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豪機場事件的來龍去脈,2019年BBC視頻報導: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354207
這起事件不僅污名化香港抗爭者,更使整個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中共事前封鎖一切與社運有關的消息,令大陸民眾對反修例運動一無所知,機場事件後卻大肆報導。重溫視頻又看到香港記者協會批評暴力,還有香港人的道歉,回想起來都非常心痛。無論付國豪死了沒或者是怎麼死的,他爸說得有多可憐,我心無波瀾,正如三笠的那句台詞:值得我敬重的生命是有限的。
坚果兄弟NutBrother:
2022-06-16
https://weibo.com/7462282246/LxZu0j83Y
# 24小时后删除⎮这些内容,可能绝大部分主流媒体都无法报道 #
——寻找感兴趣的自媒体一起推动改变!
1、多年污染,导致全世界最大的鱼火锅诞生在山东
https://mp.weixin.qq.com/s/nhfr_htPWuJwcxtnb-MUVQ
2、相关利益方,试图以每季度5万每年20万的变相贿赂阻止我们继续调查
https://mp.weixin.qq.com/s/HKqBeUBJf1gHknhdBgNZHw
3、污染曝光后数天,当地市级环境局局长被查
https://mp.weixin.qq.com/s/Fa6xiTAW10BC5WffZMPnYg
4、十年后,血铅村的村民在食用镉超标10倍的蔬菜
https://mp.weixin.qq.com/s/QL9MTQRbo_v83Zhi9WhxQQ
5、水污染曝光后,当地计划用9000万进行水治理
https://mp.weixin.qq.com/s/3RBbhT42ulVYQlDlHHmJQA
6、整个省的垃圾处理方式,竟然基本靠露天焚烧
https://mp.weixin.qq.com/s/gR4SSfbOa6anXPyQxF7Ctw
7、你经常吃的某款国民级的养生食品,居然在公墓里晒制而成
https://mp.weixin.qq.com/s/LfLnQbhRmMXjG_ASExHSAQ
8、千亿大厂污染曝光后,浙江省省级部门亲自下场投诉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rEZIZMI1-6H9H0fQlIYraA
9、抖音网红圣地的分裂:一个村庄飙升的财富与一个物种的濒危
(这篇约6月中旬发出)
从去年一月份开始筹备执行的“重金属乡村巡演”(通过重金属音乐,关注重金属污染),我们在中国8个地方进行抽样式的重金属污染调研和巡演,到现在差不多将近第一阶段的尾声(今年4月份,生态环境部在全国首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里,重点监管企业近七成是有土壤污染隐患),调研涉及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多个方面:化工、采煤、采气、冶炼、施肥过量、垃圾焚烧、毒铜泥违规处理、电池厂、采矿等,也涉及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目前,有一些地方得到了改变,山东“淄博火锅鱼”的调研和行动,推动淄博当地修建了污水处理厂;青海“泼脏水节”的调研和行动,推动青海果洛州计划9000万改善饮用水工程。
但,更多地方还没有特别的改变……
在主流媒体频频失声的今天,我们正寻找有意向报道的自媒体,一起推动改变!
