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美軍陸戰隊司令呢。

「在與中國發生衝突期間,陸戰隊在交戰區內的部隊,將在關鍵水域『持續的存在』,並將尋求阻止和打擊針對美國盟友、夥伴和其他利益團體的非致命脅迫行為和其他惡意活動。」

“漂浮在海上的陸戰隊將能夠用飛彈和其他武器瞄準這些系統,並為海軍和其他軍事力量提供提示,組成「高度致命的海軍和聯合火力殺傷鏈」。”

news.ltn.com.tw/amp/news/world

美軍陸戰隊在沖繩的佈防:

"報導並稱,目前前進沖繩部署的火箭連,是駐防加州彭德爾頓營區的第11陸戰團第5營T連,以及德州艾爾帕索的14陸戰團2營D連;2個火箭連分別在完成6個月的輪調部署後,將與其他火箭單位換防。"

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

Show thread

在小島上也要實戰演習的風雨前奏: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配備砲塔的車輛在冲繩縣內公路上行駛,是二次大戰後首例。

陸上自衛隊跟美軍陸戰隊實施的訓練,以日美共同設立據點的警戒等科目作為想定。美軍將部隊投射到日本最西端、距台灣僅約110公里的與那國島上,也是史無前例。"

news.ltn.com.tw/news/world/bre

Show thread

沖繩被頻頻加固備戰:

"陸上自衛隊目前在南西群島沒有彈藥庫,距離最近的是佐賀縣的九州補給站。 吉田幕僚長指稱「跟南西群島還有一段距離」。強調要提前儲備物資,為緊急出兵做好準備。除了彈藥外,還將假設儲存建築材料。"

nippon.com/hk/news/yjj20221222

Show thread

"據報導,日本全境目前有約一千四百座彈藥庫,但主要是在冷戰時期,為了抵禦前蘇聯入侵而建,七成都集中在北海道,距離中國可能挑起區域緊張的東海島嶼,相距超過兩千公里。不僅如此,日本當前的彈藥存量最多僅能支撐自衛隊應戰兩個月,而距離台灣最近的九州和沖繩地區,彈藥庫存更不到十%。

為改善上述情況,日本防衛省評估,陸上自衛隊未來十年內需要新增約九十座彈藥庫,海上自衛隊則需新增約四十座,其中七十座預計在五年內完工。新建彈藥庫將分布在南西諸島,從九州南端延伸至沖繩,包括更靠近台灣的島嶼。"

"日相岸田文雄計畫從下個財政年度開始,五年內斥資五兆日圓(約一.一六兆台幣)採購彈藥和飛彈,並在南西諸島部署「距外飛彈」(standoff missile),建立對日本遭受的外來威脅採取反制的能力。

另一方面,日本防衛省也將對部署沖繩縣以外的陸上自衛隊進行組織改革,將原本僅在各地區部署的「師團」和「旅團」,整編成可在全國機動性部署的部隊,主要目的同樣是在台海危機升高時,能夠及時伸援南西諸島。"

news.ltn.com.tw/news/world/pap

Show thread

日本態度在台海戰爭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因為共軍在悲觀設定下仍不能成功,所以用來推演共軍在美日聯軍攻擊下要怎樣才能成功
(i.e.一定要兵推到共軍勝利)

為了讓共軍勝利,設定成日本嚴守中立,拒絕美軍從日本境內出擊
以及共軍成功阻止美軍使用長程轟炸機(實際上幾乎辦不到,只能假定美軍轟炸機缺乏戰鬥機護航,
有可能被共軍飛機在極遠距離搶先擊落,等於是劇情殺XDDD)

末日設定下,共軍集中長程火力打擊關島(完全不用管日本)
美軍在這種設定下只能靠核潛艦滲透到台海作戰
共軍在國軍反艦火力和美軍SSN的打擊下損失約三分之一的船隊
但仍成功穩固登陸和運補

在此危及情況下,美軍決定投入29艘巡洋/驅逐艦、兩艘航母、十艘核潛艦,試圖進行最後決戰,結果慘遭共軍火力擊潰

末日設定的兵推中,美軍損失43艘巡洋/驅逐艦、四艘航母
因為美軍在末日設定下仰賴SSN,還沒到最後決戰就已經損失十艘核潛艦"

ptt.cc/bbs/Military/M.16733022

Show thread

兵推報告原文連結, 基礎設定在第三章(p.46開始), 台美中三方軍力基礎設定及盟友各國立場在第四章(p.58開始), 兵推結果見第六章(p.89開始):

csis-website-prod.s3.amazonaws

Show thread

無論是美軍或台軍都需要大量飛彈因應備戰:

"我國海軍丶空軍目前擁有多型反艦飛彈,除了國產的雄二丶雄三以及增程型雄三反艦飛彈之外,還陸續從美國採購岸基型、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從美軍採購的岸基型魚叉反艦飛彈,射程超過120公里,目前向美方採購了400枚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除了在台灣本島有部署外,澎湖縣西嶼鄉未來也將部署。

雖然我國軍方對實際要交付海軍雄風系列飛彈的數量則未說明,但中科院對雄風系列飛彈的年產量已可達到201枚,包括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年產70枚丶雄二次音速反艦飛彈與雄昇巡弋飛彈可年產131枚。"

news.ltn.com.tw/news/politics/

Show thread

台美日中都會損失慘重,差別在於台美日都是深度全球化的資深現代體系,修補復原相對快速,但現代化沒多久又正在脫鉤全球體系的中國就不一定了。

"薛瑞福表示,他看到CSIS近期24次台海兵推的資訊,他認為第一個結論顯示,台海開戰會使所有參加者損失慘重,就算台美獲勝也是慘勝,因此真的必須做足對中國的「事前嚇阻」。

薛瑞福表示,兵推第二個結論顯示「台灣是可以防衛的」,因此不應有自我放棄心態,雖有諸多困難,但台灣應抱持取得勝利的希望。

薛瑞福說,第三結論是台灣應做足事前準備,包括充分部署武器彈藥,及確保能源與糧食供應鏈的韌性。至於台灣能否像烏克蘭在開戰後,持續獲得外界供應武器,他認為「並非不可能」,例如可與美方溝通規劃開設「武器補給通道」。"

cna.com.tw/news/aipl/202301120

Show thread

翻譯: 元老院該解開帝鷹封印了...

"Former naval officer Seth Cropsey explained on these pages last week that America isn’t investing in the ships and weapons stockpiles that would be required to support a long war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uch yawning gaps in U.S. preparedness make a decision by Beijing to invade or blockade the democratic island more likely. Preventing a war for Taiwan requires showing Beijing that the U.S. has the means and the will to fight and repel an invasion."

wsj.com/articles/telling-the-t

Show thread
Follow

中國為了化解這份兵推報告的攻台失敗衝擊而展開綿密的認知作戰:

"事实上,CSIS已经在报告中披露经费来自于史密斯·理查森基金会(Smith Richardson Foundation)。根据官网介绍,这个基金会在1935年成立,旨在研究、讨论美国面临的严重公共问题。兵推报告中没有提到洛马公司,在前文提及的批评者也没有举出可信的证据,证明洛马公司赞助了这份报告。"

"由于难以追溯讯息的源头,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撰稿人于是以电邮向报告作者何理凯(Eric Heginbotham)查证,他在回复的电邮中明确表示,兵推过程已包含所有可能出动的解放军部队,可能参战的海、空军也都计入,只设定投入一个战区的说法,绝对不正确。"

rfa.org/mandarin/ytbdzhuantixi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