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发布一则重要天文观测新闻。大约四天之后的11月8日,又可以看到月全食了。
美东时间,周二,11月8日,早上3:02,月全食开始,到早上6:41,月全食结束。
而美洲西海岸和亚洲东部则可以看到更大范围的全过程的月全食了。具体信息请看这个网站和:https://www.timeanddate.com/eclipse/map/2022-november-8?n=179
提前祝大家赏月愉快!
之前蓑白 @hiromst 说手机防止监控的方法是用锡纸包起来,我试了一下。真的可以。以下是具体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1:手机放微波炉,给手机拨电话。
结果:可以收到信号,也可以正常接通。
实验2:手机裹上锡箔纸,给手机拨打电话。
结果:用来拨出电话的手机里传来了对方不在服务区内的提示音,自动挂断了。锡纸里的手机没响,也没有未接电话通知。
实验三:手机打开录音功能,裹上锡箔纸,然后放进微波炉。
结果:如图显示,中间突然声音波动几乎没有那一段是在微波炉里的。
结论:防止手机被窃听和监控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手机裹在锡箔纸里,然后放入微波炉。
什么支持正版在学术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看毛象上的讨论,对于大部分不搞学术的大陆人来说,zlibrary的重要意义在于上面有很多国内封禁或国内很难获取的书,zlibrary等同于知识火种;而对于我们这种搞学术的人来说,或者对于全世界搞学术的人来说,zlibrary是命根子(以防误解,我没有在说zlibrary对谁更重要,这不能比较,我只是在陈述不同感受)。用zlibrary这种资源已经是共识,教授学者也是公开让学生去zlibrary找书的,zlibrary如果完全关闭对全世界学者都是致命打击,美国白爹真是个贱人。
“支持正版学术著作”根本是个伪命题,一本正版学术书即使是电子版也要几十甚至几百刀,一篇论文才几千字也要十几、几十刀,哪怕是做一篇硕士论文,光是列出来的引用文献,最低要求是60篇,可以算算一个硕士生要花多少钱去买这些文献。即使老师和学生可以用图书馆资源,很多书图书馆也没有,request a purchase经常耗时几个月,我十月初发现一本书zlibrary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于是提交了request,到现在图书馆还没回应呢。
如果这些钱是给了原作者,也就算了,但关键是写书的作者只能拿一点点钱,甚至为了open access还要倒贴钱,而所有钱都给了出版社,凭什么产生知识的人一生贫穷印书的公司富得流油啊,我一辈子不会支持这种所谓的“正版学术”。
本日金句:
国内网络是记录美好生活的,不是记录真实生活,请大家遵守规定。
RT @NyakoVer47291:
新的圣经已经出现,今日最佳😆
https://twitter.com/NyakoVer47291/status/1587007861275885568
各位在原来的伪行程卡的作者更新了。
北京健康宝、上海随申码、四川天府健康通、苏康码、山东/湖北健康码都能伪装了!
作者的Telegram频道在下面,看频道发起的投票,以后可能还会更新其他地方。
网页地址
Cloudflare: https://ilovexjp.pages.dev
Netlify: https://ilovexjp.netlify.app
父亲需要拿着菜刀,才能给出生的宝宝买奶粉;
妹妹需要保证“不再返回住地”,才能去见跳楼自杀的姐姐最后一面;
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女儿不能为去世的母亲送葬;
为了为家人举行葬礼,要偷偷摸摸好像做贼,避开乡邻。
中国人一直引以为傲,某种程度上中国文化的基石的家族伦理,在今时今地,被打压,被遏制。
前两天看到的一件“小事”:男人在火车站帮拿不动行李箱的女生拎了下行李。大概是女生后来查到感染,政府出了个“寻人启事”,要这个男人自己去方舱隔离7天。
如果那个男人知道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他还会去帮助那个女生吗?以后他还会给陌生人伸出援手吗?
