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维护的一些记录
disclaimer:
老早以前就想写一写,又觉得自己的经历比起很多朋友来说无非是小打小闹,无法构成参考,当时每次会话的笔记也七零八落找不到了;最近又总在想这些,姑且还是稍微写了一点。
以下基本是总结了之前我的therapist与我完成谈话疗程之后,过了很久还种在我脑袋里、让我回忆起来能打起精神的一些零碎想法,是非常specific的一家之言,可能比较适用于工作学业受挫而被负面情绪痛击,感到自己unworthy的朋友。此外这位therapist和我的情况都适用于一种相对challenging的医患(?)关系,我这个人性格非常粘糊,有些不必要的纤细,行文也冗长啰嗦,绝不适用于所有人。此外对需要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者经历巨大外界创痛的朋友,不一定够参考。
-检视负面情绪比如挫败感的来源
做某件事感到痛苦,正是因为在追求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很难维持或达到的。在感到挫折的时候,可以试着重新检视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坚持做这件事的原因和事到如今继续坚持的必要性,肯定自己的坚持,肯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客观承认自己在做的东西很了不起、同时也很难,出点岔子也很正常。自我肯定之后,余下做事的具体细节就更像单纯的解数学题了(李大猫,2020)。
-和负面情绪共存
承认和分析自己的负面情绪,了解自己的痛苦是因为什么,然后(高亮)live with it。很多时候人确实感到很痛苦,但可以带着这样的痛苦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就继续坚持做下去。实在做不下去了,那就立刻找健康的出口。
【不是说让大家崩溃了再去找情绪出口!】况且能不能坚持下去的分界线也是很微妙的,只是对多数人来说,生活、工作、学业上的具体困难正是你痛苦的来源,在你承认和正视这种原因之后,最高效的方法当然是把这个困难直接解决,其他的出口只是一种辅助(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但绝对不是全部)。
-健康的出口
一般基于个人情况。对我的咨询师来说他的出口是一个人散步一小时,对我来说一小时可能不够,肯定也有很多朋友讨厌散步的,其他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音乐、冥想、摸猫猫、艺术闯作、勾毛线…
多数社会人遇到的实际困难都可以通过(和同事同学同行导师老板等)沟通交流变得轻松,这是最有效的出口,当然心理困扰到这种程度肯定是做不来这件事的。比如我原本朋友就少,还到了一种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自己痛苦的、绝不可能和线下朋友们敞开心扉的程度。这种情况我的想法是不妨从不认识的人开始一步步来,独自参加一些和引发苦恼的本职无关的社交活动,比如什么烹饪workshop,跳舞,zumba课,激烈的对抗运动比如拳击壁球,跟陌生网友联机打游戏。能从交流中得到快乐之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别的交流。
-helpful thinking 与 unhelpful thinking
在我自陈自己多年来持续beat up自己的时候,我的咨询师说了这么一段话:对有些人来说抽打自己是有用的,但是对你来说看来这个方法没有用,毕竟你已经抽了这么多年了,如果真的有用那目标早就达成了。
给自己的想法贴上helpful和unhelpful的标签,而不是判定自己的想法很负面很坏从而二阶beat up自己。从沉溺于某种无帮助的想法“妈生我不如生叉烧”,或者苦恼“我怎么又有'坏'想法了居然觉得自己不如叉烧”,转变到思考这种想法是有用还是没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帮你“无害化”这些想法。将叉烧想法归为无帮助之后,就像一脚把它踢进医疗废物的垃圾桶里。可能一开始没有这么爽快,但久了心里的负担也会被卸下一些;更重要的是把helpful当作标准之后,不知不觉间行为和思考方式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怎样算是有进步?Frequency, intensity, duration
放在一起搜索这几个词,能看到它们在和人的行为相关的许多领域都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我的therapist试着让我用它们衡量一切helpful行为和unhelpful行为——主要是细致地查看并及时嘉奖自己的进步。做出helpful行为(哪怕就是看1页书,做1小时的工)之后,比对和记录,从每天看1页书进步到每8小时看1页书,这就是frequency的大提升。
关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具体方法可以去参考一些讲productivity的书,我不是很懂,再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进一步的进步:rigidity or flexibility
心理学上rigidity可能更多指无法与人共情的人格障碍性格?也能看出来我的咨询师是一位挪用大师,我们的对谈很多时候就是他提一个心理学概念然后胡乱发散…他主要是把rigid和flexible的概念用在对待自身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面。
这个应当建立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是一种有点难描述的状态。在你摆脱了惊恐、僵直的爬虫脑控制阶段之后,会感到活力和智慧慢慢回到你的身上,它们也不是枯竭了,只是被暂时封住了;除了放大的负面情绪让你无暇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之外,病理学上,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也会让你的海马体萎缩变弱。在这个阶段尽量把be flexible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有任何想法的时候下意识多问问"So what?""What if...?" 检视之前的rigid阶段有没有忽视生活的新方向和新可能,自己的志趣目标是否有变化,不仅能帮助康复,甚至还有可能找到人生的新阶段。
-心理问题可能像山谷回音
反反复复,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对我来说这是自己的心理问题最本质的特点,我在面对同样情境时以同样的方式跌倒兜圈子的时间甚至长过不少网友的年龄。对熟悉的困扰感到厌烦,也对一再困扰的好像很无能的自己感到厌烦,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多数人都要撞个两三次墙,少数要撞四五次,也没有关系,有我给大家兜底。找到对的目标然后坚持,如果总出问题,仔细检查目标是不是有问题,没问题的话调整心情和方法再继续坚持。开始痛苦抽打自己的时候再回去走全套流程,像坚持健身一样坚持调整和呵护自己,总是能比一条路走到黑少撞几次墙的。
