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说起乌衣消失近一年,铁链女的事情也不了了之,我突然想起一件非常古早的事情来。就是我小时候,印象中十来岁的时候,中国那种“戒网瘾”的“行走学校”非常出名。一开始当励志故事讲来着,就是一个男的一开始带着自己的儿子军训一样爬山拉练,“戒网瘾”,锻炼意志,后来开了个学校这么搞,其实就是中国人“吃得苦中苦”那一套傻逼模式,被新闻歌颂来着。后来不是因为这个男的红了,行走学校雨后春笋般地全国各地开花,家长纷纷把自己觉得需要“矫正”的孩子送过去。然后就曝出丑闻,这种学校虐待学生,暴打、罚跪、断绝孩子跟家里的联系、扒了裤子打屁股、性侵什么的就不说了,还有什么逼着吃屎尿之类的我现在打出来都抖一抖的东西。而这个事情是怎么曝出来的呢?是一个小孩实在受不了虐待,从学校四楼窗户跳了出去,没死,终身高位截瘫。这个孩子的妈妈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之前送去也很傻逼吧),然后开始组织其他学员的家长打官司哭诉维权。我当时十来岁,看这种调查节目大为震撼,采访了很多学员隐去面目和声音谈自己受到的虐待,我现在都记得我当时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哭到发抖。结果这么惨绝人寰的事情怎样呢?其实还是不了了之,戒网瘾学校还是在中国盛行着,成批的家长觉得需要“矫正”的小孩被送去虐待,包括很多跨性别的小孩,后面还曝出大名鼎鼎的杨永信。而杨永信当然还是继续快乐罪恶。当老中这么多年,这么多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新闻,每次都没有结果,但是每次看到都要哭上一哭,我真的觉得自己磨到今天还没有彻底磨麻了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今天刷瓣偶然发现了women in lit小组,有人提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被名作中的厌女元素刺激,读不下去怎么办?
然后得到了回答:不用读,不要忽视文字对思想的影响。
谢谢,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A4的秋后算账还在继续
朋友的北京朋友 去了亮马桥
今天来上海玩 本来打算住在我朋友家的 但临时改了主意没去
刚刚我朋友在上海家里 被北京海淀区公安局警察找上门来 说要人口登记 问xxx现在在不在 人在哪 怎么联系
全程她们只是微信聊天 朋友在微信上发了自己精准到门牌号的地址给她 现在这位北京朋友暂时失联了

为什么要禁止未成年人进KTV,禁止成年男的进KTV不更好吗

我对一个男孩子最高的评价就是:你真像一个女孩子。可惜在这个女性特质被严重扭曲、贬低、污名化的男权社会里,这样的话竟会让受话者领会到相反的意思。我还记得当我这样夸我的小侄子的时候,他极力地排斥,而且很不开心。真令人遗憾。我觉得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女性化特质都是一个普通男性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我们不会在夸一个人长得好看的时候,说Ta长得像个男人。而很多不分性别的优秀特质又被男权社会抢去冠以男权特质之名,认为那是男性才具有的特质。搞得一个正常女性所具有的优秀特质都会被说成有所谓的男性气概。

废掉天底下90%的雄性以及50%的雌性人形生物,天下自然太平。其他的都是扯淡,治标不治本。妄图通过唤醒他们的良知,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来改良社会,是乐观主义者的一厢情愿和痴心妄想。

我竟然从新买的百年润发0硅油系列洗发水里嗅出了两种久违的记忆中的味道。一种好像是小时候吃的一种瓜子的味道。一种好像是某种擦脸霜的味道。总之都是很香很好闻的味道。虽然买回来之后发现这个无硅油的产品并不适合我(只好又复购了之前的养护系列),但它竟然神奇般地复苏了我的童年记忆与嗅觉,也真是够玄幻的。

