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港澳都已远不如过去自由,但香港人/澳门人享受的“特权”还是远非内地人能够比拟的。一个香港社运人士(尤其是出了名的那部分)牵头进行街头活动/在媒体前发表暴论的代价,是远远低于一个内地生在本地参与集会、或随便在公开平台说几句大实话的。你的偏激言行不是原罪,你的猪肝色护照才是原罪——这也是为什么我身边数位“有故事”的内地青年明明可以联系本地独立媒体把自身经历公开,却始终不敢施行的原因。“他们”找上你太容易了,大家都是交着比本地生高得多的学费来港澳读书的,甚至还想拿身份,没有谁敢冒被注销学籍和遣返回内地的风险。
于是我们这些人当然会想:港澳还是离得太近了,等哪天我出国,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就能够畅所欲言了。一定程度内确实如此,你本人不再能被找麻烦;但你若有更大的野心扩宽影响力的边界,也总有一天会感受到故国远远地牵制着你的红线。这么说吧,只要你还有一个在乎的家人在国内,你逃到天涯海角,都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言论自由”。
@normanzxy 老共也是有他们的资本红手套的,套不死人。
别一说到资本就一定联想到西方国家法制健全的资本家。
简中的资本家都是官方背景的红手套🧤,专业洗钱一百年,诚不我欺。
“马克思+秦始皇”这个说法,有人说是对马克思的污辱。冤枉肯定是有一点的,但是这么说也不全错。因为在经济领域谈“剥削”,就是秦制在现代意义上的所谓“合法性”的总根源。不把这个事情讲清楚,秦制的魂器就还在,总能找到办法复活。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马斯克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剥削来自于权力而非资本。再接一句吴思的话会更透彻:除了“合法伤害权”(这是公权力的本质),任何胁迫都不足以成为真正的胁迫——你觉得马斯克太嚣张?行啊你也搞个公司跟他对着干呗。只要你搞公司的时候没人拦着你,他再嚣张也是有限度的。最不济,太过分的地方还有法律管着呢,你找你家民意代表去呗。以上这个思路本应是常识,但是一旦把资本污名化,常识也就被污染了。以“资本原罪”为逻辑起点,能推导出一切荒谬的结论,而且你要跟这些人讲道理,就会现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因为道理的源头就不对劲。比如说,简中居然有人认为,给民众发福利就是“给资本家洗钱”。这么扯淡的逻辑是怎么来的呢?我推测大概是这样:1、给民众发钱,他们就会到市场上买自己想要的东西;2、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让资本家赚钱;3、所以发福利就是洗钱。然而真实的逻辑这样的:1、民众在用钱上最有效率+民营公司在提供社会服务上最有效率;2、(民选)政府在借钱上最有信用(货币的本质是债务/信用);3、政府发债(信用扩张),无论由此产生的流动性是流向私营企业还是居民个人,都是最高效的选择。稍有现代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后者才是最好的安排,但是简中逻辑只能接受前者,就是因为资本被污名化了。就此而言,说“马克思可以推导出秦始皇”有点过分,但是说一句“马克思蕴含着可以复活秦始皇的现代方法论”,大致是不错的。
根据我高中时对“时政相关语文作文”的记忆,同学们中其实倒也没几个真心喜欢写那些歌功颂德、肉麻透顶的内容,大家都只是为了得分罢了。但大部分人也没有对此表现得反感,大多在一种习以为常的状态中,表现上是麻木、甚至轻佻的——甚至有几个会就此类“爱国”题材嘻嘻哈哈的开玩笑。我揣测,ta们的心态大致是:哎呀,我爸我妈真是虚荣爱面子呀,我是被迫这么肉麻地夸他们的,好无奈呢。
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们被关在外部信息真空的塑料盒中,那些真实的历史,ta们是无从了解的,未想过所谓的掌控与奴役,只会把此类要求看作“家中长辈般的虚荣”。只有真实、详细的叙事能激发年轻人内心对“公正”的敏感和对“强权”的厌恶——甚至无需过多的解释。但应试教育里每日辛苦做题的孩子大多无暇也无意去寻觅这些,ta们只想考上好大学,有好的收入,然后过上幸福生活。就算你在恳谈中告诉ta某些真相让ta对比判断,ta也会因觉得迷茫无措而逃避选择;ta甚至会反感此类“脱离常识且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交流——因为人潜意识里是不会喜欢任何“让自己显得愚蠢”的对话的。于是ta们就这样不加矫正的成长起来,直至儿时被灌输的认知随着岁月凝固成自尊的一部分、不再能被影响和更改。
一个新角度:洗脑的关键,并不是灌输错误信息和思维方式,而是降低你对真理和公义的敏感度,也就是变得更加犬儒。就此而言,不管你对宣传的那套东西信还是不信(甚至内心极度反感都没关系),只要你保持沉默且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表演,就足以达成洗脑的效果。就好比你参加了一个正能量教育活动,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然后在网上拼凑了一段心得交差了事并且暗骂了无数句傻逼。你以为你赢了吗?不,在这个过程中,你正在逐渐变成了一个更加麻木和轻佻的人。反过来说,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们明知很多人并不真信,但却仍然不遗余力地打击敢于公开这么说的人。信与不信并没有根本区别,说与不说才是根本的区别。你不说,洗脑就有效,他们就赢;你说,洗脑就无效,他们就输,这是生死之别。
@pansexual 為什麼加個女,天才還有性別嗎?
