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
1 小時前
我在推特上说,华人只要有好制度,只要实现民主自由,一定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很多人讥讽不已,言下之意,华人从骨子里就很坏,这话,其实等于是说台湾人也不是个好东西,欧美的华人也都不是个好东西,自己也不是个好东西?
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说法其实正是一种种族歧视,在社会学上,这叫内化的种族歧视。
所谓“内化的种族歧视”,是指某个族群在长期受到外界压迫、贬低之后,逐渐接受这些偏见,进而转向歧视、贬低自己族群内部的人,甚至自己本身。这种现象,在全球的少数族裔中屡见不鲜。
看看我们自己,有多少“华人歧视华人”的例子?
比如,大陆、港台、海外之间的相互歧视;
比如,嘲笑某地口音;
比如,海外华人看不起新移民,甚至刻意疏离“华人身份”,千方百计去认同白人社会。
表面上看,这是“自家人之间”的鄙视链,本质上,是主流社会偏见的复制,是从外部灌输到内部的一种“歧视接力”。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华人历史上长期在海外被当作“黄祸”,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为了生存,一些人选择与“其他华人”划清界限,以此争取安全感和身份感。
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这种撕裂尤为严重。个体在“融入主流”与“坚守身份”之间反复拉扯,容易产生认同焦虑。
再加上激烈的内部竞争,一些人为了向上,就会本能地踩低“同类”,以区分阶层,这其实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惯性。
那么,怎么办?
第一步,是意识到这种“内部歧视”的存在,并敢于指出它。只有认清了这套机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打破它。
否则,这种悄然蔓延的偏见,会一点点侵蚀华人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感,最终连尊严和信心都被吞噬。
反对种族歧视,绝不仅仅是向外喊口号。它同样包括,拒绝否定我们自己的族群。能认清自己民族的缺陷,但同时尊重自己的民族,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