刚看到一位网友说:阴天,是天气中的冷暴力。它既不给你太阳,也不给你下雨,就是阴沉着不说理由。 觉得好有意思。

重读这篇文章,不得不感叹,难怪我天生就更喜欢女性特质。

Show thread

奥修:女性化的特質

在基督教的神學裏,你可以在故事裏找到同樣的寓言,像是神在六天之中創造了這個世界,而在第七天休息。那六天就是六個脈輪——六個存在的中心,第七天則是休息,因為一個人已經回到家了,所以他可以休息了。
  人們從來沒有真正透徹地瞭解這個寓言,基督徒從來沒有仔細地深入其中,特別是基督教的神學家門,他們的瞭解一直停在表層,他們頂多只碰觸到邏輯和理論的層面,但卻從來不曾深入真正的核心。神創造這個世界,首先,祂創造出物質,最後祂創造出人。其中有五天的時間,祂用來創造世界上其他的所有事物,像是物質、動物、鳥類等,然後在第六天的時候祂創造了人,然後在第六天的最後一刻,祂創造出了女人。
  這其實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在寓言中,女人是最終的創作,甚至連男人都不是神最終的創造。而且,寓言中還有一個更美的部分,據說神是用男人來創造出女人的,這表示女人比男人經過更精細的提煉,女人是一種更純粹的創造。
  女人意味著直覺、詩意與想像力,而男人則意味著意志、散文、邏輯與理智。男人與女人各有各的象徵:男人代表的是一種積極進取、侵略性的品質,女人代表的則是一種充滿接受性的品質。富有接受性的品質,是所有品質中最高的一種。男人是充滿邏輯、理性、分析與哲學性的;女人是富有宗教性、詩意與富有想像力的。女人比較流動,比較有彈性,而男人則是與神對抗。比如說科學,就是一種純粹男性化的產物。男人總是在對抗、掙扎,總是試圖要征服些什麼,而女人則從來不對抗,她充滿了歡迎、等待的品質,她總是臣服。
  基督教的寓言說神先創造出男人,所以在動物的王國裏,男人是最高等的,但是就人性的角度而言,女人則比男人更高一等。不過,基督教的神學家們以一種全然錯誤的方式來詮釋這個部分,他們用男性沙文主義的態度來詮釋,認為男人較為重要,因為神先創造出男人。但這麼一來,動物應該比人更重要才對,所以這個邏輯根本是錯誤的。
  基督教的神學家認為男人才是真正的重點,至於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他們認為在最後一個片刻裏,神覺得還少了些什麼,所以從男人身上拿了根骨頭,創造出了女人。他們不認為女人有什麼重要性,認為女人只是男人的配偶,只是用來讓男人覺得舒服、愉快,好讓他不至於覺得孤單。基督教的神學家們用這種態度來分析故事,以至於女人看起來遠不如男人來得重要,女人變成只是男人消遣時的玩具,以免他覺得孤單……神是如此地眷顧男人,所以祂認為男人會覺得悲傷與孤單……不!事情不是這樣的。
  只有當意志力臣服時,想像力才能夠發生。因為,以往產生意志力的那股能量現在化為了想像力;以往形成攻擊性的能量現在變成了具有接受性的能量,以往用看來抗爭的能量現在變成一股合作的能量;以往的憤怒現在變成慈悲。慈悲是由憤怒之中誕生出來的,慈悲是一種更為細緻的憤怒,是憤怒所能夠產生最高等、最和諧的能量形式。就像是愛透過性行為而產生,但是愛是更高等、更純淨的一種能量形式。
  神在創造出男人之後才創造出女人,那是因為女人只能在男人之後出現,就像是你必須先創造出天然、未經加工的能量,然後你才能試著把它變得更為細緻,細緻的東西不可能一開始就出現。此外,這個寓言中還有另外一個訊息,那就是每一個男人在達到第七個脈輪之前,也就是在第六個脈輪上,他必須先變得女性化。在瑜伽的系統中,第六個脈輪被稱為阿格亞脈輪,它代表著意志力的中心,阿格亞的意思是「命令、戒律」。
  第六個脈輪是最強而有力的中心,有許多人在這裏停滯不前,結果是他們會開始不斷耍弄一些心靈上的神奇能量,做出許多愚蠢行為。在第六個脈輪裏,男人必須轉變為女人,他所有的意志力必須都只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臣服。願意臣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因為只有當你擁有意志力之後,你才可能願意放下而臣服,那不是普通的意志力,而是超凡的意志力。
  通常,你認為會臣服的人都是軟弱不堪的人,但你錯了,只有真正強壯的人能夠臣服,臣服需要力量,需要很大的力量。如果出於虛弱無力而臣服,那麼你的臣服是無意義、無能的;如果你是出於你的力量而臣服,那麼你的臣服是有意義的,也才是重要的。在第六個脈輪裏,當意志力凝聚到最高點時,臣服才可能會發生。從這樣一份意志力之中誕生出臣服,而上帝從男人的身上創造出了女人。
  在第六個脈輪裏……現在,如果你去問一問那些腦部外科手術的醫生們,他們都會同意我的說法,他們會說腦部區分成兩個半球:男人和女人,左邊和右邊;左腦是男性的,而右腦是女性的。右腦連結到的是左手,所以左手一直沒有得到人們適當的敬重,甚至還被譴責。右手和左腦有所連結,結果,右邊(right)就變成是對的(right),而左邊就是錯的,這真是一個以男人為取向的世界,一個由男性所主導的世界。右手是男性的象徵,左手是女性的象徵,而你的頭部被區分成兩個腦半球。
  詩人的頭腦和邏輯學者的頭腦有著不同的運作方式,詩人較為女性化。如果仔細注意一下那些偉大的詩人,毫無意外地,你會在他們身上發現高度女性化的特質,他們看起來非常的優雅、美好與迷人,往往有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吸引力與魅力,那是屬於女性的魅力。如果你去注意那些畫家們,你會在他們身上發現女性化的特質,不論是他們的穿著、他們的長髮、還是行走的姿勢都比一般人女性化。
  你聽說過在中國有一個叫做觀音的菩薩吧,在印度他是一個非常慈悲的菩薩、佛教的聖者,可是當佛教傳到中國後,對中國人而言,一個男人擁有如此這般的慈悲是很奇怪的事,所以他們認為那個聖者必定是個女人。所以,他們把那個聖者的雕像與繪畫都描繪成女人的形象,就此敬拜了好幾個世紀。
  在這個故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含意,佛陀看起來比較像女人,而不那麼像男人……看看他的臉、看看他的優雅,那是因為第六個脈輪已經臣服了。理智臣服於愛,抗爭臣服於感覺,侵略轉變成接受性,衝突化為協調與合作。所以,在「部分」與「整體」之間再也沒有任何的衝突與掙扎,「部分」與「整體」能夠和諧地流動著,「部分」處在全然的放下當中,化為「整體」中的一份子。
  神先創造出了男人,然後用男人創造出女人,這才是基督教寓言中的寓意:寓言中對於女性品質賦予了崇高的敬意,她們比男人更高一等,她們從男人身上被創造出來,從男人身上開花綻放出來,然後,神在第七天休息。因為,當你回到家之後,你還能做些什麼?薩哈拉脈輪是休息的中心,全然的休息。到了薩哈拉脈輪,你就已經抵達了,現在,再也沒有什麼地方要去了 。