@domao 在哪儿還能看到笑蜀說話啊,天呐,自從他被封,好多年沒見過了。
去年生日,翘楚的母亲给她写的信里说到:“因为翘楚性格中的善良、正直和纯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使她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让爸爸妈妈心疼不已。”
作为人大高材生,约克大学硕士,曾在清华大学担任研究助理,被认为“钱途无量”的 #李翘楚 却选择投入社会活动,为劳工争取权益,为女性争取平权,如今因为追求公义更是身陷囹圄。中国应立即释放李翘楚!
乡村并不是诗酒田园,而是人心最为阴暗凶狠龌龊的地方。回想自己的童年,之所以大部分充满快乐,是因为父母替自己抵挡了那些风雨和暗箭。当我自己回到家乡,真正面对那些生物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曾经为此承受了多少苦难,从小只是见到父母每每为此受气——那些个鬼总是在暗地里算计谋害我们,但是因为我没有亲自面对它们,加上还是小孩子,所以感受没那么深刻。在一个几乎人人都是恨人有笑人无的社群里,如果你仅仅因为自己的勤劳和聪慧比别人稍微强那么一点点,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大家的眼中钉,个个都巴不得你倒霉。这就是我的父母曾经所承受的。而如果一个人是他们眼中的异类,不,是失败者(如果你没有结婚的话),而且也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的话,那便只要长着两条腿的都觉得自己可以堂而皇之踩在你头上,他们的算盘是这样的:你就算不跟任何人打交道,也与别人没有任何的是非纠葛,大家伙都一天到晚对你指点个不停呢。所以就算我踩死你,你也最好别吱声,否则,吐沫星子喷死你。即便我喝了你的血,啃了你的骨头,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反正大家伙都会向着我,跟着一起踩你的,谁不想有机会踩在别人头上呢。我们这么多人整你一个人还不是易如反掌。嘿嘿。好在这些人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他们要拉什么屎。所以我不会在意他们是否会把舌头嚼烂,牙齿嚼光,只要他们有这个功夫。至于那些想谋害我的生物,谋害得了我,也算是它们的本事。总之,任何想要踩在我头上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Isha瑜伽|萨古鲁:什么年龄适合开始谈恋爱?|《青年与真理》|Isha by Sadhguru-哔哩哔哩】 https://b23.tv/4vXU8YO
网友评论:男女朋友 这个名词是一种强调性别差异与性关系的词语。
本来的,我们所有人在孩童时期是不存在以性建立的朋友关系的,因为我们更看重对方这个完整的人。
在有性介入后,全世界的人都普遍认为身体关系是重于精神和完整一个人的一种特异关系,于此逐渐发展出了性别对立与性别歧视,以及建立在性别对立之上的爱情观。
实际上,在各种避孕及安全措施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身体关系应该也是在真正朋友关系之下的,也就是说性并不是界定爱或不爱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该称呼真正的另一半为爱人,而不是,是否发生过性关系或是否是异性——男女朋友。
@Jiaoshuji 我觉得这就是爱的奇迹吧。我自己没有这么善良,也没有这么有爱心。这样有爱的人真的好有能量呀。真的是只有佩服了。还有那些收养残疾儿童的人,真就是天使吧。
自性恋。
美如生命。
求人不如求己。
天知道我有多喜欢自己。
不要太认真,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