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田信男《日本料理的社會史——和食與日本文化論》後方知:早在化政時期便有豪飲與狂食的比賽了,後者且分為飯組、果子組、蕎麥組、鰻魚組等等。

Follow

讀坂野潤治《近代日本的國家構想(一八七一~一九三六)》,對日本現代化的複雜肌理略有概念。國家的建立實是雜揉無數嘗試與失敗才能長出一些些的有機物。

"1920 年代的臺灣,隨著政治社會的穩定與思想價值的開明,形成一批擁有初等教育學歷的女學生,甚至是繼續升學的高女世代。高女的教學規劃除基本學科外,另有多元豐富的文化教養課程,陳進便是在此期間得到日本東洋畫家鄉原古統的指導,因此發掘了她的美術天分。最後在恩師鄉原古統極力推薦下,陳進於 1925 年前往日本,進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展開她的畫藝生涯。"

"為何陳進能被稱作「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這個問題或許得從日治時期的女畫家人數討論起。若是從島內最大型的官辦美展──臺、府展入選名單來看,有過約一百名女性入選者;其中,臺籍女畫家僅有二十一名,畢業於臺北第三高女者就過半數。任教於該校的鄉原古統是臺灣現代美術教育的推手之一,對東洋畫的移植和傳承可說是功不可沒,其門下也出了不少優秀的女弟子。"

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

Show thread

"該展覽展出了「台灣首批女大學生」的珍貴照片及歷史資料,史博館指出,台北帝國大學(台大前身)1928年成立,直至1931年才迎來第一位女學生,是就讀文政學部英文學科的日籍女性大森政壽,她的父親是日本總督府的職員。"

"首位就讀台北帝大的台灣女性則是台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的長女杜淑純,她當年從台北第一高女畢業,同樣先前往日本讀書,1942年才返台參加台北帝大插班考試,並錄取文政學部英文學科。"

news.ltn.com.tw/news/life/brea

Show thread

日治時期就有水上飛機專屬的維修廠了欸~

"縣府文化處文資所主任王文章指出,該兩棟水上飛機維修廠,是日軍在台唯一的水上飛機維修基地,南棟跨距20.5公尺、面積約1584平方公尺,北棟跨距18.6公尺、面積約1296平方公尺,現在可說是全台少有的「木構桁架」建築,而為了停放飛機,用木頭就能夠兼顧如此跨距的工法,令人又驚又喜。"

news.ltn.com.tw/news/life/brea

Show thread

找到水上飛機維修廠的日治前世:

"昭和13年(1938年),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在東港街大潭新庄填土整地,建造水上飛機訓練場,成立了東港海軍航空隊,以及負責後勤的東港海軍航空支廠。"

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

Show thread

今生歸大鵬灣風景管理處管:

"日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開始進行東港基地的土地徵收與收購,日昭和14年(1939)大鵬灣基地附近農田已登錄為日本海軍省。而整個基地的工程進行,始自日昭和12年(1937),整個營區是日昭和15年(1940)完成。東港基地大致可分為航空隊及支場兩部分,海軍航空支廠全名為「日本海軍第六十一航空廠東港分遣隊」,其任務為海軍航空隊水上飛機的補給與三級維修。"

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

Show thread

水上飛機在二戰前後曾經是航空主力之一, 包括啟德機場在內:

"啟德機場是一個位於九龍灣用填海所造的飛機場,在一九二0年代後期開始建造,約於一九三0年完成。這時候的啟德機場其實相當簡陋,整片土地只是一大塊半草 半砂石的平地而已。只不過它緊鄰海邊,因此除了降落於陸地的飛機外,也有不少水上飛機來此並且上岸。啟德機場的真正現代化,其實是開始於日本佔領時代。香 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淪陷於日軍之後,日本方面開始加強「啟德飛行場」的防禦工事,並且於一九四三年開啟擴張與改善飛行場設施的工程。"

cwhung.blogspot.com/2011/07/19

Show thread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