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厦大演讲发言稿全文
自由亚洲|韩寒厦大演讲抨击审查制度 发布时间:2010年2月2日
大家好。第二次来到厦门,然后这里的空气很好,难怪大家都喜欢散步。
刚才我听邓老师说了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东西,然后我想到了两句话,是之前看到的,那是别人说的不是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第二句话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就是要保护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不受到政府的迫害。”
然后今天我也准备了一些说的内容,我带了一个稿纸。这是为了约束我自己,免得到时候大家受到什么迫害,我怕我满嘴跑火车。
开始了。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大家知道中国为什么一直成不了一个文化大国吗?因为在我们大部分的讲话的时候,“各位领导”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各位领导都是没有文化的。不光光是这样,他们还是惧怕文化的、是审查文化的,但是呢他们能能够控制文化。所以说这个国家怎么能够成为文化大国呢?各位领导你们说呢?
其实中国是有成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潜力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要主编一本杂志到现在都没有出版。然后呢宪法上有规定,每个公民都拥有出版的自由。但是呢我们的王法又有规定,就是呢领导有不让你出版的自由。这个杂志在很多地方在审查上遇到了一些问题:里面有一幅漫画,漫画里是张图,主人公是个男的,他没有穿衣服——当然这是不可以的嘛,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我们不能露出那个阴部在公开的杂志上——但这个我认可,我觉得没有问题。所以我特地把那个杂志特别大的一个logo把它放在不合法的那个部位。突然之间就是出版社和审查人员告诉我们这个不可以,你把这个人的中间这个地方挡住了,这个是在暗喻“党中央”。我的反应和大家一样——我被雷到了。我当时脑子里就在想,朋友,把你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力放在文艺创作上而不是文艺审查上那该有多好。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大家都是很有想象力的。当然想多事情我们只能想,我们不能去做、不能写,甚至很多场合不能说。我们的限制太多了,这是一个限制级的国家。在限制级的国家里怎么可能产生非常丰富的文化呢?我已经算是一个自我限制很少的同志了,但是在我落笔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这个警察不能写、领导不能写、政策不能写、制度不能写、司法不能写、很多历史不能写、西藏不能写、新疆不能写、集会不能写、流行不能写、黄色不能写、封杀不能写、艺术不能写——而高雅我又写不出。我真的写不出那么高雅的东西,我又不是余秋雨。
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尺度已经比较大了。很多写剧本的朋友,我知道一些写剧本的朋友,像类似宁财神啊写一些话剧,还有一些电影剧本电视剧(的作者),他们非常地痛苦。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我一直在想,如何成为一个文化大国?除非全世界只剩下中国、朝鲜还有阿富汗。朝鲜是文化禁地,大家都知道;阿富汗是因为国内的形势还搞不清楚,他们还顾不上文化。但纵然这样,他们都已经有作家写出了《追风筝的人》,当然比较遗憾的是这也不是在阿富汗出版的。我想一旦阿富汗搞清楚了也不是没有可能超过中国。
我们所谓的在国际交流上不能再拿那些四大名著和和孔孟之道,我们知道的,这个就像相亲的时候女方问你有没有钱,你说我的祖宗十八辈很有钱。没用的。这个悲剧的造成和大家没有任何的关系。虽然说通往朝鲜的道路是由每一个沉默的人铺就的。但是一方面我们当然要比朝鲜强很很多,因为大家知道朝鲜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一方面呢我相信在座的大家,其实很多人并不沉默——大家只是被和谐了而已。在中国的扫黄史上,可能很多同学——我想大家都知道——毕竟是大学生了——虽然现在的教材上已经没有这些内容了,就是邓丽君和刘文正都是黄色、下流、淫秽的。但是因为听的人多了,他们就变成了黄色、下流,他们就不淫秽了。但是呢到最后全国人民都在听,所以他们就即不黄色,也不下流了。如果我们都能够来反对文化的审查,让我们的屏蔽词里除了反人类的词外不再有其他的词汇,那我们才有可能去创造出一个文化的大国。哪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我的名字都会进入这个屏蔽词库,但是我相信一个屏蔽词库是有它的最大的载重量的——每一个新增加的词汇都是在加速他的灭亡。