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阿林斯基:13条给“无有者”赢取权力的守则<轉>
巴拉克·奥巴马把他的观念运用到美国总统竞选的征途上,希拉里·克林顿的毕业论文写的也是他的作品,而来自左翼,还有现在右翼的草根运动都把他的著作当成行动的模版。不过有许多人闻所未闻过美国人索尔·阿林斯基的大名。他被视作现代社区组织化的创始人,在1971年写过一本影响深远,论述如何建立草根运动的书籍:《激进派守则》。其基本哲学是把权力交给“无有者”。他在导言里这样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想把世界从其所是改造成他们相信的其应是之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写给那些想保住权力的拥有者,《激进派守则》则写给那些想拿走它的无有者。”
该书接下来给出了如何从“拥有者”身上夺走权力的经验教训。很自然,它在197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过也在当代主流政治运动中日益被采用。也许该书经久不衰的部分当属阿林斯基的激进派13守则。以下是他本人加注的守则内容:
1. “权力不止是你拥有的,而且是敌人以为你拥有的。”权力主要有两个来源:钱与人。“无有者”必须从血肉之躯中构建权力。
2. “绝不要超出自己人的常识以外。”结果会是困惑、恐惧和退缩。
3. “只要有可能,就超出敌人的常识以外。”你在这里想要的就是造成困惑、恐惧和退缩。
4. “逼迫敌人遵守自己的规则手册。”你可以利用这一点干掉他们,因为他们再也不能遵守自己的规则,就像基督教会不能遵守基督教义一样。
5. “嘲弄是人最有力的武器。”反击嘲弄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同样会激怒对手,然后他们会作出于你有利的反应。
6. “出色的战术给自己人带来享受。”如果你的人做的时候不开心,那么这个战术存在很大问题。
7. “拖得太久的战术本身会变成一个拖累。”人们在任何议题上可以保持的斗争兴趣都有时间限制,之后会变成仪式化承诺,就像每个周六上教堂那样。新议题和危机层出不穷,而一个人的反应就会变成:“好吧,我的心在为那些人淌血,也一口赞成抵制,可是生活中毕竟还有其它重要的事,”然后它就消失了。
8. “维持压力,决不手软。”采取不同的战术和行动,把该时期内发生的所有事件都用于你的目的。
9. “威胁往往比事情本身更让人害怕。”
10. “战术的主要前提在于发展出一套操作,对对手保持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正是这一无休止的压力,才会导致他们作出为运动成功所必需的反应。应当记住的是,不仅行动处于反应之中,而且它本身也是反应的结果,和对反应的反应的结果,以致无穷。压力产生反应,而源源不断的压力维持着行动。
11. “如果你把一个否定推到极限,那么它会突变成其反面,即一个肯定。”这是基于凡肯定皆含自身否定的原理。我们已经在圣雄甘地发展出来的消极抵抗战术里,见识过这种否定转换为肯定的例子。
12. “一次成功攻击的代价就是一个建设性的替代选择。”你不能冒掉进敌人圈套的风险,他们突然之间答应你的要求,然后说:“你讲得对,可我们不知道该拿这个议题怎么办。现在由你来告诉我们吧。”
13. “挑好目标,死揪不放,变成个人恩怨,并无所不用其极。”对手必须当成单挑的目标来“死缠烂打”。可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都市社会里,越来越难以挑出一个具体的人,来对一件特定的恶行负责。踢皮球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找不到一个可以集中攻击的目标,战术显然无从谈起。如果一个组织允许把责任扩散到一大堆部门,并进行分摊,那么攻击简直就不可能。
所以说下次你看到一场政治运动在进行,把他们的战术跟上述清单比较一下,就会搞明白他们是怎么被操纵的。
本文于2019年2月22日发表在ZeroHedge网站上,作者为野村证券的比拉尔·哈菲兹。这位奉路西法为偶像,誓言死后下地狱的文化马克思(恐怖)主义者索尔·阿林斯基,对现代西方文化乃至文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主张的文化超限战手段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极端组织认同和效仿。有意思的是,青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也曾同这位魔教大祭司结下过不解之缘。希拉里在卫斯理大学念政治科学时,其毕业论文题为《唯有斗争:阿林斯基模式分析》,文中她替阿林斯基的斗争宗旨作了辩护,而他本人也亲自加以指导。在成为第一夫人后,她要求校方不让查阅该论文,数年前才获得解禁。而80年代奥巴马曾在芝加哥从事社区组织工作三年,深受阿林斯基的影响,并撰写过一篇论文,收录进一本有关阿林斯基的纪念集中。按阿林斯基之子的说法,奥巴马在2008年总统竞选期间曾采用他的许多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