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Z紀錄串:今天首次貼海飛行的共機擾台。
「即使共機高度只有30公尺,仍遭我空軍發現,並執行廣播驅離。西南空域說,這展現我空軍雷達幾乎無死角,但相對地也有可能是共機用無人機侵擾,試圖找出我空軍雷達死角。」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426/YC5LVBHZBFD5JPGSNV7DHGFT6Q/
軍機騷擾航空識別區的壓迫意圖。
「從2012-2013對於黃岩島與2012之後對釣魚台的作為,可以發現中國往往是以較低強度的軍事威脅,透過中國龐大的物資力量將對手累垮,迫使其逐步退讓,起碼使對手無法掌控全局(如對日本在釣魚台議題),或到最後全盤皆輸而黯然退出(例如對菲律賓在黃岩島)。
中國從2016年以機、艦繞台/擾台逐步拉高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在台灣必須承受第一擊以握有道德制高點的考量下,只要中國不先開火,台灣反而要承受更多壓力。分隔台灣本島與東沙的西南空域,現在已經變成中國常態的軍機訓練區。如果中國採取類似黃岩島作為,以對內侵蝕與對外擴充的方式逐步拉大訓練空域,中方優勢就會更為凸顯。
屆時台灣面對的可能是中方以低於軍事戰爭動員的方式步步進逼,以大象走路的方式壓縮台灣的迴旋空間,直到無路可退為止。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低於戰爭狀態,每一步都賭台灣不敢有激烈反應(因怕導致擦槍走火),但是依然達到效果,或是為之後的戰爭塑造更簡易的環境與更大優勢。」
這套戰機搭配遠干與反潛機的戰術組合看來是熟練常規化了~
"「殲轟-7」型軍機不是第一次侵擾台海,在今年2月19日9架共機擾台事件中,就有4架「殲轟-7」型軍機在內,昨天的共機侵擾台海,2架「殲轟-7」進入我西南空域時,一度「切」到台灣海峽中線最南端,並循類似路徑返航。"
“根據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專區呈現資訊,這是中國軍機繼今年6月4日以來,相隔9天後再度接近我外圍空域。”
"根據廣播記錄,中共軍機從上午5時48分起共15次進入我ADIZ(西南空域),我空軍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但9時20分時,內容除了樣板的「中華民國空軍廣播,位於台灣西南空域高度5900公尺的中共軍機注意!你已進入我空域,影響我飛航安全,立即迴轉脫離!」還加上一段「如肇生任何事端,一切後果自負!」"
美日在沖繩海域聯合演習可能也是PLA特別嗡嗡嗡的原因之一。
“美軍兩棲戰備群先是在6月12日與「下北號」一同進行跨甲板飛機起降行動,並在6月13日進行分區協調作戰演練。在演練期間,來自「紐澳良號」的一艘氣墊登陸艇轉移至「下北號」塢艙後再行返回,而「下北號」也派出一艘氣墊登陸艇停留在「日耳曼城號」的塢艙中。「日耳曼城號」指揮官格林菲爾德(Cullen Greenfield)表示,和「下北號」及日方氣墊船合作是此次聯合演習的完美展現。
依照日本離島防衛作戰規畫,「下北號」計畫在離島防衛作戰中運送陸上自衛隊的「水陸機動團」隊員,以及兩棲裝甲車「AAV-7」。針對此次演練的活動海域,美國第七艦隊新聞稿中載明為菲律賓海,日本海上自衛隊新聞稿則進一步縮小範圍,表示兩國訓練海域位於沖繩縣東方海域。”
下北號與美利堅號在北邊演習,雷根號在南邊演習,被夾在中間的PLA也只能找台灣出氣了(笑
“美國海軍15日聲明,「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航空母艦打擊群已進入南海,執行海上安全任務,包括定翼和旋翼機飛行任務、海上打擊演習,以及地面和空中單位之間的協同戰術訓練,並強調雷根號在南海的操練活動,屬於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常態活動的一部分。此舉勢必再次激怒中國。隨同雷根號參加演練的艦艇,還包括「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飛彈巡洋艦「希羅號」(USS Shiloh),和「伯克級」(Arleigh Burke-class)飛彈驅逐艦「海爾賽號」(USS Halsey)。”
宮古海峽佈防戒備越來越明顯~
「《Forbes》分析,若日本參與台海戰事,宮古海峽將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水域之一,日本已經在宮古海峽附近的島嶼部署了新雷達與反艦飛彈,也正在添購F-35B戰鬥機,規劃從這些島嶼起飛,日本海軍也將除了加強捍衛該水域外,潛水艇也可能在此等候中國戰艦,巡邏的日本戰鬥部隊群也將在日本新航艦的保護下,加入反艦與地對空飛彈協防。」
順手補出雲級改裝耐熱甲板變身小航母用:
"日本將F-35B優先部署在九州,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護西南諸島,從防衛省所宣布的消息,未來最少會有20架進駐到新田原基地。同時,可提供飛行員進行機場航艦降落訓練(FCLP)的場地,計畫設在九州南方的馬毛島上,而等同於海軍陸戰隊的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駐地也在九州的長崎縣。
短期來看,九州已成為自衛隊的前進基地,使其能就近掌握西南諸島與東海周邊海域的情況。長期來說,九州將是日本介入台海戰事或南海爭端,甚至進入印度洋,維持日本海上生命線的踏腳石。日本的防衛重心已經因為中國的威脅,逐漸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柏格(David Berger)透露,F-35B戰鬥機將於今年11月登上「出雲號」,他表示:「我們不會進行部署,但實際上我們會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戰鬥機從日本戰艦上起飛。」這種方式可能與目前美軍F-35B戰鬥機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上的部署類似。"
F-35B配置在小型航母的最大優點:
“Armed with short-range anti-ship missiles, the F-35B would be very effective against ‘swarm tactics’ by patrol craft or maritime militia vessels. In an ‘island grab’ scenario, the F-35B would be invaluable in establishing the local air control required for Japan’s new amphibious regiment to retake remote islands.”
