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其实不管哪个平台的屏蔽功能在我看来都有点治标不治本,一时因为看不惯对方的观点而屏蔽了,确实可以起到避免生气和冲突的作用,但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看什么不顺眼全都一股脑屏蔽掉的习惯,这样一来自己能够接触到和包容的不同意见就会越来越少,再看到一些异见者的时候对他们的包容度也会容易降低,就像解决了一时的不爽但却埋下了更长远的隐患(?)

有时候我会想,许多人更倾向于在网上交朋友,并且觉得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总是有很多难以忍受的缺点所以不愿意和他们来往,会不会是因为在网上可以屏蔽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行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网友所展现出的特质多多少少是经过他们自己或是我们自己筛选过的,自然会比现实生活中没得选择而接触到的大多数人更符合我们的喜好吧…?

不过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到底是尊重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感受更重要,还是自己未来对他人看法的包容性更重要?其实这个也挺无解的,对于这个问题本身的看法就很容易引发冲突了

Show thread

@SuccinylCoA 我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衡点,随着自己经历的积累和思维的转变,这个平衡点会慢慢移动位置,包容性可以容纳的大小可以因被他人不断伤害而被损耗,也可能因为经历了更多、更加能够与别人感同身受而使自己的包容度慢慢提高……最终都要找到一个获取快乐和获得成长的动态平衡,但即便到达了平衡,也依旧有可能感到悲伤或是感到孤独,大概随着年龄增长,负面情绪也会一点点被更妥善地处理吧。

@suica 是的,找到这个平衡真的很重要,而且我越发意识到对于其他人的平衡点所在的水平也该多包容才行 :ablobblewobble:

@SuccinylCoA 混迹网络平台多少有些逃避现实的潜意识 。。除非是那种在网上纯观点输出的大佬。。

@mashiro 也许还有一部分人是单纯想扩充眼界,毕竟只通过身边的交际圈去看世界的话,能收获的观点肯定不如网络上的多(但是就算上了网也还是会有一种“只看自己想看的”的思维惯性

@SuccinylCoA 这就是我等一般网民的心态了hhh
不过回想了一下,好像以前混知乎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思维,因为在那里,就算是不喜欢的观点,依然可以从其客观的论述中有所收获。而在微博、长毛象这样的地方,看到不喜欢的东西只想屏蔽的原因是,观点主观且缺乏论据

@mashiro 我感觉以前的知乎还好,现在仿佛也有这个趋势了。可能…每个平台用户多了都会这样吧,亲近同类本身就是一种天性。但是微博和长毛象属于社交媒体,和知乎这种本身就是为了探讨问题存在的平台应该还是不太一样的,毕竟社交媒体的核心在于“展现自我”,而不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加以论证,所以在这里过于认真地和别人讨论问题其实挺容易被当成一种无礼的侵犯的,所以还是取决于每个人对社交媒体的定义吧

@SuccinylCoA 有的人其实只是单纯的入不了眼,一次次发言都在戳脊梁骨,平台上那么多人真的不差这一个。
但现实和虚拟还是有区别的,现实的关心是虚拟取代不了的。你说的虚拟可以屏蔽而现实不行所以难受。个人看法是--而如果在现实中听到一个陌生人说了自己无法接受的话,下意识就会躲开此人不会去产生交集,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屏蔽嘛。

@purplemacaroon 哈哈哈哈哈哈是的,唯一的问题在于现实中其实并不能实现完全“屏蔽”一个人(?)我一开始说的其实也不是屏蔽这件事本身,而是看谁不顺眼只要屏蔽了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倾向,但我是完全可以理解那种被一些人的发言气到的感觉的…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