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感觉大家都听过了甚至看过了,但是有朋友想入门的话,我推荐从ooo或者drive开始。
之后大概就可以自己看着来了
和我一样脑回路不太正常的可以看铠武。
然后我希望入门之后大家一定要去看blade(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本来想截图原文的但是我的手机截图截不了这么长而且我不会手机拼图…最后还是直接复制了。
没想到转的人这么多,我还是首先声明真的不是我写的,作者可以点进上上条的微博链接或者看cw上我写的作者名。我也是看了之后觉得真的讲到我心里去了才转的,希望更多人能和我一样从这篇文字里获得力量…
好像点不开我就擅自复制全文了。by 微博用户 晋江_白羽摘雕弓
看了大连理工那位同学留下的绝笔,心情很复杂。有几条自己近两年琢磨出来的感悟,跟处于读书阶段的读者分享一下。
1.
我的高中时代过得非常紧张,可以理解为衡水2号学子求生日常。母校培养了我很多优秀的品质,坚韧,耐心,刻苦,奋斗……包括怎样做一个时间管理达人,挤出时间多背一行书或者多做一道题。
这段经历在我的灵魂中留下了深深烙印。一直到多年以后,每当ddl逼近,或者面对考试压力很大时,我都会陷入“高三状态”:很快地吃饭,很快地走路,计算着洗澡需要的时间,
为自己设了早上七点的闹钟却睡到了十点,听了场没用的讲座,或是没忍住在图书馆玩了一上午手机自责不已。
“天啊,我怎么又在浪费时间。”
插播一句,以下观点只适用于大多数平庸的努力者。极度优秀的人,他们的非人自律可以匹配他们的梦想;放弃努力的人,也早就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他们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想要变得更优秀却总是做不到,内心充满折磨的大多数咸鱼。
我经历着痛苦的自我斗争,我的身体如此的懒和贪玩,总是向安逸的一端滑去,总是在浪费时间,不听大脑的号令。愧疚和不安总是折磨着我。
就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我意识到……
啊,这是在干什么。
我已经走出高考了呀。
那个倾学子三年之力,家长要求什么都不用管,只需心无旁骛的,被作为唯一目标的考试结束了。
我现在面对的是生活,浩瀚无垠的生活。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不是只有“学习时间”(具体点,完全专注的学习时间)是有意义的,现在面临的所有事情都有意义,都一样重要。
这个阶段,答卷扩大了。学业只一个方面,是一个学科,那些“浪费时间”的事情,全部都是另外的学科,全部是人生重要的事情。
我洗了一个很舒服的澡,淘宝买了新衣服,APP上看到了新的搭配、新的妆容——我保持干净,提升了自己的个人形象,我很棒。
我和家里人走了一个春节的亲戚——走亲戚对我没有很大意义,但因我的参与,增进了我和父母的亲情,我很棒。
周末,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和逛街了——我进行了很好的社交互动,我很棒。
我打了两个小时游戏——我放松了自己的心情,我很棒。
只是想睡个午觉,不小心睡了一下午——睡觉不是浪费时间,休息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今天养生了,我很棒。
生活得好,是方方面面都要好。现在的焦虑营销,太喜欢用某一个极小的点去衡量全部,好像生活里只剩下了高学历、好工作。
但其实不是这样。
我们不是在做这件事,就是在做那件事。做的多半对人生有意义的事。
享受在做的那件事。
2.
有一次,领到一项我没有做过的任务。范例的完美和自己的生疏拙笨对比,让我感觉到没顶的压力,无从下手。
当时我觉得这个槛“我过不去了”。
吃饭的时候,我焦虑地跟朋友说:“我做不出来。”
朋友:“你是想‘做完‘还是‘做好‘。”
我:“当然是做完!我现在的目标只是做完就好了。”
朋友:“做完还不简单吗。你现在去,把你所有的图和数据糊上去,没有的就自己编,排成一个提交格式,你三天就能做完。”
我就笑了:“你逗我吧?我怎么能这样呢。”
“你看。你不是做不完,你是一心想把它做好。”
我好像一下子被人卸掉了力,恍然大悟。
其实很多很难的事情,完美地完成固然不太可能。但要是硬着头皮去做,按照最低标准,低空飞过行不行呢?
行的。
有时候感觉很痛苦,是因为潜意识里想要做好,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一开始就认为终点很远,才畏惧开始。
不知道能不能做得成的事,那就去做吧。因为想“做完”,怎样都做得完。不用太有压力。
先做完再做好。
3.
