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等到三十岁时再回看二十岁的这些烦恼 可以有一种哑然失笑的感觉 就像二十岁时回看十岁的我自己的烦恼 有一点好笑 有一点心疼 有一点体谅 有一点觉得真没什么大不了 但我又同时觉得十岁的我其实并不是我 只是另外一个我很熟识的小朋友 有一天她出门去玩 玩了很久很久 玩到天黑 玩到所有的朋友都离开了 她一个人也玩得兴致勃勃 不亦乐乎 她那么会玩又那么想玩 于是她跟我商量说 我不想回家了 你替我回去吧 我想永远在这里玩 我说好吧 总得有人回家 于是我回了家 回家的已经是我了 去考试 去比赛 去为了升学求神拜佛的是我 磕磕绊绊毕业的是我 谈了失败恋爱的是我 患慢性病的是我 在会议室里被上司骂哭的是我 在黑夜里总是难以入睡的是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真的成为我了 好难过
因为还年轻,所以对“落后于社会”“赶不上潮流”无动于衷,甚至引以为荣,冷眼旁观人潮涌动,自己安全悠闲,毫不惊慌,以为自己已经到了泰然自若的境地,实则只是一种不曾感知他人境况的傲慢。年轻人总是被偏爱的,年轻本身就是来自时间的偏爱,新生总是时代的核心,总是一出生就站在了舞台中央,乘着历史的方向。但等时间有了新的偏爱,我们的舞台灯光渐暗,我们自己也变得笨拙昏沉,那些曾经无所谓的脱节终于也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噩梦。虽然现在我还算年轻人,但偶尔也会感受到一种来自时间的挤压,好像一种无休无止地催眠,它使用一种我偶尔听不懂的语言,谈论我偶尔不理解的事物。我明白,当有一天我完全听不懂、不理解的时候,世界向我照来的光终于彻底消逝在我肩上。每次听长辈说起一些因为“跟不上”而闹出的辛酸笑话,我还不能完全体会那种在日常生活里如临大敌的惊惶与“给别人添了麻烦”愧怍,只是在心里泛起无限悲哀。世界的光啊,疾速照耀年轻人的时候,也慢一点从其他人身上褪去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