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种观点:

"所谓一出国就爱国"主要是阶层滑落造成的失落感受,其他意识形态话语都是用来合理化这种由于阶层滑落造成的心理感受。

出国人群大多数中产阶级,在国内的环境可以生活的舒适,基本衣食无忧,也不需要从事低技能性工作或体力劳动,拥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以及可预期的未来上升渠道。

而中产一出国,尤其是去了西方的发达国家以后,大多数人立刻跌落进无产者的行列,在当地社会孤立无缘,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由于语言文化法律问题,无法从事相对需要高等技能的工作,很多只能要进入低技能行业接受无产阶级再教育,颇有上山下乡的精神体验之神韵。

阶层滑落带来的主观失落感投射到了对当地社会之上,自然地怀念起往日的美好时光,人们以为自己爱的是自己的祖国,其实只是怀念自己的阶级地位罢了。

作为一个对比,如果关注一下因偷渡或劳务输出而去西方国家的中国人,你会发现一出国就爱国的价值观是不存在的。这些人在国内处于社会底层,即便到了海外社会地位没有提高,得到的经济回报相应地提升,自然会让他们对西方社会更有好感,同样的,他们就会用西方价值观合理化自我的感受,充当起反华的急先锋。海外的反华势力,恨国党很多人都是有这种背景的(可以去看一下游土鳖上反华,大多如此)。

所以"出国就爱国"这个只能算是小布尔乔亚们的话语和叙事罢了。

我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的全部内容,但是我的确怀疑,造成某些移民感到巨大心理落差的,究竟是"无处不在的隐性歧视",还是由于阶层滑落造成的失落感,而"被歧视感"是不是只是一种阶层失落感的投射。我也很好奇,假如那些以体力劳动为生的中国人移民海外,他们对移民生活的评价是否会和留学生的评价一模一样。

Follow

前面几段是引用,最后一段是我自己的评价。

写这篇回答的很明显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毛左,而且显然对毛时代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我赞同他的主要地方在于,我同样认为阶级是决定一个人在当今的世界上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我并不认为共产主义能够解决阶级问题或者实现平等。假如在一个国家中,财产是公有的,但政治权力却是私有的,那么这个公用制就是假的。专制国家的的国有制无非就是皇帝私有制而已。另外我不认为上山下乡是什么无产阶级再教育的体现,之所以搞上山下乡,是因为毛泽东无法解决文革期间城市就业问题,想逃避责任。这不能体现权利目前的人人平等,而只能体现权力目前的人人自危。如果真的要实现人人平等,那毛泽东这类人就先应该第一个被送进农村。

之所以补充这些,是因为我在复制的时候少加了一个引号,而我不希望引起人的误解。此外,选择移民的人到底会不会受到歧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日裔在二战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要在两者之间的最坏情况中做出选择,那么他应该问自己,他是想经历饥荒和文革,还是想接受战争期间的歧视,个人的选择也许各不相同,但我会选择后者。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