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交流的感想:
从小和几个姐妹一起长大,一直都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共享了很多经历。但当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我们的记忆却毫不相干,经常a记得的事b不记得,b记得的事c脑海里空空荡荡。
之前我对这件事没太在意,但最近发现这是和我们对自己人生的叙事模式有关的。
像我的一个朋友,她对于她童年的叙事模式是游乐场,于是她记忆中的自己都是开心的,肆意的,鲜活的,她记得很多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快乐的过往,记得自己是如何被爱,记得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是不被爱的,那她虽然经历了同样的事,却因为自己的解读,而忽略这些快乐的往事,遗忘的干干净净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她的记忆中则充满了争执,排挤,冷落和孤独。
我们记忆中的事都是为了佐证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们是可以串起来的,自成体系的,有偏向的,像是自己为自己写的一份传记,代表了我们对自己和对朋友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现实。
虽然一早就知道认知模式相当于在真实世界以外构建了新的世界,但我不知道认知模式可以扭曲变形现实到这种程度。再一次为人类忽略现实,沉醉于自己小世界的能力惊叹。
以及,沟通的必要性。昨天敞开自己和朋友聊天,然后发现形影不离的几个人竟然对共同经历过的事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忆和解读。像是经历了同样一个游戏,我们组队刷了同样的副本,却因为每个人面对了不同的巨兽而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几个人的记忆就像拼图,多个人的记忆碎片拼在一起,才能还原童年的原貌。同样,多人视角的记忆碎片拼在一起,才能还原我们每个人真实的样子。
昨天深刻意识到,我的生命有一部分是存在于我的朋友的记忆中的。是一个和我认识中的自己截然不同的自己,但她真实存在,而且我很喜欢她。不夸张的说,我觉得自己有一部分被填满了。
明早吃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