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象局升格為氣象署後的2大明顯變化,一是原來組織法中,並未提及「氣候」兩字,未來改制為署後,會正式把氣候業務納入,之後也編制氣候相關組別。
二是與氣候變遷有關,業務應用勢必要跨域,包括環境、農業、交通、能源、防災;而局與署的最大差別,局只是執行業務,署另有政策擬定功能,因此能為跨域的特性保留彈性空間,署會是更恰當組織,在新的組織法裡面,也把扶植氣象產業,列為正式業務項目,將來也必須和民間合作。"
"澎科大表示,這次北極聯合探測隊集結台大、澎科大、中研院和中央大學等9名大學教授和研究員,在國科會和台大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補助下,前往極地進行冰湖與峽灣水下地形與海床底質分類的掃描測繪,以了解冰河後退後的動態地形和水文變化。
澎科大表示,無人探測船上通訊與機電設備是由澎科大海洋資源暨工程學院院長莊明霖團隊自製研發,醫師王嘉源負責機電系統整合、自動控制和AI避障等關鍵技術,部分通訊技術由全波科技所支援,這艘執行北極任務的無人船可謂產、學跨領域聯手合作的結晶。"
氣象預報的AI影響:
“GraphCast使用名為圖形神經網路(GNN)的機器學習架構,利用過去40多年ECMWF的資料學習;將當前和6小時前全球大氣狀況數據提供給這套模型,就能在1分鐘內做出10天的天氣預報,而且僅使用一台第四代Google TPU 雲端主機。”
"氣象局指出,為強化臨近海域海上氣象資料蒐集,透由執行「船舶自動辨識海氣象資訊系統發展委託研究計畫」,完成以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傳送氣象資料之技術開發與驗證工作。
氣象局指出,去年起迄今成功在23艘船舶完成氣象觀測儀器裝設,並於海上航行時及時回傳氣象資料,包括台灣本島往返蘭嶼、東引、南竿、以及離島間、西部沿海、全台沿海的交通船如台馬之星、港勤公司拖船以及漁業署公務船等 ,也納入娛樂漁船。"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38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