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发表暴论但未必有恶意,如果冒犯到您,欢迎跟俺讨论,想要取关或者以后想再加回来都可以,俺比较随便~
“出了/买了/入了+一套/一本+人名”这用法真文青,小味挠儿一下就上来了。
@Greenplay404 伊万猫猫你一顿吃几个伊万?
我觉得齐泽克最启发我的事之一是他能直截了当地说“我对世界的态度介于恨和冷漠之间”。
本子收到了!考试周过后repo~
骂街 Show more
屑站那个“幼儿园不要学英语因为有宗教渗透”居然上了热门,给我看乐了。如果连自己的想法都不敢检验就别拿“无神论者”的称号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真想当懦夫那最好连汉语也不要学,毕竟汉语早给儒释道渗透完了。看了一下是啥人说的,哦,曾仕强啊,那没事了。毕竟你曾仕强老国(弱)学(智)人了,也就配恰这碗饭。
反思一下我今年年初有段时间也花了好多钱(每周至少去一次)买用不完的纸笔和颜料。其实我知道收藏视频不等于看懂了,下了书不等于读了,买了画具不等于画出来了(而且我明明有数位板),但是这么做的时候仍然获得了凭空创造的快感,也许是刻意无视掉了这些现实吧。它好像变成了某个仪式,我把新画具握在手里好像握住了某种未经验证的可能性。
爱情总被描述成轻飘飘的纯粹的东西,好像意识减去物质变化,音乐减去声音一样,其实这东西存不存在还得另说呢
如果伊万活在现代,让他痛苦的问题会是什么
我的本子还没到,看了大家的repo同感阿廖沙真是大热门。对我来说阿廖沙是最好画的,一方面性格好把握,另一方面角色外貌定死了,咋画都能看出来是这个人。以下是我不怎么说的真心话:以我个人经验来看画画真是保守极了。当我把眼镜怼到伊万脑袋上的时候它是隐喻但更是便利的符号,是某四字暴力分类法里的N(没记错的话斯乜尔加科夫被归到S里了),甚至是伊万的命运减去斯乜尔加科夫的。伊万真戴眼镜吗?可是这么画的确很稳妥。这不就是暴力么。然而这确实是没啥用的反思,我意识到这点之后还是这么画。
“文化沙漠”这个词是不是很奇怪?好像朴素的右人好用这词互喷,从前拿来喷香港,现在也拿来喷大陆。我觉得这词就是明晃晃的中心化。无论哪个语境都一样:精英自动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和话语权的排他的集体,被割席的大众被当作无脑的土壤(沙漠居民的沙雕算不算文化?不算!——这不是比多元文化主义还恶心么)。如果不停追问这些精英为啥是精英,最终的回答会回到“精英(权威)就是精英(权威)”😅(而且用这词的时候不管批的是哪一方,不都是把自己摘出来放到精英的位置上去吗)
@Greenplay404 (偷走当屏保了
今天我弄个字幕,原文案真是一句两三个“我们”(我现在已经删了一部分了)。其实大概初中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一部分老师说话好在专有名词前面加“我们的”,比方说什么“我们的索氏提取器”之类。后来我听英文课发现老师居然也会一口一个"our"。虽然说不上来原因但是我觉得这么说话还挺膈应人的(也许是因为听着磨叽/像哄小孩,或者是因为被暴力地分配进“我们”而感到烦躁?)。不过这当然也只是我个人偏好罢了。
@Greenplay404 罗翔.gif
又在刷外剧😅这家人看着好烦啊,但是演员表情这么丰富的剧也确实不好找。。。大嫂说话用词很好听出来胶东味,查了一下也确实是青岛人。也许南方人分清河南山东安徽这三个地方的方言就像北方人分清客家话潮汕话粤语一样难吧(不过我捉摸着这也不难啊)
国产银梦还珠格格(幻视)
记录一次临摹失败素描稀烂,腆着脸给人换头了属于是😅
恁省人可给我笑嘻了,日常就是跟粤语闽南语争正统外加省内互喷,半本正字词典都做不出来,习气已经跟睿站粤语区有一拼了。我看这群人恐怕也不是想保护方言,只是想保护过剩的自我意识。
最近生存住在平顶山,在自己家里打洞能挖一堆煤和金子,这下家里有矿了。缺点就是不刷动物,除了僵尸、蜘蛛眼和鱼之外根本没有肉吃。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