如果你想参与报道,非常感谢!请联系我们,微信:jianguoxiongdi (坚果)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俞伟跃·《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创刊号
https://telegra.ph/shuangjian-is-about-national-security-10-10
摘要
“双减”是重构基础教育体系、重塑基础教育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在深刻认识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治理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治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而全面深化校外教育培训规范治理,为实现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
“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教育培训治理;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生态
原文链接
《特稿 ||俞伟跃: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https://mp.weixin.qq.com/s/V-FGVZ_SWrTJGj8KEFK6rg (已删除)
中图分类号 G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7-1540(2022)01-0025-04
作者简介
俞伟跃,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司长(北京,100816)
———— ⁂ ————
「……
「三是事关国家安全。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涉及教育改革、资本监管、社会治理等,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一环。“双减”政策实施前,全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超过40万家,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约20.7万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形成另一个教育体系,存在教育主权旁落风险。一些培训机构违反有关规定聘用外籍人员,或直接聘用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在线上从事培训活动,甚至擅自开展境外课程培训,各种思想混杂。一些培训机构采取资本化运作,重点不在“授课”,而在“售课”,尤其是其高估值、高融资额与高营销费用、高亏损等特点并存,行业发展依赖资本“输血”,导致资本在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无序扩张。」
——+——+——+——+——
杂志图片
https://m.cmx.im/@StYi/109131681614457040
——+——+——+——+——
《中国基础教育》创刊号目录
https://mp.weixin.qq.com/s/zBDc7udwsWfdQQSzsuyRiQ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香港修訂新版公民科教科書,稱 「香港不曾是英國殖民地」】
https://alive.bar/@betterquote/108484799204350374
Yashar Ali 🐘 یاشار(@yashar)
2022-10-17 https://twitter.com/yashar/status/1581761452309782529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是,中國政府向其他專制和極權政權出口監控技術。
當一個政權負擔不起時,政府將幫助資助它。
中國官員甚至會培訓其他國家的官員如何使用這項技術。
https://twitter.com/Shayan86/status/1581725431623192576
(由Google翻译)
———— ⁂ ————
原文: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should know is that the Chinese gov exports surveillance tech to other authoritarian and totalitarian regimes.
When a regime can’t afford it, the gov will help fund it.
Chinese officials will even train other country’s officials on how to use the tech.
https://twitter.com/Shayan86/status/1581725431623192576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Aaron Swartz 2008-0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erilla_Open_Access_Manifesto
• https://archive.org/stream/GuerillaOpenAccessManifesto/Goamjuly2008_djvu.txt
• https://openlibrary.org/books/OL25421460M
• https://gist.github.com/usmanity/4522840
———— ⁂ ————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The world’s entir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published over centuries in books and journals, is increasingly being digitized and locked up by a handful of private corporations. Want to read the papers featuring the most famous results of the sciences? You’ll need to send enormous amounts to publishers like Reed Elsevier.
There are those struggling to change this.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 has fought valiantly to ensure that scientists do not sign their copyrights away but instead ensure their work i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under terms that allow anyone to access it. But even under the best scenarios, their work will only apply to things published in the future. Everything up until now will have been lost.
That is too high a price to pay. Forcing academics to pay money to read the work of their colleagues? Scanning entire libraries but only allowing the folks at Google to read them? Providing scientific articles to those at elite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World, but not to children in the Global South? It’s outrageous and unacceptable.
“I agree,” many say, “but what can we do? The companies hold the copyrights, they make enormous amounts of money by charging for access, and it’s perfectly legal —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to stop them.” But there is something we can, something that’s already being done: we can fight back.
Those with access to these resources — students, librarians, scientists — you have been given a privilege. You get to feed at this banquet of knowledge while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locked out. But you need not — indeed, morally, you cannot — keep this privilege for yourselves. You have a duty to share it with the world. And you have: trading passwords with colleagues, filling download requests for friends.
Meanwhile, those who have been locked out are not standing idly by. You have been sneaking through holes and climbing over fences, liberating the information locked up by the publishers and sharing them with your friends.
But all of this action goes on in the dark, hidden underground. It’s called stealing or piracy, as if sharing a wealth of knowledge were the moral equivalent of plundering a ship and murdering its crew. But sharing isn’t immoral — it’s a moral imperative. Only those blinded by greed would refuse to let a friend make a copy.
Large corporations, of course, are blinded by greed. The laws under which they operate require it — their shareholders would revolt at anything less. And the politicians they have bought off back them, passing laws giving them the exclusive power to decide who can make copies.
There is no justice in following unjust laws. It’s time to come into the light and, in the grand tradition of civil disobedience, declare our opposition to this private theft of public culture.
We need to take information, wherever it is stored, make our copies and share them with the world. We need to take stuff that's out of copyright and add it to the archive. We need to buy secret databases and put them on the Web. We need to download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upload them to file sharing networks. We need to fight for Guerilla Open Access.
With enough of us, around the world, we’ll not just send a strong message opposing the privatization of knowledge — we’ll make it a thing of the past. Will you join us?
