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媒《星期日郵報》所獲文件,這項全國性研究於9年前啟動,由中國國家領導機構領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目標為發現新病毒,以及檢測涉及疾病傳播的生物學「黑暗物質」;該計畫已有斬獲,其中1名領導研究的科學家在計畫啟動的前3年便發現143種新疾病,而這名科學家曾在2020年1月發布武漢肺炎病毒基因序,成為全球首位發布武漢肺炎病毒基因序者。"
"3月時,追查病毒起源的跨國團隊「DRASTIC」發布25頁調查報告,揭露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有至少15座數據庫無預警離線,無法讓外部人員進入查看,而數據庫管理員正是石正麗,另備受爭議的主要數據庫「batvirus.whiov.ac.cn」也被封鎖,此數據庫據信存有2.2萬個病毒樣本及病毒基因序列、1.5萬個蝙蝠樣本,並包含1400種蝙蝠病毒;據稱,「batvirus.whiov.ac.cn」自2019年9月就被封鎖,不開放外界查看,直至2019年12月30日才稱完成更新,無獨有偶,中共正是在這一天對外宣稱發現「新型病毒」。"
七個月後的英媒提供更多涉入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軍方人物及其角色:
"The fact that such a virus-detection project is led by both civilian and military scientists appears to confirm incendiary claim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lleg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WIV) and the country's 2.1 million-strong armed force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military has ramped up its hiring of scientists after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this was a key element in the nation's march for global supremacy.
Lianchao Han, a dissident who used to work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aid Cao's involvement raised suspicions that military researchers who are experts in coronaviruses might also be involved in bio-defence operations."
一個月後多了一名王長軍。
“報導稱,王長軍早在2016年就繪製了一副將病毒傳播到美國、台灣等地的模型地圖,而王長軍對腺病毒無症狀傳播的研究,正對應COVID-19無症狀傳播的生物武器特性。王長軍據稱還獨立分離出舟山蝙蝠病毒「ZC45」 和「 ZXC21」,使該病毒具有無症狀傳播特性,這是生物武器的一個關鍵特徵。從中國成功逃離的舉報人閆麗夢博士表示,武肺病毒是解放軍根據這2個有害病毒改造出來的。
塞林指出,COVID-19有許多生物武器特徵,特別是高傳染性、低致死率和高無症狀傳播率;另一個重要特徵是,能掩蓋病毒的來源,也就是說,透過設計可以歸咎於自然爆發的病毒,逃避生物戰攻擊的責任。
報導指出,中國生物戰項目負責人陳薇少將,去年到了武漢實驗室,進行「清理」行動,當時的團隊中就包括王長軍。2020年9月,王長軍因在COVID-19方面的作用,被習近平授予「國家勳章和榮譽」。”
極右派網站爆料後,換WSJ以投書方式質疑病毒自然論者了:
“2位科學家指出,在36個可能基因組配對中能夠連續產生2個精胺酸,結果會讓病毒更具致命性,而其中一個最常用於「功能增益」的序列是「CGG-CGG」或稱「雙CGG序列」。他們指出人為最常插入的是「雙CGG序列」,因為穩定且方便,科學界在這方面的經驗相當豐富,另一個「雙CGG序列」的優勢在於,相較其他35個可能的基因配對選擇,「雙CGG序列」創造了一個可以被追蹤的信號標。
奎伊和穆勒接著提出一個「額外的科學證據」,奎伊並稱這是一個「重量級」的事實,即COVID-19的基因多樣性和先前的SARS與MERS有極度的不同,他們指出SARS和MERS經由在人類身上傳染發展出更具傳播性的能力,但COVID-19卻在一開始出現時,就已經是優化成極具傳染性的版本。而且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家族中從未自然發現「雙CGG序列」,卻唯獨在COVID-9中發現該組序列,「人畜共通起源論點的支持者必須解釋,為什麼COVID-19在變種或重組時,會湊巧選擇了它們最不喜歡的『雙CGG序列』組合?為什麼病毒選擇複製的版本會和功能增益研究者選擇的一樣?」”
WSJ該篇投書連結:
[ Such early optimization is unprecedented, and it suggests a long period of adaptation that predated its public spread. Science knows of only one way that could be achieved: simulated natural evolution, growing the virus on human cells until the optimum is achieved. That is precisely what is done in gain-of-function research. Mice that are genetically modified to have the same coronavirus receptor as humans, called “humanized mice,” are repeatedly exposed to the virus to encourage adaptation. ]
"Alina從讀到的論文中發現SARS最早幾個病例身上出現的病毒和果子狸身上的病毒有很微妙的不同──幾十個遺傳密碼的字母不同。這表示病毒馬上開始變異了。Alina請Zhan抓下從華南海鮮市場地上蒐集到病毒的基因組,和武漢肺炎最早幾個病例身上的病毒加以比對。
結果有發現不同嗎?Zhan跑完資料後發現完全沒有,是100%相同的病毒。這表示中共的衛生官員和世衛組織宣揚的海鮮市場傳染源的說法根本有問題。...
目前科學界都知道,SARS病毒在最初出現的三個月進行了快速的變異,一直在微調自己感染人類的能力,直到散播的後期型態才穩定下來。相對的,武漢肺炎的病毒看起來很像是當年後期變異過的SARS病毒。Alina據此做出兩個預測:要不是我們根本錯過了目睹病毒早期變異的階段再不然就是病毒已經充分調整到適合傳染給人。
這是非常駭人的陳述。她的意思就是當病毒在2019年末在武漢現身時,已經很熟悉人體的生理機制。之所以會如此只有三種可能的解釋:(1)所有的變異都發生在傳給人之前的中間宿主身上,然後最終發展出一種非常適合傳給人的基因變異。但這種解釋有一點不通。因為如此一來,病毒在這些中間宿主身上反而會變得難以散播。(2)病毒已經在人身上散播好一陣子,慢慢改進,只是沒被人發現。但這個也很難成立,真的是如此的話中共的衛生官員會發現的。即使他們一開始沒注意到,回頭去分析早期病人的病毒樣本也會發現病毒早期樣貌的。但這實際上也沒發生。
第三個可能就是:這個失落的進化環節是發生在實驗室中,病毒已經被植入人的細胞中去設法進化。"
"當一篇遺傳學的科學論文發表時,作者必須要將研究中提到的基因序列上傳到一個國際資料庫。Ribera檢查了武漢病毒所無意間上傳的一些資料標籤和RaTG13的基因序列後發現該所在2017 2018 很積極地在研究這個病毒,根本不是放在冰箱裡!
事實上,該所對這個病毒還有其他來自墨江礦坑的東西根本興趣很大。RIBERA發現,該所在過去數年來至少去過墨江7次,還收集了上千個樣本。Ribera 的猜測是在2012 13年該所的技術能力還不夠好,因此沒有找到殺死工人的病毒。所以隨者採集技術的改進持續回到礦坑。
Ribera 還做了一個大膽的猜測,他對多個源頭的資料片段進行對比後,在2020 8 1 發出一則推文主張:該所一篇論文中一個隱晦的段落提到八種類似的SARS相關病毒其實也是從這個礦坑採集來的,也就是說,和武漢肺炎病毒接近的病毒不是只有一種,有九種。這個猜測後來在石正麗一篇分析RaTG13論文中的附錄區,還有她在今年二月的一場演講內容中被證實。"
https://vocus.cc/political-economy/60c2e428fd89780001b4fe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