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517🌈事件,依旧申诉失败。
“罪名不是很清楚吗?灵魂既不容世,爱恨岂能无辜。”
学生处根据百度百科定义认为彩虹旗是宣传品,拒绝承认律师援引的条例规定文件;坚持认定放置彩虹旗造成不良影响;把一开始在非工作日时间一拒绝约谈的行为定义为“不听劝阻”。
「然而学生处在程序方面根本不愿与我们多谈,而更愿意描绘放置彩虹旗的意识形态风险、假如人人都往留言墙贴标语会发生什么,以及“平等对待性少数而不是特殊对待”。
申诉处理委员会呢?在未载明证据的程序错误根本没有得到解释、学生处单方面对宣传品、造成不良影响、不听劝阻的定义进行随意解释的情况下,他们进行投票,得出了同意原处理的结论。这不是政治审判是什么?」
「在学生处的提问环节,学生处只向老佳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放彩虹旗到底是为了什么?
谢谢,关你屁事!」
虽然不是移民,在中国的时候也换了很多地方工作和生活,也算是「背井离乡」。
我没有这种困惑,因为在中国也是 minority,在外面也是 minority,相较在这里是少数群体,生活轻松得多。
朋友说想念中国的地方和人,有时候还会去纽约南边那个中国式庭园走走。我和学生时代认识的人没什么联系,几乎从不参加家庭活动,喜欢的中国传统也倒是没有一件是还物理存在在这个国家的。
小时候成都的茶馆在菜市场背后,撑一块黑布,蜂窝煤烧开水上盖碗茶,人来人往,现在能拆的房子都拆了。重庆朝天门码头和巫山被三峡工程淹了。上上一辈的家族铺子、田地早就被没收了。再往前史记里春秋战国的血性、贫困里的风骨,在今天的中国哪里可能找见。
说到文化也离不开政治。要是说谁还能用具体的生活来定义「中华」,当然不会是这个愚蠢野蛮的执政党。归处是自由的。我的身份不是一张签证,也不由我身边的空间定义。
恰好相反 - 过去的人已经死了,未来的人还没有来到世上。身所在的一方空间是由还活着的人来定义的。
有人说党定义的中国是「正统」,但如果你是拥有一定自主的人,你的生活才是正统。你立足的土地就是属于你的土地。
我校工作关于diversity inclusion equity的training,有一个scenario是问你在办公室的门上贴了象征此处是lgbtq+友好空间的标志,但你同办公室的同事说张贴这种标志侵犯了她的自由和人权blabla,并发表了一些lgbtq+不友好言论,要求你把这个标志摘下来,请问你摘不摘?
我们training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选了不摘,因为觉得坚持自己对lgbtq+群体的支持很重要不能向保守势力的反抗妥协,但负责培训的人说,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把这个标志摘下来,不是作为对那个同事的妥协或者什么,而是因为有这个同事存在,在事实上而言,你的办公室就已经不是一个lgbtq+友好的空间了,如果你张贴这个标志,反而是会对相关人群造成潜在伤害的,例如如果你不在办公室时有lgbtq+人群来寻求帮助,可能这些人会觉得你这个同事也是可以信赖的对象.....当然遇到这种歧视性少数群体的同事你有很多渠道可以report,这种同事也必须得到处理,但这个point在于,你的这种对性少数群体的支持,到底是优先考虑性少数群体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是优先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支持姿态,,,,,我觉得非常有启发
@board 跟大家分享一点好东西,这个self-care网站会带着你一步一步检查你现在为什么心情不好、要做什么事来改善,感觉还挺管用的(全英文):https://philome.la/jace_harr/you-feel-like-shit-an-interactive-self-care-guide/play/index.html
看过《富家穷路 第六季》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https://neodb.social/movies/4845/
This is where everyone fits in.
Semantle game
The very first time I tried this word-guessing game, and I guess this shall also be my best record ever😅 I solved Semantle #180 in 27 guesses. My first guess had a similarity of 2.33. My first word in the top 1000 was at guess #9. My penultimate guess had a similarity of 6.33. https://semantle.com/
根据high/low context communicating(说话时意思表达是含蓄/implicit还是直接/explicit)和direct/indirect negative feedback(批评/指正他人时是否直言不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A) High-context communicating, direct negative feedback.包括德国,丹麦,奥地利,荷兰等。这些国家的人,说话直接,意义明确。和这一群人打交道大概是最轻松的吧。
B) Low context communicating, direct negative feedback.包括法国,以色列,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这些国家的人,通常说话比较含蓄,除非是指出他人的错误/批评他人的时候,会变得很直接很不留情面。(不过,书里指出,对于上级他们并不会这样直接批评...)
C) Low context communicating, indirect negative feedback. 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这些国家的人打交道,通常不用费心思去猜弦外之音,除了一点要特别留意:这群人会把批评/指正的言辞包装得一点都不像负面反馈,比如:Could you consider other options? Perhaps you would think about...如果老板对你说这些,而你认为这只是无关紧要的小建议,那你可能有麻烦啦。
D) High context communicating, indirect negative feedback. 包括中国,日本,泰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沟通方式了...说话委婉含蓄,有大量弦外之音,有很多解释/曲解的空间。
Just so in LOVE with this one in #schittscreek .
It’s definitely brighter than sunshine.
(It would be perfect though if Netflix enabled a screenshot for this moment.) ![]()
Be inclusive as a person.
Be quantitative as a learner.
a graduate student in biological sciences
「生活方式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