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的觀後推薦燒到,想說來看看新版的《沙丘》跟小時候看的《沙丘魔堡》有什麼差別吧。

然後就陷入要選哪間IMAX戲院的難題。

在這種爆熱的天氣下進場看《沙丘》,好像是從現實被曬進入精神求曬的自虐(?

Show thread

線上看了預告片後,開始怕睡著⋯決定隨便找一間IMAX戲院看就好。

Show thread

重溫《沙丘》最喜歡的一段臺詞時才明白:

沙漠影射的是恐懼,象徵權力的帝國、智慧的姐妹會、財富的哈肯能、榮耀的亞崔迪,都只能互相牽制或一朝覆滅, 唯有走過恐懼,方能出脫荒涼。

這樣就覺得故事很像科幻版耶穌進入沙漠接受試煉, 沙漠變死亡幽谷, 溶入新身分重生的男主角救世主身分就理所當然~

Show thread

無論一九六零年代的石油或一九八零年代的晶片,都跟沙子有意象連結。

這時就覺得財富都乾乾的⋯(?

Show thread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到了2050達成零排碳目標時,在氫和氨的交易都會從現在幾乎是零,上升到佔所有能源交易的1/3。 綠色氫能源的供給會逐漸由成本低、供應量大的國家如智利出口。波斯灣也擁有便宜的太陽能,這些波斯灣產油國有機會從石油轉型為太陽能發電國。

所以如果一個供給充足又多元化的氫、氨交易市場被發展出來,某地方的供應不足就能靠另外一個地方的多餘的量加以補足。如此一來主要氫氨生產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便不會那麼高。但短期內到可見的中期,低碳燃料的生產和交易過程會產生很多緊張和地緣政治風險,類似十多年前液化石油氣市場中所見的情況。一開始這些低碳燃料的供應會由一小群國家所宰制,所以若是只由一兩個國家供應這兩種元素,那麼能源供應上的安全風險就很大。

但在綠色的氫或是氮變成主流之前,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預估,沒那麼環保的藍色氫比較可能佔優勢。但藍色的氫是從利用碳捕捉技術的天然氣生產出來的以求減少碳排放,所以擁有廉價煤氣和儲存二氧化碳設備的國家如美國和卡達, 便成為藍色氫和氨的出口大國。另外一些國家缺乏天然氣但有能力大量儲存二氧化碳在地下並從中生產出氫的國家,也能靠大量進口天然氣並把它轉換成氫。那麼這些國家也會變成高度依賴依賴天然氣進口。只是沒有天然氣和地下儲存設備的國家如南韓,就需要進口藍色氫、綠色氫和氨,這些國家要等一個更多元化的氫氨交易市場發展起來才能擺脫能源供應上的風險。"

vocus.cc/article/61bba841fd897

Show thread
Follow

用氫氣取代火力發電的減碳效果會更明顯吧?

"談及中研院和台電合作,蔡總統說明,在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並在今年9月發出「去碳燃氫」的第一度電,這是台灣推動氫氣發電,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里程碑。"

"台電指出,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下,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000噸碳排放量,未來更將視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氫比例,進而推展至國內其餘電廠機組。"

cna.com.tw/news/afe/2023111401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