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都犬儒化了,對翻譯的確實度不禁抱持懷疑...
"他主要的論點指出,現在的主流菁英是強調自己的努力,認為自己因為努力而成功,這反映在學歷之上,擁有名校學歷的人成為了貴族菁英,同時壟斷了政治、媒體、教育研究經費、社會威望,卻比上一代血統貴族菁英更為傲慢,因為自己的成功可以說是「我努力來的」,同時也可以運用到其他行業和成就中,「努力而來的成功」成為了社會可以接受的共識,但也造就了新的壓迫,這稱之為「才德制」。"
@perfume63 終於有人肯正視這個問題了。shameless的精彩就在於難得有部片子展示出了底層人的絕望感,投機偷摸可以活的好好,靠誠實守信努力工作會被社會和家庭鄙視被生活重擊。
@perfume63 我倒是覺得傳統基督文化在很大範圍都在被邊沿化,年輕人覺得那些觀念過時。“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時代雖然表面質疑和否定傳統文化價值觀,但他們骨子裏依然還是保留了很多傳統品質。現在他們正在老去,而深受平權文化影響的有學歷有知識的精英左派是走的更遠,他們受全球化影響,否定工業時代的很多美德,正直善良客觀公正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了
(對美國還是瞭解太少,勿噴,哈哈
@nil 你這番說得非常精準啊~ ![]()
@perfume63 感謝
像shameless裏那樣黑人,同性戀,女性都有人幫說話,唯獨Frank找不到組織,他不是沒想過做個巡規蹈矩的好人,但像他這樣沒有學歷沒能力的中年男人很容易被一鐵拳給錘到深谷。如果我是他可能也會就地躺倒今朝有酒今朝醉比較輕鬆,否則會被絕望感壓得崩潰掉。
@nil 底層實際上也被這種風氣所影響, 成功神學即是具體呈現美國基督教社群如何逐漸以個人成就取代因信稱義的價值核心.
"過了這戰後的三十年,美國在經濟上逐漸失去其絕對支配的地位。這個國內社會經濟環境的轉變使一些基督徒開始重新思考財富問題在神學上的重要性。由於成功神學傳達的理念是人的信心必定可以為人們帶來心中所想所願的可見事物。因此,成功神學也就搭著這時興起的新興福音運動---五旬節運動(Pentecostal Movement)和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等---的浪潮前行。
這波新的福音運動所訴求的對象是各種不同的社會階級。持此觀點的教會領導階層歡迎窮人來到教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領導階層都是以經濟和教育條件較好的中產階級為主。他們所宣揚的神學理念強調高度個人主義的形式,並將個人和耶穌的關係轉換成著重於個人敬虔、個人感受、個人健康與個人財富。"
http://www.pct.org.tw/article_apoc.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5072200017&strDes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