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兴趣:根据用户一定频率的反馈,自动更新明确的过滤规则,动态添加过滤关键词。(图是 F12 改的。)

@sd 那不就有点推特的意思了……还是手动添加过滤比较好吧…… :blobsweats:

Follow

@loikein 规则是明确的,到设置里看就好了。这个是因为懒得自己加。如果自动添加的关键词不满意,就移除——移除行为也可以作为反馈。(只是设想)

@loikein 那种「智能首页」令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对信息的控制是不透明的,令人捉摸不透。我是这样想的,只要透明,对信息流的智能控制是可以接受的。

@sd 但是,比如谷歌对用户做的画像分析,每个tag也都是能移除的,但是这就比主动告诉它妳是怎么样的要……dis-empower?我找不到合适的词(。

@loikein 是的。如果要用某种智能,或者说更加灵活自动的东西,就要一定程度地「dis-empower」(大概,我也无法准确地说,甚至不确定我理解你所说的,只是尽量尝试说)。看个人如何权衡了。我觉得在设计上完全可以做到控制权仍完全在用户手中的:你不点这个按钮就不会触发这套机制,甚或设计允许关闭这个按钮。画像还是有些区别的,画像应该主要用于推荐(当然包含「不推荐」的部分),只是这里我在想:信息流仍然是订阅模式,被移除的内容我可以看到透明的规则。这种程度我个人就没有理由不接受了。(设想)

@sd iOS上有一个RSS reader(名字不记得了)就是用了妳讲的这种动态智能屏蔽,我当时觉得挺好的,但是现在习惯了长毛象的感觉之后,怎么说呢……
从我自己的专业立场上来看,当然是选择越多越好,但是长毛象好像有一个几乎反对「选择越多越好」的理念。

@loikein 是说 Mastodon 的设计理念,反对「选择越多越好」?有没有例子呀?

@sd 比如默认不打开全文搜索,首页不展示关注对象给自己没关注的人的回复,等等,这种感觉的

@loikein @sd 我突然访问GitHub不了了,不过我记得roadmap里提到过给内容评分的计划,不知道是不是指这条嘟串在讨论的这些问题。

@dimlau @loikein @sd 看到这个...如果是说的那种给内容/账号进行评分并且进行推荐的机制的话...我可以肯定自己不会喜欢这样的masto的... :dank:

@Rimekie @loikein @sd 这个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信息了,不知道当初提出这条是什么意思,下面回复也在猜测。

所以还是先观望吧。

@sd @loikein 也就是说屏蔽规则其实也是自己可以在此基础上另外进行设置的...? :blobmegasweats:

@Rimekie @loikein 对,底下还是基于 Mastodon 本身那个简单直接的过滤,只不过让添加关键词这个步骤更加灵活自动而已。(设想)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