Aaron Swartz
July 2008, Eremo, Italy
找到一个有趣的网站 #互联网闲逛奇遇
https://www.gnod.com/
是一个大的project,包含(并不限于)音乐推荐,作者推荐,电影推荐。
又看了几个Vox讲美国政治的视频,做得真好,浅显易懂,完全没有避讳自己民主制度所存在的缺点。
- 讲述共和党人在北卡重新划分选区时的作弊现象(把3个黑人聚居区划到一起,形成一个如此奇异的甘肃形选区)(最早好像在林达的书里就看到过这种舞弊?)
- 讲述揭晓党内初选结果早的州为什么重要:他们定下了风向,选情不好的候选人直接退选。但问题是:IA和NH每年都排在最早这件惯例是因为琐事意外定下的,这两个白人占绝对多数的州并无代表性。
- 讲述参院不在总统手里就会影响所有司法分支法官的任命(而且不光是最高法院),他们会一直等到自己党派的总统上台才开放法官席位。
- 以及美国特色的「选举人团」来自于早期奴隶制的残留——蓄奴州把每个奴隶算作3/5个自由人来计算选举人票,以此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当下虽然早已废除奴隶制,但因为这种制度获利的党派并不想废除它(近两次输了总票数却赢了选举人票的都是共和党)。
连着听了两个讨论“中英夹杂”/code-switch现象的播客,都挺有意思的。
“声东击西”的那一期比较短,主要的角度是语言/神经学,解释了自然形成的code-switch对于说话者确实是更省力的交流方式。而且code-switch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不是homogeneous的,而是因内容、因说话对象而异,有一个潜意识但复杂的decision-making过程。在听话者那边也有一个类似的过程,对“中英夹杂”的接受度也是因人而异、因具体context而异。
(插一个我的个体经验:分析说理训练和大量社科知识我都是在英语环境里习得的,于是说理性的表达上我的思维和用语是偏英文结构的;但文学性的描述上,我几乎是完全中文的。)
“例外状态”的博客长一些,更多是从文化的角度在聊 (前半部分选取的一个主要分析对象是日语里的语言混杂,很有趣)。除了和“声东击西”里部分重合的关于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dynamic的讨论,“例外状态”的后半部分侧重在现代民族国家神话的建构中(同一)语言所扮演的角色,统一语言的过程往往是残酷的,而且统一语言之后“中心”与地方“间依然存在张力。”说同一种语言“既带来了向心力,也带来了对方言/方言地区的歧视(尤其是对”国语“的”标准使用“的policing)。
还有一点是一种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一种在特定地域特定历史中生长出来的语言无法贴切描述整个万千世界。”例外状态“里举的例子是”失语的南方“,由北方话生长出来的”普通话“就是无法精妙描述许多南方的事物、状态。当一个南方作者在用普通话书写自己身边的时候,ta是在用一个跟ta试图描绘对象并不完美契合的”外语“强行叙说(并且由此产生苦闷)。关于这个我还想补充一下。这个”失语“不单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在其它维度上的。比如伊藤沙织就曾经说过,她无法用(根深蒂固厌女的)日语来叙说发生在她身上的性侵案,而需要用英语来”找到自己的声音“。另一个例子是《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里提到的当一个人犯罪后,ta经常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我推测是英语世界的)研究发现,男性强奸犯们并不会“发明”理由,而是在同一套巨大完备的vocabulary里挑选出可以套用的,而且公众/法庭对于同一个vocabulary的熟悉和认同帮助了强奸犯们justify自己的罪行;相反女性谋杀亲生孩子之后并没有共通的动机表达,大部分人要么根本没有解释,要么是一戳就破的谎言——语言中没有提供给她们言说自己的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ta们的语言有的是被消失了,有的是还没有发明出来。
与通常的感知不同,一门语言总是既不存在”纯洁“也不存在”中立“。当我们因为language erosion或者code-switch引发identity crisis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下我们想要依附的那个想像共同体究竟长着怎样的面目(以及被internalize的policing到底在试图让什么消声)。
声东击西122 | 能好好说话吗?为什么要夹杂着英文单词?
