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国看新闻是真很几把闹心。
早上袁隆平逝世假消息刚出,我恰好在那个点看到,一下是完全震住了,抱着对袁老这么多年是踏踏实实做实绩是真的大写的人的敬意转发了消息。那个时候外面雨突然下大下急,还有几声雷,不免有些触景生情,好像大地难过天也很难过。没想到心里还在不是滋味,转瞬被打脸,说是谣言。我只好默默删掉了转发点的蜡烛表情,感觉自己有些滑稽,无语去搞别的事了。
期间有看手机。便不止一次(不同平台)看到有人在嘲朋友圈转发消息上赶着点蜡烛的人。我不知道转发那些人的心情目的都如何,但我更加不懂这些非想要嗤笑一声的人的心理是什么。前者画像是模糊,后者让我感觉一种牙尖嘴利的丑恶。
袁老最后还是离世了。又是一阵哀悼追思缅怀,这次的红蜡烛大家似乎点得有底气一些,我却什么表示都不想有了。可我又看见开始有人说,说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在xxxx,铺天盖地的悲伤里面只有你最突兀,因为你什么都没做,(甚至还在做别的事情)。
《生活家》蛮让我惊喜的,因为我现在看完第十六集,还没有发生过让我反感难受起意要弃剧的情节(是熬夜看到这个点
而之前提到的别扭感,在前期确实有一些,但生活日渐向好,没有再过于密集地死锤人家,也没有把人写成一丝低落颓丧都不存在的假人,所以可以释怀。
我甚至发现一些优点,比如刘心悠演的姐能向邱泽演的好友直言自己正在促排卵激素不稳定,而对方作为一个男性并没有就此有任何话题上的展开或是令人不适的回复。
我也甚至感叹,邱泽太有魅力了,(竟会时不时让我想到《一把青》里的郭轸/吴慷仁)。我以前从未看过他演的戏,但我结合近段时间才新留意到的台湾演员,很难忍住不说——
台湾那么点巴掌地,锻炼出来的同行业务水平真的吊打内娱这些乌烟瘴气的明星。
这剧的主演五人来自台湾的占三!我看着刘心悠姐姐摇曳的身姿高扬的下颌,我就想到内地女明星们逢节逢宴的精修图,美呀,夸完美就没了,姐要是……可没有如果,姐压根不在乎,是风清云淡是志不在此,没个所谓。也够摄人心魂了。
我甚至还甜丝丝的。顾飞和冬娜游走在爱情的边缘,一个三十老几了,一个才刚出社会。
邱泽为什么抓住了我?因为他把一个成熟稳重有原则有分寸但也可进可退的成年人演绎得很好。这样颇有经历的成年人,破碎过穷困过已经事业有小成,面对再次悸动起来的心,不会是晕乎乎傻兮兮的,也不该是毛躁的冲动的诱导式甚至胁迫式的。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感情,是在把成年人的温柔和距离感下的礼貌都用尽之后。那多出来的在意和在乎,才是需要他认真思考的部分。
但他有过思考,却没有任何越矩的表示。作为老板,作为长者,他只表现了专业和老道,而感情里可能带有的幼稚和迷糊他留在了身份模糊人看不见的地带。
有一处冬娜在犯错之后向他下未来期许,此时冬娜已经保下了工作,别的按说应该不再那么重要,于是他问,他的认可对她来说这么重要吗。冬娜自然是看作领导身份发出的问题,规规矩矩地答。可他在这边,面上淡淡的,手却揉搓着另一只手,是紧张的,又有着还只属他一人的期待。
冬娜是不知道,但电视机前谁看了不得一脸花痴地磕到。
笑死,刘心悠姐姐演的姐真的太牛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为了上有政策塑造的一个女性角色,是别人的第二任妻子,是没有自己亲孩子的继母,所以非常想要自己的孩子。非常非常想要到工作里能精准冷静得像AI,却会因为丈夫的不配合不理解、自己生娃的执念得不到成全而买醉。
谁知道!谁知道后来她竟然同样以冷静到冷酷的态度处理了自己的感情。
生娃执念是真的,但丈夫是必须的吗,尤其是一个不愿意和自己生孩子的男的?
于是姐就自己研究试管婴儿的技术,自己咨询医生精子库捐精一类的事宜。医生建议她去看看心理医师时姐直接给拒绝了,而等到丈夫拿着她的那堆资料杵到她面前质问,被羞辱的恼怒已经掩盖不住地说“你懂不懂人伦?”姐还能更气人地答“我很爱你,我也很想要自己的孩子,但我发现这两者有冲突,所以我分开处理了。”
笑得我,忍不住为姐竖起大拇指。
流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