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我自己就是在没有补课,没有网游,没有抖音的环境下长大的,同时也不需要照顾弟弟妹妹。这意味着我的童年暗淡无光,无事可做吗?好像也并不是这样的,我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和朋友们一起打牌、下棋,遛冰,打球,登山,捉虫,在城市中探索,用打火机把塑料瓶子、小树枝,报纸等杂物放在一起点燃,在夜晚中凝视着变化莫测的火苗无规律地跃动。没错,有时我会感到很无聊,只是静静地望着天空发呆,但我的确拥有着属于一个孩子的最纯真,最简单的快乐,而且,与现在相比,当时的我能够更纯粹地感受生活,感受着我所生活的世界。我接触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和物,而不是一块显示屏。就连无聊本身,其实也是完整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人其实是需要不时地从外界的各种刺激中摆脱出来,不受干扰地感知这个世界的。而且,恰如正是因为悲伤和痛苦的存在,欢喜与快乐才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各种短暂而强烈的刺激中,他的感官终究会钝化,变得麻木和呆滞,以至于那些本来会使一个人心驰神往的事物,现在竟无法在他心中激起半点波澜。麻木、厌倦、缺乏感情,这些特点本来是属于那生活单调成年人的,但是现在却趋向于却成为孩子的特征,在互联网上,儿童与成人的界线是模糊的。总体而言,我认为一个没有补课、网游、抖音的童年,要比一个充斥着补课、网游、抖音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使人快乐,更有助于儿童的自然发展。填充一个人生活的,不应该是那些利用人性弱点投其所好的感官刺激与不得不完成的繁重单调的作业,而应该是家人朋友们的陪伴,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以及书籍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