个人雅思G类备考用到的一些免费材料
网上针对各个水平的免费雅思资源多得看不过来,我自己备考完全没花钱,考出来结果还可以。当然有的科目指导反馈还挺重要的,大家还是看自己的英语基础、备考时间和预算来。我用到的材料不多但觉得都很有帮助,趁着没忘简单列一下,如果还有想考雅思的朋友希望能帮上点忙。
全科:
开源雅思网站:剑桥雅思全集下载,最值得参考的官方高质量题,数字越大越新,越有参考价值。新题和真题难度完全一致,建议省着点用。
对于机考的朋友,雅思官网有个免费的机考模拟系统cdielts.gelielts.com,我觉得这个系统不是很好用,也不给答案不适合模考,但可以用来熟悉界面。
写作:
B站搜索“雅思 Simon”,前考官针对雅思作文部分的讲解视频,讲清楚了考试要求和应试技巧。G类考生只看大作文就可以,小作文部分是A类的。
想看G类小作文材料可以参考Simon个人网站ielts-simon.com,有很多小作文范文(大作文当然也有。他的视频课程多数是收费的,但也有一个免费的G类小作文讲解视频可以看,可以在官网自行搜索。
口语:
每年会换几次题(1月,5月,9月),整体准备+重点研究机经比较好。
·了解熟悉题型:
simon的口语系列视频,简单讲解题型和一些常见话题。
youtube频道english speaking success,这个忘记首页哪位推荐的,我觉得很不错。建议参考他的视频“IELTS Study Plan for 2 Months”,给了从几天到2个月的口语部分复习计划,他对口语各部分的题型讲解也很清晰,风格比Simon更亲切。
·机经:搜索老烤鸭、雅思哥的口语机经,一般是他们的网站+公众号配合使用,换题季开始一两周他们就都做好了可打印的pdf版本,非常全。个人经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机经非常准,第三部分命中很难但练练也没坏处。
·整体提升口语水平:没什么发言权,还是推荐english speaking success频道,每周有直播公开课,频道里也有一些话题和常用语言的总结讲解,可以按需搜索并配合他网站上的笔记使用。
po(我自己)写的和吃相关的嘟
不好意思地说虽然自知做饭水平撑死也就中等,我自己还挺喜欢看我写吃的嘟的…
但我发嘟不爱加tag是个很坏的习惯,象的中文搜索功能也不是很好用,难以定位。试着翻了一下拉到时间线最早,网页版和app版浏览都非常卡了,就姑且花了点时间,把目前发过的和吃有关的两大类(1有参考菜谱、含外链信息,或者有仔细讲个人感想的嘟;2简单记录自己吃了啥,可能有图或者有友邻讨论的嘟)公开嘟地址找出来存一下档,每类顺序由新到旧,主题很杂。主要是方便我自己看,没准也有友邻有过多时间想在这上面杀的…
(没有Before Mastodon时代的豆子文烤蔬菜文meal prep文啥的,一直没搬)
以后发嘟尽量加上tag!但tag叫啥我也没想好
相对值得看一点的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570909517775654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552789336736876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506604493919100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478293993962066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46912199228803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44338915993582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98014748026867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285078337802248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28158543406065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27978622670115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157095116253268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076187534180874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869062508679976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748523571320651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636083070898457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37044549081850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350742034455211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34698617145186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319820275327653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262339755384897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217445177017957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76798097686768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6925821908634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6443797226231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35947221726843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09345352889513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05956936234208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058669023916634
