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滨田麻矢老师《少女中国》中王安忆一章,提到一段关于“(女性)自由”的精彩情节:

「读书时发誓不生小孩,认为“结婚就是失去一半的自由,而妊娠使仅存的另一半也岌岌可危”的女大学生“老王”,步入社会后,却感到无论在工作、业余生活还是家庭中都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决定干脆放弃自己全部的自由,用生子来取代生存意义的空虚。」

很难相信这是三十多年前发表的作品……情节依然与时俱进。并且,比起网上甚嚣尘上的“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但理论上,对人的“自我决定”做出道德上的否定是很难的,这句话终究也是各自表述不一),这里反而干脆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其被残缺的自由招致的空虚而折磨,不如我痛快地放弃全部的自由罢了。也是一种“民生期于必死,何自苦以终身”的心态吧。

Follow

@secretgoldfish 感觉这个描述很真实,其实生孩子最大的意义是对抗空虚!为了空虚,人宁愿接受苦难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