在这封遗书里,有他关于延毕的心理斗争。
他说,废了这么大劲供你上研究生,你就给我这样的结果?他说,他的师门从来没有人在这个专业上延毕,可他就是毕不了业了。为什么别人可以顺利地读研,你不行?研究生几百万,谁都能读下来,读不下来,就去死吧。
开始以为是他和家长的对话,后来仔细看了看,这竟然是他自己对自己说的话——模拟旁人恶毒的口吻对自己说的话。
顿时,悲从中来。
其实,在延毕之前,暂时没有人对他评价什么。但是他已经有的社会经验,让他预料到了别人的反应。他无法承受可能到来的评价。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家长的打压式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差了不能喊苦,好了不能骄傲,把自己的喜怒向心埋藏,在外人面前,必须保持一个宠辱不惊、谦虚礼貌的形象。我的家长就时常把“你XX(和别人不一样),你不怕去外面被别人笑话吗?”类似的话挂在嘴边。
听了这种话,我往往乖乖地,像泄了气的皮球似地下了头。然而我很后悔,如果时间可以倒回,我想大声说一句:我不怕。
我们这代人的家长多是六零七零后,在听他们的话之前,可以先思考他们的人生经历。一方面他们的教育思维才刚刚从上上一代的非打即骂中转向“子女需要爱和关怀”,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时代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小的竞争,以至于他们对子女的态度,时常呈现出一种矛盾。
有时候他们会说:“只要你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别的都不重要。”
有时候他们又会说:“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你不行?你是不是没花心思,没努力?”
他们的思维习惯把成功和努力等同,是因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只要你勤劳奋斗,踏实肯干,都会有收获,如果你没有成功,必定是不够努力。
他们不相信现在是一个努力也可能不会有收获的时代。就好像这个男孩子,每一步都按照指导去做,每一天都泡在实验室,可他就是做不出成功的实验结果,就是毕不了业。
学生的这种苦闷,极度需要家人理解和精神支撑,但往往得到的是家长的埋怨和怨怼,把人往崩溃的边缘再推一步。
这种代沟是无法避免的,除非交换人生,才能理解彼此的苦处。我们能做的只是不要把那些充满偏颇和误解的话往心里去,不要把他们的评价作为标尺。
他们不懂你在做什么,因为不懂,所以做出的判断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给自己下判断,给自己找坚定的心理支撑。
我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受过老师的评价。她说:“我今天对你是有点失望的,别的组同学都有进步,我觉得你也应该更有进步,但是我现在没看出来你有什么进步,包括说到一些东西还说错了。可能是我期望值太高了。”
我:“为什么您会觉得我一定进步?”
她犹豫了一下:“因为你总是做得很好。”
我说:“我要是都会了,事事强过您,今天还在这里做您的学生吗?”
我想说的是,不要把自己嵌套进他人期望中的躯壳里。因为别人都认为我很优秀,所以我不能出糗,这才说明我学得很好,准备充分,如果我露馅了,老师会怎么看我?
我觉得不是。
就是因为不会才去学习,就是因为会做错才会去请教。越是高的年级越喜欢鼓励学生自学,可是不意味着学生靠自学就全知全能。
中高考学得扎实,是因为所有的知识点在考纲里写得明明白白,所以每一条都给我们学到。而高校教育不是这样,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没有考纲,知识千头万绪,根本也写不下来,有的时候,这些教授学者会忘记讲,或者他们认为压根不用讲。
我不介意让老师摸清楚我的斤两。就是因为我空空荡荡,所以你才要给我灌满。
遇到问题,建议大家多去求助。遇到歧义,多去反驳。他在教你,你也在启发他。高校教育,探讨争辩才易出真知。
如果老师不能或不愿意解决问题,那是他的水平问题,不是我们的理解问题。
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老师不清楚,家长也不清楚,自己可以对自己做最准确的判断,所以只有自己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要让他们的评价干扰到我们的选择。
如果毕不了业,那就延毕。延毕没有什么耻辱。研究生的延毕率非常高,我校某专业达到了70%。据我所知,top2的学生,休学手续只需要一张单子,学业中途选择休学1-2年的大有人在。
难道他们不觉得时间宝贵吗?
时间固然宝贵,但我们也没有在浪费时间。
休学用时间冲淡了痛苦,时间得到了宝贵的利用。
研究生读不下去,也可以不读了。
事情不是非要有一个结果,这世界上半途而废的事情很多。
如果环境真的让你感到痛苦,扔掉的就是痛苦,卸下的是负担,而不是浪费掉的时间。
可以衡量这一切的尺子,不是任何俗世的评价,而是自己的状态,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状态,不要希求任何人的理解。因为他们不会理解。
我们的文化背景本来就是很在意他人评价,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逃离那把大尺子,这很难,但要努力和坚定,挡在自己面前,自己保护自己。
“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和揣测,因为我心里很清楚,我在变好。”
很喜欢这篇微博表达的观点,这个也是我曾经走过的路。
https://weibo.com/6343195668/JpdThc78m
She/Her. Pansexual. Nihilist.
主要在一边看着(O M O)
白痴梦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