https://etw.fm/code-switch
例外状态28 | 破除语言本質主義的「迷思myth」:code-switch、語言混杂、失語的南方、與後殖民身份認同|feat.「各站停車」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88f8f8ec933f52be8575f9
一款不用注册、提供端到端加密的即时通信软件,可免翻墙使用。
tox是使用p2p(点对点网络)的一款加密的即时通信协议,它有着全平台的对应软件。因2013年的美国国安局泄密事件而生,提供端到端加密服务。由于使用p2p网络只有在两人同时在线时才能通信。
在设置里打开udp模式可在墙内免翻墙使用,适合与没有或者不愿使用其他加密通讯软件的朋友、家人进行加密通讯。
只要安装软件随便打个用户名就好了。而且它自带流量混淆可以将tox的流量伪装成普通的p2p流量。也可以翻墙后使用。因为使用p2p通信,通讯双方会知道对方的ip,但第三方不会知道,但也有一些攻击方式可以看到双方的ip,不过tox官方也做了一些修复。具体可看官网。
安全是比微信安全的,可以防止因为微信的发言而被封号,或者被打电话警告。由于不使用中心服务器tox没法留言,可以约定一些暗号,暗示朋友去tox聊天。加好友的话建议线下扫码添加,不然在微信发你的tox ID还是很危险的。因为本地化存储只要清除软件数据,就直接删号跑路了,不用担心数据被云端恢复。
TOX官网(提供下载服务):
https://tox.chat/
中文维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Tox
一个可以提供视频功能的tox安卓app,软件是自由开源的。:
https://f-droid.org/zh_Hans/packages/com.zoffcc.applications.trifa/
近期读到的一则不错的政治文章:《谈王沪宁命题》(https://telegra.ph/%E8%B0%88%E7%8E%8B%E6%B2%AA%E5%AE%81%E5%91%BD%E9%A2%98-05-31 )。
之前有象友推荐了一个健康码项目(https://alive.bar/@boop/109265900174401155 ),它给出了两个需要翻墙的在线地址. 这只是一个前端项目而已,有没有可能不联网,在本地运行呢?其实只要下载源码,并运行一个 HTTP server 就可以了.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ndroid 手机为例):
1. 下载项目源码(https://github.com/ilovexjp/health-code-index/releases ),将
health-code-index.zip 解压到手机上;
2. 下载安装一个 HTTP server 服务,比如 ServDroid(https://f-droid.org/en/packages/org.servDroid.web/ ),仅 0.9 Mb;
3. 打开 ServDroid,右上三个点,Settings,Document Path,改成步骤 1 那个文件夹;
4. 回到 ServDroid 首页,点击那个 Off 将 server 打开(再点一下可以关闭);
5. 打开手机浏览器,输入 0.0.0.0:8080 即可正常使用;
6. 可以添加到主屏幕(pwa 功能)以全屏.