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新闻媒体的从业者、我们的学生老师、每一个文化的从业者、爱好者,包括每一个版主啊,可以努力让我们的屏蔽和审查越来越少。我们的领导们 ——注意这个领导和大家是分开的——我们的领导们、我们的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自信让文化更加地开放。我知道我们的领导很喜欢向国外输出我们的文化,觉得这个是一个强国的象征,但是你现有的文化我觉得实在是输不出去的。我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每一个作者,每一个从业人员,他们在时刻进行着自我的审查。在这样的一个创作环境下,我觉得怎么能产生像样的作品呢?在全世界范围内,你把所有的作品阉割得像新闻联播一样给外国人看,企图输出中国的文化,你当外国人是外星人啊?我觉得中国是不是真正地在经济上崛起了这个要等我们的房地产业崩盘了以后再谈,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真正地崛起了那它真是一定是个强国,而且我想应该永远不会有崩盘的危险。
最后说回到我们的屏蔽词库——一个屏蔽词库里面的词越是多,这个国家的文化可能就会越是弱。但我们的政府会给你很多的解释,他们会告诉你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是为了社会的稳定。文化是自由的,所以他们有权屏蔽任何危害青少年、破坏社会稳定的资讯和文化。但是如果你认同了,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在控诉你的遭遇的时候,他们会将你屏蔽,罪名是破坏社会的稳定。到最后凡是不利于统治阶层的,不利于他们获得利益的言论都是破坏社会的稳定,都是危害青少年。如果我们当时容忍了绿坝花季护航,很快我们就会看到绿坝花甲护航。到那时我们就不光光是看到文化的濒死了。所以同学们,我们不能让这一天的到来。否则在以后,在若干年的以后,在你的孙子的通过卫星接收到的电子课本的历史书上,我们都会是笑料。
文中作者的總結很好,兩者都是我喜歡的語言:
总结
Go 是一种简单、小巧、令人愉悦的语言。它也有一些犄角旮旯,但绝大部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学习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规避了其他语言中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的特性。
Go 也是一种与 Rust 截然不同的语言。虽然两者都可以笼统地描述为「系统语言」或「C 语言的替代品」,但它们的设计目标、应用领域、语言风格和优先级不尽相同。垃圾收集确实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差异:使用 GC 使得 Go 变得更简单、更小,也更容易理解。而不使用 GC 使 Rust 奇快无比(特别是在您需要保证延迟,而不仅仅是高吞吐量的时候),并且得以支持 Go 中不可能实现的特性或编程模式(或者至少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
Go 是一种编译型语言,其运行时得到了良好的实现,其速度毋庸置疑。Rust 也是编译型语言,但是运行时要小得多,它真的迅捷无比。在没有其他限制的情况下,我认为选择使用 Go 还是 Rust 其实意味着一种权衡:一方面,Go 的学习曲线更短、程序更简单(这意味着更快的开发速度);另一方面,Rust 真的性能卓越,并且类型系统更富有表现力(这使程序更安全,也意味着更快的调试和错误查找)。
一位 Rust 开发者的 Go 初体验
https://pingcap.com/blog-cn/early-impressions-of-go-from-a-rust-programmer/
找到一本好書: 飞跃5000年:美国28条立国原则
amazon上的簡介:
这28个有助于改变世界的伟大观念,美国的国父们几乎没有发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他们发现了它们。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次性汇聚在一起的,自詹姆斯敦之后,人们用了180年的时间,才把这些伟大的想法汇聚在一起,所以,才有了真正持久的—自由的诞生。
本书作者深谙美国国父们的言行,洞察政治和英美宪法的本源。他将美国的立国根基与西方的历史与文明相关联,尤其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法律与自由传统对美国宪法的影响。本书考察的是美国宪政何以形成的历史,同时也帮其他地方的人们思考各自宪政路径提供有力参考。他们设计了一艘即使在狂怒的风暴中也经得起颠簸的船。
https://mega.nz/file/hb5SEaBY#H6mGRdIbIyLnKHQHNhl8MePlMQ_Mbp7ADNvRQ2o9xiM