配置F-35C的卡爾文森號加上配置F-35B的出雲號,美日讓西太平洋成為F-35系列實戰陣地。
"太平洋艦隊指出,「卡爾文森號」是美國海軍首艘部署F-35C艦載戰鬥機和CMV-22B「魚鷹」艦載運輸機的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此次與日本護衛艦「加賀號」在南海進行聯合演訓,演訓項目包括艦載機、水面艦艇之間的協調戰術演練、海上加油及海上打擊演練,此次也是「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今年第二次在南海部署。"
有林肯號當對比, 卡爾文森顯得很巨大:
"美國太平洋艦隊也在臉書公佈編隊照片,隊伍正中間是「日向號」,左右則為「卡爾文森號」、「林肯號」、兩棲突擊艦「美利堅號」、「艾塞克斯」,打擊群眾船艦則在隊伍最後方。
在艦隊上空,則有美國海軍第9艦載機聯隊(CVW-9)與第2艦載機聯隊(CVW-2)的F/A-18E「超級大黃蜂」戰機、F-35C以及E-2「鷹眼」空中預警機飛越。"
不過再大還是有戰機起降風險:
"美國海軍表示,一架隸屬於第2艦載機聯隊的F-35C戰機24日在進行例行飛行任務時,在卡爾文森號發生「著陸事故」,7名水手因此受傷。受傷水手中有3人被送往馬尼拉一家醫院治療,另外4人則在卡爾文森號上接受治療,"
台海可能出現的準/意外風險:
"以美國上次的戰機迫降為例,故障戰機的僚機當時也一併降落在台灣,如果中國的軍機在請求緊急降落時,伴行的軍機也堅持要進入我方領空,那應該如何處理?特別是伴行的軍機,如果是掛載大量武器的戰機或攜帶巡弋飛彈的轟炸機,數量還不只一架,在台灣的上空飛行,可能會造成民眾恐慌。不只有侵害我方主權的疑慮,也可能成為發動斬首戰的奇兵。即使這不是陰謀,迫降以後的中國軍機也需要檢修,才能飛返中國,上次台灣曾允許美軍的地勤人員前來協助,這次也要同意解放軍的地勤人員入境嗎?這將造成解放軍踏上台灣的既定事實,可能會是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至於最糟的情況,是美中兩國的軍機或船艦,並不是因為意外而求援,而是在彼此監控與對峙下,爆發衝突而受損,要求在台灣緊急迫降或停靠。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英國剛好派出航空母艦艦隊,前往印太地區巡弋,在途經地中海時,由衛士號驅逐艦(HMS Defender)率領一個分遣艦隊進入黑海,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宣示北約不承認俄羅斯在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所劃設的領海範圍。已在積極備戰的俄羅斯採取非常激烈的行動,驅離衛士號,雙方艦艇差點互相衝撞,俄羅斯戰機更在衛士號的航線上投彈,逼使衛士號改變航向。而這很有可能在菲律賓海重演,台灣要如何處理,才不會捲入其中,考驗政府的智慧。"
美國行政系統也來坐鎮: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態度已經在北京的緊盯之下,美國在台協會(AIT)14日發新聞稿表示,美國政府遵循先例,在台灣總統選舉後邀請前資深官員以私人身分造訪台灣,前副國務卿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在14日已經抵達台北,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隨行。據悉他們15日將會見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時,也會見到賴清德。北京肯定會密切檢視這一進程,台美雙方肯定也會對外低調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