解

回过来讲一下。先前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叙事的建构或许不够深刻成熟,但至少是有个奔头的。而疫情是一种催化剂,把出生在此地的人的身份里夹杂的一切复杂、荒谬和屈辱都砸在了脸上。是的,我尽量保持愤怒了,尽力看、说、记住、做,而仍然不得不承认,这几年里目睹和经受过的政治暴力就是把我的一部分打碎了。没有宏愿,只有一个个细碎的完成,远望总是伴随着顾虑,自由要加上时限。今天在收拾东西的时候,脑子里一下闪过林的那句,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于是意识到,真的是这样。这种“意识到”是寒意恨意悔意均有的。贵校sinology应该算是全欧(估计加上北美也)顶尖,先前还想着说要不要去蹭一两门课听听。现在不想要了,先unfuck myself,夺回生活里被这个国家剥夺的轻灵质地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Show thread

今天有朋友给我发了界面文化这篇。
只能说有一点点进步吧,至少在行文里提到了《噢!妈妈》和她乡。
但是也有内容明显是引用的但没有具体说是引用的我们的内容。
在参考资料里也没有写具体的引用的节目标题。

:blobcat0_0:

mp.weixin.qq.com/s/0RmReCvSWoy

Show thread

如果你平时用天然气明火做饭,请尽量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之前我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明火烹饪会制造室内最大的空气污染源,我将信将疑,但从此以后做饭都会开一点窗。

今天终于验证了这是真的!因为队友买了这个空气质量检测仪,并且在我做饭期间放在了厨房,图片中间那段从90多蓝色到60多绿色到52黄色,就是我正在大火炒菜的时候!PM 2.5和PM10都蹭蹭上涨

我们还发现要快速降低污染,最好是把厨房门也打开,因为门比窗大,有更多空气可以进出,效果更好(可惜我之前经常关门,一方面烟雾器就在门外,另一方面我有时候只是想把噪音留在厨房,但这是以牺牲我呼吸的空气质量为代价的!)

请注意欧美厨房的油烟机经常是内部循环空气的,所以不会有帮助;但如果你有通到室外的排气扇,会有帮助。如果你用电磁炉,那不是明火,没有这个问题。

Just in case大家还没看到这张图——

有个酒吧的男厕因为被客人一拳在墙上打出裂缝后,被店员装了一个相框上去,然后写上——“脆弱的男性气息,未知艺术家”

😆

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Le Monde今天用了一整版发布深度调查报道,揭发湖南赤山监狱强迫劳动。

法国财富排名42名的Norbert Dentressangle家族涉嫌参与湖南赤山监狱的强迫劳动。

给赤山监狱下单的上海赛利特于2021年2月被里昂中小企业Coverguard收购,该公司属于法国排名第42的富豪Norbert Dentressangle的家族控股公司,其财富价值近30亿欧元。

在里昂,这位亿万富翁不仅以建立了一家大型运输公司而闻名,还以将该市以前的监狱改造成住房和办公室而闻名。

而美国工具巨头Milwaukee Tool,正是上海赛利特的前五名的客户,赤山监狱的政治犯们,沦为奴隶每日为Milwaukee Tool生产手套。

bird.makeup/@lemondefr/1709057

周四早上9点的课跨城去上,内容其实还行,但是困死,我和同行同学开玩笑说这节课只有两个要做的事1摸鱼画画2看小帅哥。
怎么发现的,是第一节课人最满的时候来迟,我往里挪了个位置给他,坐下后我本来就礼节性笑笑,结果他非常认真转个身子直视你说谢谢。不幸本课最大的小组project没有分到一组(我自己的proposal,lecturer说太多人选了,乐)于是几乎完全隔绝沟通机会。
黑发,个子不高偏瘦,偶尔戴个金属细框眼镜,感觉是西语人。
来了一年多了,荷兰白男里帅哥实在太少,且大概率秃与啤酒肚不同程度地一个不落地有点。看帅哥谁不开心呢,我粗浅的对眼缘的需求难得被满足了些许,原谅我叭!

小红书使用攻略:假如你想找一款产品,想知道哪个牌子的比较好,去小红书搜产品名(比如“粉底液”),你大概率会看到一些博主发的榜单排名,第一名是一个不知名牌子和几个被它拉踩的大牌。
选那几个被拉踩的大牌。

#杏干的胡言亂語 《台北吃喝玩樂?(一)》寫完了,真不行了我快暈了求摸摸求誇誇求抱抱(開始打滾 :ablobrollbounce: )!!為了方便象友挑選這次更的點相對集中,有在必去景點附近的話就可以考慮看看順便逛逛。
以後可能會分地區/分主題隨緣更新,這次先這樣啦!!
writee.org/hazelnut/tai-bei-ch

不接受其他平台任何形式的轉載,要推薦給別人的話請發原文連結,謝啦~

台北的行程怎么排都觉得很松,所以象友们你们有什么推荐吗?吃的也可以!我比较追求闽南味道。
我们:
1.住在中山捷运站旁边。
2. 可能对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会上101看(应该,除非大家都推荐)。
3. 比较喜欢老街闲逛,对自然景色倒还好(爬山看夜景什么的也不错?)。
4. 一天三万步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但特种兵旅游就算了。

