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ore

太长折叠 碎碎念 

大学时代的所谓三次元社交让我觉得不适的就是在聊天群里反复玩那几个梗,几种句式(举例:膜蛤,你大佬我垃圾不不你才大佬我垃圾)。当事人乐在其中是他们的事,我既然感受不到这种乐趣也就没法深交。
然后我认识了一些微博网友,也就是说觉得可以感受到他们微博世界中的乐趣或“内容”,也许他们也恰巧感受到了我的。但是建立聊天群以后,大家的说话方式又改变了(或者说,更卡通化了),又会建立一些梗和一些句式,有时候是一些网上流行的句式固定下来(举例:XXXX草(双语),nsdd)
反复下去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只是多年交流让你知道这个人不止是这些句式。
想到这些是因为刚才看了一下微信上的网友群,然后把这种感受写了下来。封闭社群也许倾向于建立或重复一些形式上的标的物和归属感象征,好像每一个村里都有土地神及其崇拜一样。但是我想,对我来说,对一个人产生联系的时刻,都是我们抛下这些仪式性的语言,坦诚说话的时刻。
我希望我可以继续尽量坦诚地说话。

最凶险但也最好预防的肺癌——小细胞肺癌——生长迅速、转移较早、预后较差,新药也不多,绝大多数病例是因为吸烟引起的。不接触烟草的话,风险其实很低的。这种肺癌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小。

不过也有2%的患者没有吸烟史,这种可能和空气污染或者吸入氡气有关。

氡气(radon)一种无色无味的存在于土壤和建筑材料里的放射性气体,有很多途径能进入屋子里(图一),长期暴露在氡气下有可能会增加肺癌风险。在美国大家住得离地表近,在那些氡气浓度比较高的地区,要格外注意,如果检测出室内氡气过高,可以安装一套Radon mitigation system.

图二是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网站上的全美氡气浓度图。

vscode 的python扩展更新把之前自带的snippet给移除,我还以为是我的vs坏掉了,差点准备重装了:anenw33:

#三楼小食堂特供

懒汉炖菜
香菇口蘑火腿小虾米炖汤最后加西兰花稀奶油胡椒粉

Help is out there. Ask for it if you need it.

一种可怕的性别叙事:前者因抛弃母职被指道德沦丧,遭受事业上的毁灭打击;后者因不愿抛弃被指心机、绿茶、借胎讹诈。抛弃与否,取决于男性视角的剧情需求,而男性似乎永远可以全身而退。 ​​​

死是什么违禁敏感词吗有必要用s代替 :ablobdundundun: 太阳会燃尽,宇宙会寂灭,谁能逃过一死

但凡公开发表些内容,总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个道理即便我不说,妳也总归会知道。

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要知道:她们喜欢和讨厌的,都不是真实的妳。

老蛋说看到大家在说复制11,我在凌晨四点激动地补完时间线——什么嘛还是只有我一个人在说啊 :dab:

@xihuhanbi 而且貌似是把作品下架?就是刑法还不溯及既往呢。投资方犯了什么罪,买播放权的平台犯了什么罪?凯文斯派西是彻底凉了,难道纸牌屋不准播放?对规则和无辜者的利益完全无视。就这,天朝的文艺水平能高才怪。钱要一次性捞,谁也不知道以后哪一天主演导演出个啥状况。还以为这样就正风气了。屁,换我,忽然出名了,也得拼命捞钱,哪天被锤了,至少钱挣够了。事业?哪有事业?

看到一个帖子说大美人明星生下了不好看的女儿多么可惜。让我为这些孩子感到难过,因为他们会不会从小就在这样的评价中长大,“你妈妈那么美,你却没有遗传她的基因”。评价的人未必是多坏的人,但是总觉得这些话对一个孩子来说挺恶毒的。

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完美受害者作为流泪和寄托想法的理由。

最近看的爱情故事都很莫名其妙,主要是不知道双方的感情是如何产生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双方竟然就已经坠入爱河了。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当然很活泼可爱,但是男主的魅力在哪里?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安娜也很惹人生爱,但是伏伦斯基的魅力又在哪里?我甚至都要怀疑男人创作的时候倾向于认为男人的魅力不证自明了,但是音乐之声的原著竟然是玛利亚本人。我于是又怀疑那个年代的女人还在模仿男人的口吻写作,但是我没看过原作,所以也有可能是男电影导演加入了自己的元素…
但《燃烧女子的肖像》是百合片,导演兼编剧也是女的,里面同样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很迷惑。我认为爱情的产生还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文学作品里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

惊了我今天看到了最简陋的报告幻灯片——是用手写笔在电子笔记本里写和画出来的……

也不失为一种从 LaTeX 中解放生产力的方法——解放回到十八世纪,一切都靠手写和画。也别有一种老派魅力。

#今日的饭
虎鲸改良……虎鲸改糟版自称大阪烧【?
首先,找一只碗,打个鸡蛋,把蛋打散,加入面粉和水,搅成糊(如果你有蔬菜丝现在可以放进糊糊里,适当加点盐鸡精胡椒粉之类调味,没有也不影响
然后找个平底锅,倒油,倒入面糊,摊成饼
等一面熟了,用铲子翻面,在上面涂沙拉酱和照烧酱, 撒上木鱼花,然后随便拿铲子卷一下,盛出来就可以吃了

但是我不想把我的文搬上AO3,因为我觉得很难打tag。说是基于某某剧的某某人物也的确是,但是 imaginary friend 在脑洞里生活了这么久已经很难说和原剧还有多少联系——按照扫文评论家的说法就是套了角色皮大搞OOC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不去写原创放过角色。这种评论还需要别人说吗,我自己就可以说一万遍。

因此虽然没什么人看,但我也享受着没有人看没有人评判的自由舒适与自得其乐……这就是冷圈的魅力吧 :blobcatfishnom:

AO3上还有一篇是橡胶11和橡胶米兰达(修道院工厂领班)的故事,融化的骨肉怎样从剩下的一只眼睛长回去人形的过程写得很细致,非常古怪又不猎奇,因此我喜欢。

archiveofourown.org/works/2056

五個月後終於問世啦~

"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表示,透明口罩的特色是在不織布加上防霧設計的透明視窗,能清楚看見唇部的動作,臉部表情清楚,達到視覺穿透效果,也不會因為口中的水氣而霧化;3D立體造型設計可以完整包覆臉部形狀;無壓力耳帶彈性佳,久戴也能舒適無壓迫感。"

tw.appledaily.com/life/2021012

Show thread
Show more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