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垃圾
互相理解的条件有哪些呢?
个人觉得真实的前置信息+同样的推导逻辑
得到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结论。两个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结论,互相理解。
从没有见过人吃人的人觉得人吃人何其荒谬、但从小吃人长大的人觉得这就是一日三餐一样的日常。
例子极端了点,但稍微换一个小例子。日常中常说花粉过敏。但是没有真正过敏或者有具体医疗相关信息的人是不会意识到,常见的花粉过敏源不是地上的花而是树上的花。(风媒而非虫媒)
类似的、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什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什么是健康的亲密关系……什么是propaganda……
可能写下来其实也不需要多大的pdf、但是两个人真正把信息做为自己认为的真实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
有时候也不知道该不该带着明确的善恶评价……因为ta的世界就是这样的、ta周遭的世界就是给ta提供了包裹ta的信息。
当然可以改变而且不管如何、更多的信息总比片面的信息好。
但需要时间。
有些时候感觉把自己的表达记录反而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自己得到的信息、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核心。
也会碰到核心有明确冲撞的时候……“父母亏欠孩子”“孩子亏欠父母”就可以构建两个完完全全不同的世界。实际情况也可以是混沌的、或者有更多的其它选项。
真正的相互理解、真的需要太长的时间和双方的耐心了。
过自己的生活、不互相伤害就很好了。
我爸說他朋友開釣魚場的,每天下午都一堆人來釣魚,自從阿扁突襲查勤之後生意一落千丈😂
@leniquibbler 简中网络上流行过一段话”悲剧有两种终结的方式:一是莎士比亚式, 一是契诃夫式。 莎士比亚悲剧结束时,尽管天空上也许盘旋着某种正义。舞台上却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 与之相反的是契诃夫式的悲剧,结尾时每个人都感到了幻灭,苦涩,心碎,失望,精疲力竭,但是都还活着。“
这段话其实是阿莫司·奥兹用来描述巴以冲突可能的结局的(他说人们要追求的应该是契诃夫式的结局而不是莎士比亚式的结局),我觉得写得很妙,一直想找一下出处。
今天总算搞清楚了:奥兹自己可能太喜欢这个比喻了,在各种场合说过很多次,我能找到的最早的出处是他1992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2/11/17/scholar-speaks-on-palestine-pamos-oz/
以前住hk的时候一个美国朋友找了菲律宾陪酒女当女朋友,她美貌精神,性格也柔和,唯一就是孩子在菲律宾每个月要寄钱。她们陪酒也很易意思,如果遇到男客,会要男客请她喝酒,她酒量真的不一般,一杯酒哗啦就倒下去再要第二杯。如果她喝了400元的酒,等客人走了酒吧会返她200。她工作地点也不定,最后和我朋友搬去一起住在南丫岛上,据说试图想吧女儿从菲律宾接过去,最后不知道怎么样了。她们那些女郎就像我说的,大多早早被家里安排结婚生孩子,这样对菲律宾故国有个牵挂(寄钱),年轻就做陪酒女,年老就做菲佣。色或者劳力,还押着她孩子,都是对女性的剥削。最关键是她们的签证永远都是暂时的,菲佣的签证规定了你只能给这一家人做菲佣,甚至无法像国内小保姆那样跳槽选别的人家。三年签证后如果不续,就要回去菲律宾,我不怀疑这些女人到了hk新加坡非常开心,而且得到了她们留在菲律宾无法得到的机会。但要说她们和一般技术移民一样前途在自己手中,只是受到资本市场的剥削我觉得也偏颇。毕竟这两者不矛盾,被剥削的人也可以体感很好,就像当年nike雇佣的童工也觉得这是他们赚钱的机会,非常失望最后不许雇佣他们了
@linzzz 菲佣从来就不能拿香港身份,这也是最大垢弊之一。我hk朋友家菲佣和他们关系很好,最后去加拿大当maid拿了加拿大身份。香港新加坡是不会给他们翻身的可能的。而且不仅仅是市场的剥削,这些菲律宾女性年轻漂亮就被送去hk新加坡当陪酒女,年纪大就当菲佣,一直往家寄钱,因为一般十几岁就被安排结婚生了孩子,只有那么多年打工就为了寄钱回去养娃和养着无所事事的老公。这不是剥削我也不知道是啥了…
This is sad, but so predictable: Ello launched with a grand vision of being an alternative to profit-driven networks, took VC money, then tried to become a profit-driven network, failed miserably, sold itself and got shut down https://waxy.org/2024/01/the-quiet-death-of-ellos-big-dreams/
@Acer
我转了别人的评论文章:
https://utopia.cool/@mathewi@journa.host/111778314762665312
总的来说就是盈利模式不清晰吧。我中间有印象的就是它开始代售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或以ello主题制作的T-shirt、水杯等周边。但价格贵的离谱,实在是没有想要支持它的动力。
看了那篇关于 Ello 关停的文章。心情有点复杂。
我在大学期间,可能有那么2到3年密集地使用 Ello。
它简化的界面、支持图文混排、发布出去的消息还可以再编辑,都很符合我的使用需要。
最开始 Ello 还只有很少的用户,我把它当记事本一样用,在那里自说自话地发中文post,没有任何 follower。慢慢地它就成了树洞,发一些不适合发在朋友圈的东西,反正英文用户也看不懂我在说啥。
作为一款产品,它的品质是很好的,堪称「小而美」,饭否、里屋跟 ello 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我没有为它付过费,也没有想过它的丰富功能和稳定运行是从何而来。
回顾 Ello 的发展历程,我几乎是在他们转型向艺术家社区的同时就开始淡出 Ello 了。
好在当时它还宣称尊重用户对自己的数据的所有权,允许导出全部数据。所以我把几年的 posts 全都存档了。
没想到它会有一天轰然倒塌,关停得很不体面。
Mastodon 的个人数据导出导入功能也堪称残废。这个世界上连一个好用的自有的社交网络平台都没有。
很多东西,你要是做到90分就成功了。但是做到85分也得死。Ello 在我心里也只有85分。Mastodon 也只有85分。
原来有人喜欢赢了比赛却输了观众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