(3)工作和人际关系是两回事。有一些公司,我交到了好朋友,但是工作得并不开心;另一些公司,我没有与任何同事建立友谊,但是工作得很开心。
(5)如果一家公司的工程师超过 100 人,它的期权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变得很有价值。对于工程师人数很少的公司,期权一般都是毫无价值。
(8)网上的口水战,几乎都无关紧要,别去参与。
(17)大多数头衔都无关紧要,随便什么公司都可以有首席工程师。
(23)我遇到的最好的领导,同意我的一部分观点,同时耐心跟我解释,为什么不同意我的另一部分观点。我正在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25)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重要,不要让我做讨厌的事情更重要。
(28)人死了以后,你想让代码成为你的遗产吗?如果是那样,就花很多时间在代码上面吧,因为那是你的遗产。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更看重与家人、朋友和生活中其他人相处的时光,而不是写的代码,那就别对它太在意。
(30)糟糕,我没酒了。
恩,很贊同
程序员的酒后真言——阮一峰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1/06/drunk-post-of-a-programmer.html
既然拜登已經竊取到總統大位,希望可以做一些總統該做的事情,大義戰勝私心,別像他老闆那樣只顧自己家撈錢撈名聲
特鲁多 (Justin Trudeau)强调:“和解的旅程是漫长的,但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旅程。中国甚至不承认有问题存在。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正在为维吾尔人发声,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声音,面对一个不承认他们所发生的事情的政府。”
哈哈哈,白癡左派是擇不清了,牆國最好說現在歐洲和美洲的土地都是白人搶佔的,讓白人們滾回到人類發源地非洲去,哈哈哈,愚蠢的左派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節選
知识分子的不幸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对信念的看法是: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人文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姑不论其大小,我要求它是有作用的),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托尔斯泰是这样,维纳也是这样。
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出自己有要死的迹象,所以不想最终皈依什么——这块地方我给自己留着,它将是我一生事业的终结之处,我的精神墓地。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啊,要把这件趣事从生活中去掉,倒不如把我给阉了……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
打个粗俗的比方,你的爸爸不能代替我的爸爸,更不能代替天下人的爸爸啊。这种看法会遭到反对,你会说:有些人就是笨,老也形不成信念,也管不了自己,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活着,简直是种灾难!
所以,必须有种普遍适用的信念,我们给它加点压力,灌到他们脑子里!你倒说说看,这再不叫意识形态,什么叫意识形态?假如你像我老师那么门儿清,我也不至于把脑袋摇掉,但还是要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笨,总要留点余地呀。再说,到底要灌谁?用多大压力?只灌别人,还是连你在内?灌来灌去,可别都灌傻了呀。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你给咱们闹出一窝十几亿傻人,怎么个过法嘛……
評: 我大概也是這樣心態,年輕時差不多只看技術類書籍,大概是個現實主義者,覺得既然世界是客觀存在,那人怎麼想的不那麼重要。現在倒是反過來了,覺得做事就是爲了開心,不開心還做什麼事?沒有信念的話活着還不是行屍走肉?
大耳朵猫妹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ig_ear_cat/status/1406578240010043395)
以前就报道过攻击国外的黑客不少就是这些大学的,实际是受军方指挥表面上是大学的研究机构,而且自己的国防共建项目也列出来了。用时髦话说是求仁得仁
| 三觀不正 | 好爲人師 | 貪財好色 | 混吃等死 |
有仇男/女傾向者請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