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Z紀錄串:今天首次貼海飛行的共機擾台。
「即使共機高度只有30公尺,仍遭我空軍發現,並執行廣播驅離。西南空域說,這展現我空軍雷達幾乎無死角,但相對地也有可能是共機用無人機侵擾,試圖找出我空軍雷達死角。」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426/YC5LVBHZBFD5JPGSNV7DHGFT6Q/
軍機騷擾航空識別區的壓迫意圖。
「從2012-2013對於黃岩島與2012之後對釣魚台的作為,可以發現中國往往是以較低強度的軍事威脅,透過中國龐大的物資力量將對手累垮,迫使其逐步退讓,起碼使對手無法掌控全局(如對日本在釣魚台議題),或到最後全盤皆輸而黯然退出(例如對菲律賓在黃岩島)。
中國從2016年以機、艦繞台/擾台逐步拉高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在台灣必須承受第一擊以握有道德制高點的考量下,只要中國不先開火,台灣反而要承受更多壓力。分隔台灣本島與東沙的西南空域,現在已經變成中國常態的軍機訓練區。如果中國採取類似黃岩島作為,以對內侵蝕與對外擴充的方式逐步拉大訓練空域,中方優勢就會更為凸顯。
屆時台灣面對的可能是中方以低於軍事戰爭動員的方式步步進逼,以大象走路的方式壓縮台灣的迴旋空間,直到無路可退為止。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低於戰爭狀態,每一步都賭台灣不敢有激烈反應(因怕導致擦槍走火),但是依然達到效果,或是為之後的戰爭塑造更簡易的環境與更大優勢。」
這套戰機搭配遠干與反潛機的戰術組合看來是熟練常規化了~
"「殲轟-7」型軍機不是第一次侵擾台海,在今年2月19日9架共機擾台事件中,就有4架「殲轟-7」型軍機在內,昨天的共機侵擾台海,2架「殲轟-7」進入我西南空域時,一度「切」到台灣海峽中線最南端,並循類似路徑返航。"
“根據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專區呈現資訊,這是中國軍機繼今年6月4日以來,相隔9天後再度接近我外圍空域。”
"根據廣播記錄,中共軍機從上午5時48分起共15次進入我ADIZ(西南空域),我空軍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但9時20分時,內容除了樣板的「中華民國空軍廣播,位於台灣西南空域高度5900公尺的中共軍機注意!你已進入我空域,影響我飛航安全,立即迴轉脫離!」還加上一段「如肇生任何事端,一切後果自負!」"
美日在沖繩海域聯合演習可能也是PLA特別嗡嗡嗡的原因之一。
“美軍兩棲戰備群先是在6月12日與「下北號」一同進行跨甲板飛機起降行動,並在6月13日進行分區協調作戰演練。在演練期間,來自「紐澳良號」的一艘氣墊登陸艇轉移至「下北號」塢艙後再行返回,而「下北號」也派出一艘氣墊登陸艇停留在「日耳曼城號」的塢艙中。「日耳曼城號」指揮官格林菲爾德(Cullen Greenfield)表示,和「下北號」及日方氣墊船合作是此次聯合演習的完美展現。
依照日本離島防衛作戰規畫,「下北號」計畫在離島防衛作戰中運送陸上自衛隊的「水陸機動團」隊員,以及兩棲裝甲車「AAV-7」。針對此次演練的活動海域,美國第七艦隊新聞稿中載明為菲律賓海,日本海上自衛隊新聞稿則進一步縮小範圍,表示兩國訓練海域位於沖繩縣東方海域。”
下北號與美利堅號在北邊演習,雷根號在南邊演習,被夾在中間的PLA也只能找台灣出氣了(笑
“美國海軍15日聲明,「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航空母艦打擊群已進入南海,執行海上安全任務,包括定翼和旋翼機飛行任務、海上打擊演習,以及地面和空中單位之間的協同戰術訓練,並強調雷根號在南海的操練活動,屬於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常態活動的一部分。此舉勢必再次激怒中國。隨同雷根號參加演練的艦艇,還包括「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飛彈巡洋艦「希羅號」(USS Shiloh),和「伯克級」(Arleigh Burke-class)飛彈驅逐艦「海爾賽號」(USS Halsey)。”
宮古海峽佈防戒備越來越明顯~
「《Forbes》分析,若日本參與台海戰事,宮古海峽將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水域之一,日本已經在宮古海峽附近的島嶼部署了新雷達與反艦飛彈,也正在添購F-35B戰鬥機,規劃從這些島嶼起飛,日本海軍也將除了加強捍衛該水域外,潛水艇也可能在此等候中國戰艦,巡邏的日本戰鬥部隊群也將在日本新航艦的保護下,加入反艦與地對空飛彈協防。」
順手補出雲級改裝耐熱甲板變身小航母用:
"日本將F-35B優先部署在九州,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護西南諸島,從防衛省所宣布的消息,未來最少會有20架進駐到新田原基地。同時,可提供飛行員進行機場航艦降落訓練(FCLP)的場地,計畫設在九州南方的馬毛島上,而等同於海軍陸戰隊的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駐地也在九州的長崎縣。
短期來看,九州已成為自衛隊的前進基地,使其能就近掌握西南諸島與東海周邊海域的情況。長期來說,九州將是日本介入台海戰事或南海爭端,甚至進入印度洋,維持日本海上生命線的踏腳石。日本的防衛重心已經因為中國的威脅,逐漸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柏格(David Berger)透露,F-35B戰鬥機將於今年11月登上「出雲號」,他表示:「我們不會進行部署,但實際上我們會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鬥機從日本戰艦上起飛。」這種方式可能與目前美軍F-35B戰鬥機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上的部署類似。"
F-35B配置在小型航母的最大優點:
“Armed with short-range anti-ship missiles, the F-35B would be very effective against ‘swarm tactics’ by patrol craft or maritime militia vessels. In an ‘island grab’ scenario, the F-35B would be invaluable in establishing the local air control required for Japan’s new amphibious regiment to retake remote islands.”
配置F-35C的卡爾文森號加上配置F-35B的出雲號,美日讓西太平洋成為F-35系列實戰陣地。
"太平洋艦隊指出,「卡爾文森號」是美國海軍首艘部署F-35C艦載戰鬥機和CMV-22B「魚鷹」艦載運輸機的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此次與日本護衛艦「加賀號」在南海進行聯合演訓,演訓項目包括艦載機、水面艦艇之間的協調戰術演練、海上加油及海上打擊演練,此次也是「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今年第二次在南海部署。"
F-35系列密布西太平洋的戰略意義:
[ “If the new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walks away from the 2018 NDS’s useful concept of deterrence by denial in favor of integrated deterrence …. I think it will reduce our ability to deny a fait accompli over Taiwan and therefore make one more likely, either through preemptive surrender or battlefield defeat,” Rep. Mike Gallagher (R-Wis.), a former Marine, said last week at the Surface Navy Association’s annual symposium.
“The goods new is that we can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It’s within our power to actually get our act together by abandoning vacuous buzzwords and just doing the hard work of building a battle force that is ready by 2025, not 2045.” ]
https://news.usni.org/2022/01/19/more-than-two-dozen-naval-f-35s-now-underway-in-the-western-pacific
F-35這造價漲幅都快跟它平均每小時5600公升的油耗媲美了...
"五角大廈另宣布,F-35上月已通過一項關鍵性的模擬測試。模擬測試包含要判定F-35是否足以對抗俄羅斯、中國最佳的防空系統與戰機,這占評估所需通過分數的42%,比重不低。F-35進入全速量產前依法須達成的各項指標中,就包含須通過這道模擬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