别人都有想谈心就可以说话的朋友吗?又或者,很多人,其实没有心,也不需要谈心?

还在谈论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乐观的。自从对人类彻底失去信心之后,就没有再谈论人类的兴致了。这世界上还剩下的、屈指可数的良知,虽令人心慰,但也令人悲伤。

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对于社会制度“养懒汉”的问题很反感,但我觉得,一个好的社会,是必然要养懒汉的,这是对于弱势群体的接纳与包容。

我是从UBI制度里受到的启发,即让有能力的,自主性强的,并且自愿帮助弱势者的人承担社会建设的任务,并且接纳不劳动者(即便不是弱势群体)的存在。

养懒汉只是表面手段,核心是在对于所有人温饱等最基本生理需求的保障,是对人的最根本的关注。它需要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但其实这种“自愿性”根本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脆弱,根本原因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不爱工作,是存在有一部分人,让他永远的失去工作也能生活,他是不愿意的。而当这个热爱工作的人自身的工作能影响和帮助到其他人,“利他性”就被激发了,也会使他更加地热衷于自己工作当中,而不会有再多对于养懒汉的抱怨。

所以我觉得,一个愿意“养懒汉”的社会,才是一个最平等包容的社会。

@normanzxy 然而在正常语境里“情商高”应该是指懂得尊重别人,足够扭曲的语境里这个词自然会发生与原意相悖的微妙变化。

情商这个概念的扭曲在于,按理说,只要足够尊重人,就算拙嘴笨舌,也不能算是没情商;然而在现实中,所谓情商高,通常指的是“能够灵活应对不尊重人的场景”。也就是说,你得打心底里觉得不尊重人不算啥事,才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此番跟中国密接后,我发现,跟三年前比,现在人们随口就是一个脊背发凉的恐怖故事。

快车司机:“封城的时候我去接了一个女孩子。整整三天没吃饭。”

在大巴车上,司机“你认识小区的xxx吗?他啊,封城期间夫妻拌嘴,想不开在家里上吊了。”

跟朋友们一起吃早餐,朋友随口问老板“你们家可爱的小猫呢?”老板:“哦哟,它误吃了对面羊肉店的东西,被踩死了。就埋在前面那个树下。”

当今10后们有无数个梓涵,紫萱,欣怡,子墨,说明他们的父母是被琼瑶式取名美学统治的的一代。对比60后们的国强,建华,红兵,这背后似乎说明了很多好玩的事:

1. 文字的确可以唤醒脑海中美好意向。当看到“雨馨”的时候,一下子就有我见犹怜的感觉。
2. 琼瑶式的浪漫爱,也是一种席卷当年中国社会的“解放”。虽然润物细无声,但力度不亚于建国和援朝。
3. 当代女性有了更多给孩子,按照自己喜好来命名的权力。我猜,给孩子取名叫建军的人,大概率不是孩子妈。但叫诗涵的,应该是。

衹要大多數人還有飯吃,就不要指望人類集體覺醒。而且這種沒吃的了才醒的覺醒,充其量衹能叫狗急跳牆。真正的覺醒,是豐衣足食時便有的良知。沒有良知,衹是單純因為自己的眼前利益遭受巨大損害而發出所謂的反抗,衹能叫恢復了動物的本能,談何覺醒?這種人,衹要給他點好處,立馬就俯首帖耳,恢復他那個死奴才樣了。如果人類當中有1/10的人有良知,那麼人間就不是現在這个樣子了。大部分人,其實都是不如動物的人形生物。還是那句話,眾生易渡人難渡,宁渡眾生不渡人。我現在沒法對人類升起希望。因為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墮落史。美好的東西往往被摧毁殆盡,留下的大多都是那些野蠻的、暴力的、低劣的、蠅營狗苟的玩意儿。正義從來沒有戰勝過邪惡,文明也從來沒有戰勝過野蠻,而是恰恰相反。否則的話,人間就不叫人間,而叫天堂了。衹要人類還被武力統治一天,就羞有文明可談。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