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避免知三当三吗?(不论性别性取向)@board

Follow

@MistyO @board 人是否应该避免知三当三?
其实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天性来说,对“三”的讨论毫无意义,还不如讨论一下人为什么会出轨。
———————————
人类这个物种的绝大多数没办法遵守一夫一妻制,无论中外,人们出轨率都很高。而且事情主动权是出轨的那个人,“三”其实谈不上有多大主动权。这件事上谈“三”真的没啥意义。
绝大多数出轨都【不】是“三”处心积虑地要去勾引一对伴侣当中的要出轨的那个人。
———————————
另外附上一篇我喜欢的文章说明一下为啥人类这个物种的绝大多数没办法遵守一夫一妻制。
失眠狸:人类承受的所有不幸都来自于混合型生殖策略,当然也不仅是人类,还有少数动物比如果蝠也是这样。只要是混合型策略,一个必定的结局就是多情总被无情扰。

90%的鸟类都是单偶制的,但哺乳动物只有不到5% 。人类是迫不得已,在原始脑的外面裹上一层新皮质,在一个全年发情的硬件上生生嵌入歌颂专一的软件,主要是因为人类幼崽的养育成本实在太高。于是这个物种进化出一个巨大的前额叶,用神经枷锁去禁锢出轨冲动,用自由否决(freeveto)去遏制自由意志,然后模拟出一种被称作爱的东西——即使外形上很像鸟类拥有的那种爱,但终究是个仿造物。

人类在专注度上的个体差异太大了,就像在数学课上聚精会神和开小差的学生。所以你一生中会遇到各种情感内置时钟严重冲突的伴侣:任何一段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但每个人又都看不到对方的时针。于是经常遇到当你还在熊熊燃烧,对面的火把早已过了抛物线的最高点,对方的表已经拨到了午夜零时。任何合作性的任务都得有与之相洽的大脑来磨合校准,但是人的异质性太大了。就像两个人搭档去拼一张一万块的拼图,但是其中一个只坚持十分钟就厌倦了。

人类并不那么爱别人,人类是淡漠的、容易失去活性的物种,靠一点可怜的新鲜感的刺激,像毒瘾一样撑着。更糟的是,人类的大脑会随着衰老或是病变,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我羡慕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由,也因为他们能够体验到出厂硬件级别的稳定的爱。灰雁在距离伴侣多出仅仅几英尺就会出现生理上的改变(心率上升),帝企鹅父亲可以带着孩子在极地的暴风雪里等一个寒冬等候母亲叼鱼回来,信天翁能做到每年守约地跨越半个地球回到繁殖地和另一半重逢…… 你对人类不可能有这种期待,是因为控制人情感的那些大脑布线都是易朽的软连接,那些脆弱的神经突触,人类的关系根本不需要爆发什么实质性的冲突就可以断掉,可能某个早上醒来,就变成完全另外一个人了。

但如果你是企鹅,你就可以转着圈圈与暖和的大家挤在一起,不用担心伴侣是不是在远方移情别恋,如果明年春天她没有赶回来,那最多只是被海豹吃了。
———————————
混合型生殖策略:大概是科学家、社会学家对于婚外情的一种学术说法。

@schreiben 不过…鸟类如果是出厂设定的终生伴侣,还算是爱情吗🤔 或者说陪伴只是本能,而非因爱出现的选择。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