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ithub.com/HW-whistleblower/True-Story-of-Pangu/blob/main/README.md
> 我们这帮人是真的在为打磨国产算力底座燃烧自己的青春啊……客居他乡,我们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假期,放弃了健康,放弃了娱乐,抛头颅洒热血,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寥寥数笔不足以概括其万一。在各种动员大会上,当时口号中喊出的盘古必胜,华为必胜,我们心里是真的深深被感动。
我愿称之为 刘慈欣式荒谬 make 无意义的苦难 great again
有人在 GitHub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华为喜欢用军事名词,什么四野)
盘古之殇:华为诺亚盘古大模型研发历程的心酸与黑暗
这些天发生关于质疑盘古大模型抄袭千问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作为一个盘古团队的成员,我最近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盘古的品牌受到如此大的影响,一方面,我自私的为我的职业发展担忧,也为自己过去的努力工作感到不值。另一方面,由于有人开始揭露这些事情我内心又感到大快人心。在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对内部某些人一次次靠着造假而又获得了无数利益的行为咬牙切齿而又无能为力。这种压抑和羞辱也逐渐消磨了我对华为的感情,让我在这里的时日逐渐浑浑噩噩,迷茫无措,时常怀疑自己的人生和自我价值。
https://github.com/HW-whistleblower/True-Story-of-Pangu/blob/main/README.md
所以确实已经到了,连夸外国两句,借鉴外界情况,也是 “意识形态错误” 的状况了。
RT:
https://theinitium.com/zh-hans/article/20250707-mainland-surviving-college-whistletrap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原教师虞乐仲曾公开发文指出,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的一次论文答辩中,他指导的七名学生均因意识形态问题被要求重写论文,进行二次答辩。例如,对主题为《印度教葬礼对贵州乡村殡葬改革的启示》,否决理由是:这明显是对本民族的文化不够自信,有意识形态问题;一篇论文借助美国辛普森案思考、启发法治观念相对落后的贵州农村学生去思考程序正义,被否决的理由是:这明显是在抬高美国,贬低贵州,有意识形态错误;另一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为印度教报业轮回思想对中国人财富观的启示,否决理由则是:业报轮回思想是唯心主义,不能宣扬封建迷信,另外,说中国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是在贬低中国人,有意识形态错误。
胡锡进的这两个“我们”,是那个苏联笑话的简中经典翻版。中美关系再差,对体制内那些“我们”也不会有什么直接影响——真有影响他们也会闹的,比如限制党员入美签证,外交部不就严正抗议了吗?除此之外,说“能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也就这么多了”确实是对的。不过很明显,高善文2018年说,如果中美关系搞坏了年轻人就只能洗洗睡,针对的是另外一批“我们”。对这批“我们”来说,只要上面还在坚持战略“定力”,前途就是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当胡锡进说“只要我们自己努力”时,他指的其实是“只要你们努力”,努力做什么呢?做圣上的赛博灰牲口——在与国际产业金融链和创业环境脱钩的情况下手搓新质生产力,大体维持一个不被卡脖子的局面。形象点说,体制外的“我们”在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肉身死扛把寒气挡在外面,让体制内的那些“我们”能够轻松地说一句:暖气停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嘛。
『俄军用含中国零部件的炸弹炸损敖德萨中国领馆』
乌克兰外交部长瑟比加周五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调查人员在无人机残骸中发现了中国制造的零件,这些中国零部件帮助了击中中国驻敖德萨领事馆的袭击。
https://www.dw.com/zh/俄军用含中国零部件的炸弹炸损敖德萨中国领馆/a-73169537?maca=chi-rss-chi-all-1127-xml-atom
以前看《再见列宁》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记得酸黄瓜了。还有全片最后一个镜头是拆列宁雕像,起重机拉着拆掉的列宁雕像挥着手在柏林招摇过市。
又想起这个电影,是因为才知道,原来80年代中国也有一波拆掉毛泽东雕像的风潮。但是,完全不能出现列宁雕像这样的招摇过市。
首先,买毛像本来就不能叫买,得叫“请”,请神的请。那么拆雕像就叫做“送,送主席像”。
然后,不能从容不迫,必须速战速决。不能大张旗鼓,只能偷偷摸摸。
要么是在半夜里偷偷用炸药炸掉,要么深夜里先在周围用网挡好,拆下雕像再去深山里填埋销毁。
对不起,我以前真没觉得《再见列宁》有多特别,现在才知道原来老中连雕像都拆得不如人家。
#nobot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o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