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千春
@portokadoo
champion red (竟然)创刊21周年了(这么不入流的杂志竟然支撑了这么多年…(?
非常敷衍地画了一眼就画错了的贺图呢,半圆!(看了一眼车田正美画得更敷衍笑死了
前天,小红书给我推了一个转帖,转自推上某哈佛华人教授悼念亡妻的串。好奇,上推搜了一下,串太长,挑着看了一部份,看完真是唏嘘不已。
教授叫Zhigang Suo,妻子叫Denian。
女方的一辈子大概是这样的:大学读的是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毕业后任职西安交通大学,后辞去教职,赴美与丈夫团聚。当时她是拿到了哈佛教育学硕士项目的offer,但是意外怀孕,于是放弃读书,生养孩子。生了两个儿子后读了一个会计学学位,但毕业后似乎因为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找不到工作,处处碰壁,她在日记里使用了humiliating一词描述自己的遭遇(而他丈夫对此一无所知)。似乎后来她也做过bookkeeping的工作,但她丈夫没有细写。大概五年前她查出患脑神经胶质瘤,今年七月离世。她丈夫总结她人生最后五年用了fulfilling一词,因为“The last five years have been fulfilling. She saw births of two more grandchildren. She attended wedding of our second son.She pointed to me pretty spots on our walks.”。
Denian在大学里成绩很好,在美国的最初几年她很不开心。她后来开心吗,不知道。在她离世前,她的老同学去看她。这位同学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她那时不无遗憾地说,她真希望自己还有时间做一次自己,看见自己的成就。我告诉她,她做出的成就巨大,因为她一直关爱和支持看她丈夫的事业,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养出两个优秀而善良的儿子,她用对丈夫毫无保留的爱教会了儿子如何“爱人,爱己”。她用自己的善良让她爱的人们懂得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像她那样做个善良的人。得年听完后,欣慰地笑了。她说,她儿子找媳妇时就说要找"像妈妈那样的”,得年说着,嘴角上扬,幸福地笑了。”
推文评论区大都感谢Suo教授分享深情回忆,称这是美丽爱情故事。我看了真觉得心里堵得慌,你只要去看看Denian的那些照片,就能感受到她这为家庭付出的一辈子真不是什么美丽爱情故事。
@portokadoo 中邪般炖了一锅完美配置豆子汤:秋天到了
(鸡骨高汤,牛油,小茴香sausage,麦仁,navy豆,黄甜椒,新番茄,新土豆,菜花,小洋葱,小小蘑菇,羽衣甘蓝,香料和辛拉面调料粉,晚上吃的时候配奶油和酸面包
听最新的不明白播客:通缩下的中国的未来。实际上我认为墙外不必用这个词:中国经济就是很明白的衰退、萧条,用“通缩”一词形容,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墙内的特殊国情。中国是这个月才正式进入严格意义上的通缩的,即7月CPI同比下降了0.3%(但核心通胀率还升到了年内迄今的最高值);但用“通缩”一词形容中国经济则早始于今年年初,由境内机构作出,在预期的报复性反弹跳空之时。当时不但物价并未下跌,政府还在一再增加货币供给,不断降息、降准和增加逆回购,这都和经济学上的通缩概念是相反的。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个词?因为境内机构已经不被允许使用“衰退”“减弱”“放缓”这样的负面词汇,但经济显然既没有复苏,更没有增长,说它持平都是不专业的;在此情况下,“通缩”当然不严谨,但它是为数不多的带有“缩”的意象,而本身却并不含有明确负面意义的词汇;而且也不常出现于口语而更接近一个学术概念。就好比阿Q忌讳灯、光、亮,你说:流明……可能凑合着能唬一阵子但也不是长事,随着中国眼看着进入名副其实的通缩,根据彭博上周的新闻,政府已经通知各位经济学家,不要再使用“通缩”一词了。
蓑衣褪尽任浊流
#n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