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INE個資外流事件起頭開始的日本資安破口正逐步揭露中:
"根據日媒《產經新聞》報導,其調查117間日本企業後指出,包含金融業等7間大型企業坦承,因為和中國公司存在貿易關係,雙方有「業務互動」,因此日本民眾的個人資訊有遭轉移至「中國伺服器儲存」的狀況,甚至開放給中國公司瀏覽。
報導提到,7間日本公司皆表示,將會遵循「隱私法規」與「已和中企簽署保密協定」等承諾來回應此事,但2017年中國通過《國家情報法》第7條規定「任何組織及公民都應依法配合國家情報工作」,恐讓中日民營企業的協定「無法產生任何效力」。
報導指出,其它接受《產經新聞》調查的日本企業則強調「無個資外洩」的風險,但有許多將客服中心設點在中國的日企,或者輾轉發包給中國執行的業務,同樣面臨個資恐遭「中國政府查看」的狀況,此外,該調查日企的拒訪率為20%,明顯偏高。"
[。台灣一些專家已經注意到,自從去年疫情開始以來,針對台灣的中國訊息戰行動正急速增加,隨著最近台灣疫情變得嚴峻,這些中國訊息戰的攻勢開始變得越來越猛烈。
觀察中國假訊息的台灣IORG組織主任游知澔表示 "關於疫苗的負面報導或假新聞已經佔據我們的新聞版面,這就是中國官方媒體和其他中國消息來源在創造或傳播假訊息發揮了作用。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假訊息在台灣散播關鍵模式是,新聞農場產生的假新聞或扭曲的敘述透過Line群組和批踢踢PTT散播, 這就是中國找到主流台灣媒體的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4649253075090830&set=g.1093778194422330
"撰寫報導的《金融時報》記者凱瑟琳·希勒(Kathrin Hille)認為,隨著台灣確診數與死亡數上升,中國的假訊息攻擊開始奏效,有分析指出,中國假訊息在台灣傳播的關鍵模式是,源自中國的假新聞獲遭扭曲的消息,透過LINE或是批踢踢實業坊(PTT)傳播,進而進入台灣主流媒體。"
"... 中國政府有意暗渡陳倉,改由外國知名網紅接下原本官方媒體手中的棒子,並將大外宣的工作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改頭換面重新推出。
中國官方的資金還不是問題的全貌,在這些西方臉孔頻道主發表的影片下,往往有大量或真或假的帳號推播,其中包括所謂的「五毛黨」和衝高點閱率的外掛程式,亦即製造假訊息、建立認知框架、發動資訊戰的骨幹。"
https://www.pourquoi.tw/2021/08/09/intlnews-euaf-210802-210808-3/
"The motivation for China's government media working with the expat vloggers, however, seems clear enough at a time when there is growing international criticism of China for its treatment of Uyghur Muslims and on other issues."
"瑞士駐中國使館10日在推特、微博等社群平台發布中英文聲明表示,「這是一條錯誤的新聞」。
聲明說,瑞士沒有任何登記姓名為Wilson Edwards的公民,在生物學界也沒有以該名字署名的學術文章,而這則發表評論的臉書帳戶於2021年7月24日剛剛開通,至今僅發帖一條,帳戶好友只有3位。該帳戶可能並非以網路社交而開設。"
從疫情到大選,台灣一直腹背受敵而必須以快打快:
"西爾弗寫道,曾厚仁在渥太華舉行的新聞座談會上,談到台灣大選面臨來自中國的「空前干預」,但台灣「珍惜民主制度和新聞自由,不想以犧牲民主為代價來解決虛假信息」;台灣政府處理媒體假訊息,採取了「不犧牲新聞自由的方式」,其中包括「222原則」在內。
所謂「222原則」是:政府面對媒體虛假訊息,須在2小時內做出回應;回覆須控制在200個字內,且須包含2張圖片或圖表來解釋訊息錯誤原因。"
"今年,全球有逾50個國家預定舉行全國大選,涵括世界一半人口,從印度至墨西哥,乃至英國及俄羅斯,這些選舉結果將考驗民主及獨裁國家領導人的能力。"
今年這個全球大選年還真是知道很多其他國家選舉的事:
“印度最高法院還指示印度國家銀行在3週之內,提供2019年迄今選舉債券買主與受益政黨資料,由印度選舉委員會公布於官方網站,以確保資訊透明。
選舉債券屬於無利息、不記名證券,面額從1000盧比(約新台幣380元)到1000萬盧比不等,印度公民或公司均可購買,之後捐給政黨,政黨再向印度國家銀行兌現。”
台灣人是一群弱智的代名詞 那麼好騙🤔
@Perfume 這一招陰險的是借杜撰的人把牆民的意識帶歪了,後面那個人存不存在就不重要了,不用暗示牆國人就自己腦補那個人迫於壓力用化名之類的藉口,它們會用它們強大的邏輯打敗你,哈哈
產經新聞的連結提供圖表說明:
https://www.sankei.com/economy/news/210501/ecn2105010010-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