亲人间也好,陌生人也好,一点点的连系啊羁绊啊,都被政府切断了。要维系这一点亲缘和善意,就要有拿起菜刀的觉悟。早知如此,如果可以选择,真的不想出生在这样痛苦,泯灭人性的地方。
今日份的收听敌台:前阵中共禁止进口台湾石斑鱼,台湾政府砸出六亿元为滞销石斑鱼买单,并在全台开启“班班吃石斑”计划,将昂贵的石斑鱼免费提供给全台国民中小学的学生食用。面对如此几乎挑不出毛病的善政,台湾媒体和民意当然是肯定了该政策的正面意义,但仍有三条主流意见:第一是应该让这笔公帑效益最大化,不仅要让孩子吃到石斑鱼,还应趁此机会开展食农教育,培养孩子跨领域的综合素质;第二是该政策并不具有长久性,石斑鱼价格昂贵,这次一学期吃四次就要耗费六亿公帑,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大多数群体都不希望该政策常态化进行,若有多余教育预算也应该优先照顾偏乡学童;第三是该政策也不能解决台湾渔业受中国打压的基本困境,政府买单只能救急,当局有责任尽快使用内政外交手段帮助台湾渔业转型不再依赖中国订单。
以上三条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根本,从短期到长期,几乎包含了针对这条政策所有能想到的意见。但比这更关键的是,每一条都并不是什么专业政治经济学者或者时评专家所说,而仅仅是台湾公民在媒体或互联网上七嘴八舌零零散散提出来,我本人再简单整理而成,不由得让人再次惊叹台湾社会的民主素质。
底下有朋友评论说:“下一个继续”,想必很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我反倒觉得,这事还真不好说。
以当今圣上至少还能干到10年后计算,他本人到时候80了,他身边的亲信也都70多了,所以他有两个选择,要么提拔自己的60后亲信,要么他被迫要选一个70后上去。
选自己马仔接班的问题太明显了,他会发现自己,和中国古代儿子多且长寿的皇帝到了晚年面临同样一个问题,在自己还没死的时候,儿子们孙子们大臣们明争暗斗。这个也好理解,大家当年都是狗,凭什么爹死了,最后你当人,我还继续当狗。
选70后的话,问题来了:他不太认识70后。
别说70后了,他连60都不太认识。这次常委7人看起来是习家军大获全胜,但这些人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
1.和圣上在地方上有工作的交集,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2.听话,听话,还是听话。
为什么?因为他老人家也不是傻子,我说了,他扩张权力是基于恐惧,他怕被政变,被起义,被推翻,所以能信任的人很少,只要赋予一个自己不熟的人比较大的权力就可能翻船,所以他必须要确保分享他权力的人和他一条心,他除了自己真正有过交集,给过好处的人之外,其他人他也不太了解,不太认识别人,所以造成了习家军7/7的局面。
所以,他想提拔70后,首先要认识70后,问题是,他不认识啊...因70后和他差了两代,一般不归他直接提拔,他会遇到两个困境:一个是自己没儿子,二一个是没有自己信得过的70后。
所以我猜,他会选一个对自己这套理论最了解的70后。他怎么判断谁最了解呢?没法判断。
对,没法判断。
我说了,独裁者的死结在于没有反馈机制,他无法了解手下人的真实想法。他不傻,他知道喊得最响的不一定靠谱,所以他只能把政治局都塞满自己的人。
所以在立储这件事上,确实他可以比肩千古一帝康熙同志,权力大,活得长,儿子多,孙子更多,到了行将就木必须要选一个人出来之时,是非常痛苦的。
他自己亲自废除了十年交班,隔代指定的“传统”,那么他自己,会成为自己这个决定的最大受害者。
大家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去度过接下来的十年,是不是,心态会轻松一些呢?
秦晖的这个讲座(实践自由)很有意思,对我自己以前的想法也是一个修正:自由主义者往往倾向于消解崇高,以为追求利益是通向自由的自然之路,这其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自由,最少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定需要以某种积极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定是需要崇高的理念支撑的。51分钟开始的这段很像辩论的思路——有反对者说,根本不需要抗争,只要每个人都不跟专制政权合作,后者就自然没有力量了。秦晖则认为,“不当帮凶”固然看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不合作/不作恶”,其实是比“出现伟大的先行者”难得多的一件事,这确实是非常精彩的反驳。我的总体感觉是:既然单纯的“不合作”确实不足以推动社会进步,而明显的抗争又是如此得不偿失,那么,如何看待那些伟大的先行者对我们的意义,就变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做出了我们不敢按原样跟从的示范,然后呢?我觉得,然后应该做的,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能够承受其后果的限度内,尽量提升自己反抗的级别。哪怕是提升一点点也好,这也算是一种“跟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