从这次的父亲把女童遗忘在沙滩上并致使女童失踪的事情来看,很明显能看到的是,那一群“挑拨男女对立”的人没有出现。那群每次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参与者是妈妈的人,都会大肆传播妈妈的隐私和资料,网暴妈妈的人,在这里事件中并没有出现。而这整个事情的社会讨论中,这个爸爸的资料并没有被传播,社会氛围是愤怒,而不是戾气。
我比任何时候都痛恨在男教师开车撞死孩子之后网暴受害者妈妈的人。
这一次次双标的结果,都是在说,你以为不谈性别就不会制造对立。但恰恰就是有这么一群庞大的能拿到公民资源并大肆传播网暴的男人,他们就基于他们的性别去网暴虐待另一个性别的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会被称为“制造男女对立”,甚至因为他们集群,所以他们不会付出任何代价。

So excited to be part of the very cool gang. Pls get your tickets now! 纽约的朋友们,10月30日我和江雪、张洁平、Ian Johnson张彦,会在亚洲协会做一场对话:在离散中报道中国。欢迎速去报名买票asiasociety.org/new-york/event

bird.makeup/@shenlulushen/1708

伦敦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猫是完美的。它们不需要变异。它们可能会变得更大或更小,但除此之外,它们在进化方向上,没有其它差异和继续演变,因为已经做得很完美了!

- 小猫长大的过程中,脸型不会发生变化(狗不是这样)

- 不同种类的猫科动物,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熊类的食谱不同

- 有类似特点的是蜥蜴,它们是爬行界的猫

- 有很多动物在进化上试图成为猫:有袋类、黄鼠狼、浣熊

RT @txyyss

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

从汕头回家啦!简单记录一下在汕头吃到的好吃的!
1. 吴记富苑
强烈推荐:鹅肠(绝对仙品,又脆又香)、鹅肝、猪脚、笋粿、炒海米(拌白粥超好吃)
可以试试:盐焗花螺,生腌三眼蟹(不腥不咸),墨斗饼(像是没加科技的墨鱼丸平铺在一层很脆的紫菜上)
一般:生腌虾(有点不新鲜,不如xx嬷嬷),生腌血蛤(没什么特别的)
补充:看到很多人说富苑很贵,但其实不点海鲜不点昂贵食材的话就是正常消费。不要点鱼饭,一条凉掉的鱼,没有任何调味,难吃。
2. 十二中草莓冰
很浓郁的味道,芒果冰有芒果味,草莓冰有草莓味,比另一个网红店好喝。
3.天山牛肉火锅
感觉这家比在广州吃的陈记顺和之类的要新鲜,肉要嫩很多,生丸很脆,但是肉的品质看起来没有红薯人推荐的其他店好,不过这家不是很排队,写在最后凑个数吧。
(不知道有没有用的补充信息:笨人是北方沿海地区人,所以口味是北方沿海地区口味。)
#长毛象安利大会

@ling 补充几句我知道的关于冯斯瑜的情况。至少在18年和21年都有媒体朋友吞吞吐吐地提醒我,在网上谈论新疆问题要谨慎,他们有间接认识的汉人朋友从浙江被跨省抓入集中营。追问下我知道他们说的是同一个人,只是不了解更多信息且知道其家人不欲张扬。22年才碰巧从另一个朋友口中意外地多听说一点情况。冯斯瑜本科在美国读文理学院,被捕时已被哈佛大学的博士项目录取,也因此她的导师欧立德曾经来中国,希望通过官方途径营救冯。冯斯瑜刚被捕时已被一些外媒知悉,只是她的家人极力反对将此事公开化、想要通过体制内渠道疏通,知情者只能选择配合。关于冯的现状我目前听过2种不同版本,一者是冯被判2年已低调出来,这一说法来自初期追踪过冯案的外媒记者,但不确定是否冯家人推拒媒体的说法;二是冯被判刑15年,她的家人价值观非常亲体制且始终极其抗拒外部营救,一直计划疏通关系改在浙江服刑。虽然有空间报道这类事件的中英文媒体的普遍伦理水准以及报道视角让人一言难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罔顾当事人/受访者安危太太太过普遍了),但冯斯瑜的遭遇就此掩埋而且不被关注是极其令人悲愤和惋惜的。以什么形式营救与曝光或许可以再议,但让更多人知道她的状况(以及更多真正的知情人提供有效信息)无疑是重要的

我,看了两个小时教程刚巧今天碰到机会用它找失物。试图以不迷信思路解构过程:
-从朋友处回自己家里搬东西,发现airpods不在,问朋友是否在房间桌上
-离开前脑子里想过要不要带,是准备带的,至于有没有做随手揣兜里这个动作就实在记不清了 (有丢了的可能性)
-朋友发来的桌上视频没有看见
-我猜可能带身上了,今天穿的外套前两天刚出现过骑车时手机从口袋掉出去的情况,因此有可能掉路上 (这又加深了丢的想法)
-开始掐指一算,日时是速喜大安,那么应该没有丢。再问朋友房间里是否看到,说没有
-方位应该是西南偏南,打开指南针正是朋友家的方向(因此给没丢加一筹码)
-按这个结果应该还找得到,于是回朋友家路上沿路在看,一直都没看到(除了算出来确实没丢此时基本以为丢了)
-一进门就在桌上看到了,就被便利签一张纸遮住

回想起来蛮好玩的,要信的也可以信准要不信也可以说其实我从头到尾就没有拿在身上,即跳过“算命找物“这个过程这就是个简单的忘而复得,无事发生。但其中有各种因素加深丢/没丢两边的印象,这个冲突就上来了,最后还落在利于“迷信”的这边。(听起来像适合骗人的一种思维引导法

如果真要信,或许比较倾向于是因为掷骰子,使无数可能的平行由骰子落下之时决定为一个。一种既宿命又个人意志的信法,你掷骰子才出现一条路,然而它是概率的掷骰子,你决定它它又决定了你。

Show thread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