自己做的吃的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56237902850942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44335975021489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6677298708329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4362537980828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2521416615585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14135282361394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302740509459981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16669811265422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6052954323006838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99858684689770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805669239938922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437581395046959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211052919824711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92870021530126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114977043354586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5079905078524515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4962377360593444
https://qoto.org/@portokadoo/104716414197247798
这种“假装一切正常”的演戏会一直延续到集中营里甚至是出狱后。前文里提到自己被拘留了两年并安慰我的朋友,称为S吧,出来后继续学校生活。“什么都没变,人都还是那些人,只是大家都长了两岁”。所有人默契地没有提问他这两年去了哪里,是毫无意义、没人在意的白白失去了两年的人生,而他还算是极其幸运的、只羁押了两年的少数人。
S的父亲是处级干部(即使如此也逃不过,更不用说更一般的普通人),父母找了很多关系才知道他的具体关押点,但依然无法知道具体刑期。狱警一会对他说,快了快了,让S燃起一些希望;过几天又说,可能要等个三五年吧。不少关押者在这样的精神折磨中崩溃。即使被打得鼻青脸肿,在规定的“探视”期还是会把他拉去洗漱换衣服,化妆,在专门布置的一个“会议室”里对着视频对面的父母说,我在这里好好学习,条件很好——镜头外站着荷枪实弹的狱警。
在维语里会隐约提起这样的人:yoq,没了。共同的维吾尔友人里有些已经把那位已失踪的朋友删了,只能假装他不曾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当一个人被抓进了集中营,他的手机一切记录都会被审查,谁也不知道那只叫“连坐”的靴子什么时候落下。或许某个维吾尔人曾经对他说了句:“给你分享我在Instagram上看到的一只猫猫!”这就是下一个被消失的人的罪证。
所以,大家都默契地闭上了嘴。“我们维吾尔人为了活下去,都练出了失明的本领。”连彼此安慰都做不到,因为有个名字已经成了禁忌,每个个体都是悲伤的孤岛。我也很想身处一个安全的地方,举着有他全名和照片的牌子提问:“中国政府,请告诉我xxxx在那里?”但是我不能,所以我只能写下:我有一个维吾尔朋友……
@portokadoo 说到ut的联名款,我最喜欢的一件是2019年全球网友设计宝可梦联名里鸟兽戏画风的一件,很有,宝可川柳感了(完全没关系,感觉其他入选设计都太过欧美卡通感没味道(想起来那年还爆出一个国人获奖者是抄袭后来被取消奖项了
没睡好做了个怪梦,梦见去参加一个日式的电视访谈综艺,反正叫月曜日啥的但跟真的月曜日啥节目毫无关系,两个主持人是领导和雅吹。因为没面基过所以两个人顶着两个日本一线明星的脸具体谁我忘了,形式是一张小桌子三个人边吃点心边聊天。我们这一集吃焦糖布丁,一个小盘子上放着布丁和一角柠檬和一小碗细砂糖,要自己把砂糖撒在表面然后会上来工作人员用喷枪烤出脆皮。
桌子比较小,上来东西都互相帮忙端,推推搡搡间雅吹迅速把自己的布丁烤好,然后顺手把我盘子里的柠檬拿走挤在自己的布丁上吃掉了,我说你咋把我柠檬吃了,三人发出激烈的综艺罐头笑声,领导义正辞严说雅吹你咋这样!一边把砂糖撒在布丁上烤脆之后叮一声拿小勺敲碎吃了,我定睛一看领导吃的布丁也是我的
BBC 新疆集中营的报道,其中很多信息,和我17年在南疆采访时跟当地官员接触得到的信息一致。当时成规模化的集中营没有铺开,但应收尽收和强制劳动初见雏形。
我直接问过南疆官员维吾尔族人会因为什么愿意进监狱,真的有所谓的“暴恐”吗?他们轻轻松松地说,就是蓄须啊,头巾啊,手机浏览“外网”啊,转发宗教信息啊。他们会逼迫维族人抽烟喝酒,不服从的也被逮捕。他们告诉我,17年主要任务是维稳,18年是改造,19年常态化。现在回溯,皆成为现实。
关于半强制劳动,我当时进了某个上海援疆的纺织厂,很多工人月薪数百,远低于其他工厂的 1500-2000元/月。我问厂长工人怎么招进来的,他小声告诉我,都是来思想改造的,他们的家人有“问题”,他们受牵连。这跟 BBC 稿子中的 "guilt by association" 一致。
当时,除了见到的各种山雨欲来的迹象,我有个很恐怖的感受:维吾尔族社区被击碎摧毁了。
观察到的一些 facts:
1. 破坏原有的社区,重建大规模安居房,逼迫维吾尔族人离开农村,搬入城镇,失去原有的社会连接。
2. 高失业率。 在农村,很多人无地可耕。盛行斗地主、打台球。
3. 医疗落后。全靠援疆医生支撑。举例:本地医生只能大切口手术或截肢。
4. 离婚率极高,年轻女性被迫早婚早育。家庭内部不平等严重。很多维族男性逼迫妻子出去打工养自己。
5. 维吾尔族人被强行纳入到现代制造业中,原有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他们非常不能适应朝九晚五、工厂流水线的作息。厂长指责他们迟到早退矿工,克扣工资作为处罚。
即使有一天集中营没了,寄宿学校没了,但对于整个民族的破坏性打击,还会延续千秋外代。这些从北美、澳洲原住民的遭遇完全可以预见。
蓑衣褪尽任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