其他系统如 ios 思路一样,找一个 HTTP server 就好了~
趁着人多,我来推荐一下了解中共的书籍。
首推:
《571工程纪要》(林立果)经典中的经典,百度可得。
《天地翻覆》(杨继绳)文革全史,错漏不多。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冯客)无耻的内战和城市大清洗。
《砸烂旧世界》(卜伟华)更详细的文革前三年史,看毛泽东如何亲自部署,可见林彪和四人帮只是棋子,以及第二份历史决议之反转黑白。
《乌托邦运动》(林蕴晖)大跃进看毛泽东如何亲自指挥。
《思考与选择》(沈志华)反右运动看毛泽东如何引蛇出洞。
《鄉村社會的毀滅-毛澤東暴民政治代價》(謝幼田)土改运动是一场暴民运动,毁灭了乡村。
《走出帝制》(秦晖)正经秦晖著作,从辛亥到五四历史。
《庐山会议实录》(李锐)大跃进开始后,在庐山开反思大会,结果变成了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反右倾运动,全然不顾饿死三千万人,甚至七千人大会还要生气,可见其无耻。
《胡耀邦與中國政治改革——12位老共產黨人的反思》曾经的党内改革派,现已不存在。
《中共壮大之迷:被掩盖的中国抗日战争真相》(谢幼田)中共消极抗日,实则抗蒋。
《改革历程》(赵紫阳)临终顿悟的赵紫阳,可惜,邓小平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党性下绝无人性。
《历史的先声》(笑蜀)毛泽东也会宣传民主?民主?民和主。
《求索中国》(萧冬连)官修史,1956年-1966年,已经非常完整。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Disappeared》(Michael Caster, Teng Biao)习近平治下的公民运动毁灭。
《墓碑》(杨继绳)大跃进的民间视角之如何饿死三千万人。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吕讯)内战中共军的黑料全集,甚至是社科院官史!国粉必读。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杨继绳)改革开放史,看陈云、邓小平耽误了多少时间,什么经济都不懂却能成为总设计师。
其他的一些也很不错的:
《共同的底线》(秦晖)秦晖劝说改革,可惜被认为是歪路。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周质平)被污蔑七十年的胡适,在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已经看清接下来七十年的历史。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李志绥)野史,却看得很爽。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对拙著《红太阳》一书批评的总回应》(高华)高华对延安整风的祛魅,从此整风运动、延安精神便是恐怖运动的代名词。
《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史云,李丹慧)文革的延续,1972-1976史。
《向社会主义过渡》(林蕴晖)三大改造,公有化,计划经济,1953-1955史,当下正在上演。
《中共五十年》(王明)王明回忆录,内容比较少。
《中共禁止的历史》
《中國X檔案:中共掩蓋的內部歷史》(Lan, Sisi)这两本什么都有,也有改革派鲍彤之类的采访。
《文革前的邓小平》(钟延麟)邓小平也是晚年才变成屠夫的?完全错误,邓是镇反、反右、大跃进的先锋。
《晚年周恩来》《把历史的知情权还给民众——驳“司马公”先生》(高文谦)周恩来是大善人?周在文革拯救了很多人?也是完全错误。
《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史志诚)延安种鸦片、贩毒的铁证。
《李江琳: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中共政府撕毁条约、入侵西藏。
《六月雪》《荆棘路》《原上草》(牛汉、邓九平主编)反右回忆录。
《毛主义革命》(程映红)全世界的毛主义灾难。
《野蛮的俄罗斯》(芦笛)俄爹的简史。
《历史笔记I,II》(高华)高华遗稿,没能写完。
《新发现的周恩来》(司马清扬欧阳龙门)
《延安日记》(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
《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何方)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
《当权的第三帝国》(理查德·J·埃文斯)从纳粹看中共,别有一番风味。
《纳粹中国》(余杰)一份读书笔记,有些启发。
来了,国行苹果到底阉割了哪些服务。
在最新的 iOS 16.2 (20C5043e) 测试版和 iOS 16.1.1 更中,移除了“对所有人 AirDrop”选项,目前仅国行机型有此调整:
———
Apple在中国大陆已知不支持功能列表【不完全统计共44项】截至2022/7/24[2][3]
应评论区@鸡脚芝士要求添加了一些已知苹果俄罗斯版提供的服务,但由于渠道所限,我只能添加很少一部分并不完全准确。欢迎纠错并提供资料以便补充。
1.eSM(Applewatch提供 iPhone不支持)俄罗斯支持
2. Callkit
3.FaceTime audio
4.FaceTime群组俄罗斯支持
5.FaceTime通话链接俄罗斯支持
6.Apple Arcade
7. Apple News
8.Apple News+
9.Apple News Audio10.AppleTV+俄罗斯支持
11.Apple 钱包:Apple Card
