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發生時,太平洋溫暖的表面水層沿著赤道向南美洲移動,熱風有利蒸發,因此有利雲層形成。在巴西,這通常意味著南部地區降雨較多,而北部和東北部地區降雨較少。

反聖嬰現象剛好相反,信風加強,赤道太平洋表面水層變冷,巴西亞馬遜地區降雨更充沛,河流流量和洪水增加;東北部降雨更多;南部氣溫升高,乾旱發生率更高;東南部和中西部的影響則不可預測。

儘管反聖嬰現象依循某種模式,不等於每次都以相同方式出現,例如前幾年,反聖嬰現象表現得弱,但2020年開始加強,延長大西洋的颶風、南美洲的乾旱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暴雨季節。"

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

"《路透》指出,墨西哥農業部與環境部表示,墨西哥西部太平洋海域水溫上升,迫使魚類遷往溫度較低的水域尋找食物,以獵捕魚類為生的墨西哥沿岸海鳥無法順利覓食,因而死亡,當局提及,除墨西哥外,祕魯、智利也有大規模海鳥死亡。"

news.ltn.com.tw/news/world/bre

Follow

糧食價格受氣候影響甚鉅:

"美聯社報導,聖嬰現象比預期更早出現,帶來的乾旱影響預計衝擊亞洲各地的稻米生產,俄烏戰爭導致的糧食貿易中斷還在持續,聖嬰現象又將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聖嬰現象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會造成赤道東太平洋水域異常增溫。但這個海洋與大氣交互作用的自然現象,碰上人為暖化影響,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極端氣候加劇,進而讓全球糧食減產。"

news.pts.org.tw/article/646661

拜習會談的氣候議題影響全球:

"The United States, the biggest climate polluter in history, and China, the current largest polluter, together account for 38 percent of the world’s greenhouse gases.

美國是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是目前最大的排放國,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計佔到全球的38%。

That means the willingness of the two countries to urgently slash emissions will essentially determine whether nations can limit the average global temperature increase to 1.5 degrees Celsius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這意味著,兩國迅速減排的意願將從根本上決定各國能否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攝氏度的範圍內。"

cn.nytimes.com/usa/20231116/us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