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在沖繩作為水果產業開始栽培是始於石垣島。根據石垣市在1958年發行的《市制十周年紀念誌》裡,特別列出了兩位對鳳梨產業有功績的臺灣移民的名字:林發和廖見福。林發(1904-1978年)是位台中出生的實業家,1938年在石垣島成立沖繩首座製作鳳梨罐頭工廠――大同拓殖株式會社,他是經營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
廖見福(1913-1967年)則是出生於現在的彰化縣北斗鎮,在戰後的石垣島重新振興鳳梨栽種事業上,他扮演關鍵角色的人物。其子島田長政(76)是代表石垣島的果農之一,據他表示,父親提供種苗給戰後從沖繩本島或宮古地區來到石垣島開墾的人,希望擴大栽種面積,同時也維持移民的生活穩定。。"
農委會反農業統戰的鳳梨成果:
"自2021年3月中國突然禁止輸入台灣鳳梨,我們隨即啟動拓展多元外銷市場的努力,而日本市場正是台灣鳳梨重要的輸銷對象。去年台灣鳳梨外銷日本總重量達到將近 1.8 萬公噸,占鳳梨總體外銷量的近八成;相較於 2020年銷日的2000多公噸,成長幅度達 8 倍以上。也因為日本市場的開拓,讓前年鳳梨產地價格維持在每公斤22元,比大前年還提高兩元,去年更達每公斤24元,讓鳳梨農民的收入獲得確保。"
順手補中央社整理的近三年中國各種禁台農漁產品事件:
台灣出口到中國最大宗的電子業不在中國這次壁壘清單內是因為會害到中國九成六的出口貿易:
"前年中國出口總額是3.36兆美元,其中工業製成品有3.22兆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其實沒出口什麼別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出口了電子產品。(如果你對2022年的數據很執著的話,2022年中國出口了3.59兆美元。)
台灣去年對中的出口額是2380億美元,出口到中國最大的生意是晶片和電子零組件,邏輯晶片、記憶體、電子零組件各有 1211億美元、456億美元、98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如果要制裁台灣電子產品,他是用 1700億美元去懲罰他的3.22兆美元,要不要這樣做,我想這取決於習近平的心理狀態,正常人應該都不會這麼做。"
中國商務部對台灣聚碳酸酯產業發動攻擊:
"涉及公司和保證金比率分別為,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16.9%)、台灣出光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16.9%)、奇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7.0%)、奇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0%)、其他台灣公司(22.4%)。"
看向蚵猴: 重啟服貿?
"「這個品項是ECFA早收清單項目,恐必須注意其他項目會不會也被拿來成為對台經濟脅迫壓力」。顏慧欣說,聚碳酸酯是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等於先前受益產品卻在現在被說有問題,先前還有一例為石斑魚;接下來恐得注意中國會不會再拿ECFA早收清單項目,對台構成經濟脅迫壓力。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對中央社分析,聚碳酸酯為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關稅減讓紅利現已不再,早收清單保護傘無效了;後續可觀察中國會否透過逐漸取消實質紅利方式架空ECFA。"
看到賣到澳洲的鳳梨就想到陳吉仲....
"農委會強調,台灣鳳梨首次成功出口澳洲,為輸澳確立標準通關與商業模式,極具指標性意義。該批鳳梨已在出口前就被預購一空,顯示澳洲消費者滿心期待品嚐台灣金鑽鳳梨的甜蜜好滋味。"
中國堪稱做賊的喊抓賊,而帶頭認定台灣屬外的商務部顯然是反賊~😆 🤣
"中國商務部12日下午在官網發布公告表示,於今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等單位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請求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
商務部指出,申請人提出的申請中涉及2455項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
商務部表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有關規定審查申請人符合資格規定,申請書及相關證據材料符合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所要求的規定,因此決定自2023年4月12日起,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
https://news.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