12.Apple Books
13.AppStore:大陆版AppStore有相当多App不提供订购与下载
14.指南针:经纬、海拔iOS151正式版及其以后版本据@JasonCai提供资讯不仅是大陆版
iPhone不能用,任何版本的iPhone任何国家的sim卡只要在中国大陆境内接入通讯基站,均不显示经纬度。
15.健康:下载健康记录到iPhone
16.健康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共享“健康”App数据
17.健康:器官捐赠
18.健康检验结果提要和置顶
19.健康:检验结果科普内容
20.健康:血糖提要
21.iCloud自定电子邮件域名俄罗斯支持22.ICloud+:私密转送 俄罗斯支持
23.iTunes Store:音乐 俄罗斯支持
24.iTunes Store电影 俄罗斯支持
25. iTunes Store:电视节目
26.地图:苹果地图中国有特供版俄罗斯支持27.地图:卫星图像中国有特供版俄罗斯支持28.地图:详细的城市体验
29地图:方向指引
30.地图:测速摄像头感谢@paul在评论里说已提供此功能,但查询官网页面内支持国家列表内并无中国。此项存疑 俄罗斯支持
31.地图:四处看看
32.地图:增强现实模式下的步行导航
33.地图:细化位置
34.地图:俯瞰
35.Siri:电影
36.Siri:视频
37.Siri:电影放映时间
38.聚焦搜索建议
39.看图查询
40.Emoji:部分Emoji在大陆版苹果设备无法显示。感谢@CatChen补充(包括ROC)问题41.Walkie-Talkie(AppleWatch对讲机)感谢@无知使我快乐补充
42品牌服务:全球紧急呼救电话
43有声读物:有声读物
44.大陆版Phone全面屏机型在iOS15及以后版本开启专注模式时状态栏会有提示。非大陆版不显示。(未验证)感谢@Raveniume.提供
45.Messages for Business商务聊天如果您在地图 Safari或搜索中查找公司,只需点击消息图标
即可发送文本。许多企业还允许您直接从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或网站开始对话。只有您可以开始对话。当您这样做时,公司无法看到您的姓名或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除非您选择在约会或送货时共享这些信息。删除消息线程后,公司将无法再次与您联系,直到您开始另一个对话。感谢@Leiseya提供
补充:
根据象友反馈,如果连着 WiFi,软件上会给出一个局域网的地址,以 192.168 开头,那样的话就在浏览器里输入这个局域网地址就好~
使用流量或关掉网络时才会显示 0.0.0.0 的. 使用其他 HTTP server 也是类似,都按照软件上显示的地址输入就好,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一般 0.0.0.0 也可能显示成 127.0.0.1 或 localhost.
可能原始嘟文写得过于简略了,有问题可以再问我,或者大家互相帮助!这不是啥牛逼的技术,我这里的主要贡献是找到了那个 ServDroid 软件. 这个软件巨难找,我试了乱七八糟一大堆(就差自己写一个了),最后总算找到这么一个能用/好用的.
一些最近热爱迎新 twitter 难民的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那听来的好有用的 fediverse 工具!大家都好厉害!
查看哪些站点因为哪些原因 block 了另一个站点: https://fba.ryona.agency/
查找 twitter 用户的 fediverse 账号: https://fedifinder.glitch.me/
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由于高度敏感,我之前联系的几个渠道都说没有资源。终于,一个渠道小哥想办法弄到了这期的资源然后发给我,让我赶紧保存一下,保存好了他立刻撤回,因为他怕炸号。
获得资源后,我速速把这期中国相关的几篇内容都看了下,不得不说《经济学人》分析得还是蛮透彻的。
封面的这篇报道(如图),讲了习近平主导的意识形态下的政策如何拖累中国经济,一个就是疫情清零政策;另一个就是瞎制裁,对科技巨头的制裁,地产行业的暴雷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也提到国家主导的经济怎样都是比民营经济低效。
然后在专门的中国篇章下,《Rumours about Xi》讲了关于习近平的一些传闻,他和莉可酱的微妙关系,下半年二十大的召开,他的第三个任期,包括前段时间他在人民日报头版消失,《经济学人》都有提及,不得不说这本杂志的信息敏感度很强,面面俱到,配图也配得恰到好处。
剩下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考研热和考公热,双减的一刀切和对GDP贡献巨大的科技巨头制裁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另外也提到了新疆难民营的人权状况;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暴雷事件。
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就算每天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由于天朝的审查机制,在信息茧房下,知道的信息量远远不如老外。
人家《经济学人》把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整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