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o Rubio起草的反tiktok法案‘‘Averting the National Threat of Internet Surveillance, Oppressive Censorship and Influence, and Algorithmic Learning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ct’’ 简称 ‘‘ANTI-SOCIAL CCP Act’’。。。90%的精力都用在这个简称上了吧。。。。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关键信息:1、解封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颁布二十条的时候(11.11)石家庄和保定已经破防了,北京是首个进入群体感染状态的大城市(11.27),而标志着彻底解封的“新十条”是12.7颁布的——也就是说,清零政策的退出,是在溃败之后才宣布撤军这么一个逻辑。这也解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诸如北京这样的城市,根本没有经历“解封-人员流动增加-群体感染”这样一个缓冲,而是解封之后马上遍地出阳。2、今年3月初到11月底中国共有10亿人经历过封控,平均27天,是2021年同期的40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是封控,2022年的体感和2021年完全不一样。而且也再次证明,最关键的节点就是2021年3月的上海。当然,臆想“如果那时候如果能转向”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历史已经多次证明,能让这个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系统进行政策转向的唯一理由,唯有“实在撑不下去了”。
我家二伯的发言,透彻:国人说外国不封控是“躺平“,即是说放任自流,这是很大误解。事实上在中国全民核酸,大建方舱和严防死守时,先进国家却在扩建加护病房,增加呼吸机和进一步加强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哪种路线正确,可由时间评判。建方舱的浪费,我们已见怪不怪了。以前我的同龄人很多被运往四川山区搞三线工程,其中一个是816工程,是开山建厂制备用于原子弹的钚239(Pu-239), 于1966年开始至1984年烂尾,历时18年,进入6万建设者,投资10亿元,制造烈士100多人,没生产出一克钚,原因很简单:开山建厂的速度远低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到1984年已无此需要,相当于唐吉可德向风车宣战。20几岁的重点高校毕业生,成了40多岁的中年人。可这样的悲剧又在重演。以前说要“交学费“,看来学费还要交下去。没有意义,没有道理,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No sense, no reason, never was, and never will be.)
https://social.vivaldi.net/ Vivaldi的实例
#Solidot Vivaldi 在其桌面浏览器中集成 Mastodon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73606 #News
说起来我前两天看学科史,发现与我之前认知不同的是(我是文盲),文革之前并不是一个逐步变烂的曲线,或者说虽然ccp本质预谋的就是猛猛冲向地狱,但对于个人体验来说,是有很大反复的。
首先是新中国刚刚成立,学科发展受到了很大规模的支持,这在之前是没有的,可能给了很多学者很大信心和对共产的党信任。同时发生的是对于学者们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学习啦自我批评啦,很多学者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很积极。
之后这几年积攒了一些实际的不满,于是毛应运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制造出一种很有希望的气氛。但是在这里说了实话的人马上就在反右派斗争中抓住尾巴被批斗,被送去劳改。
反右结束后有些人被平反,回到了自己本身的工作,甚至恢复了一定学术自由,但其实这时候如果出版著作基本就是集体署名了。同时大跃进打乱了学术研究的进程,加班加点制造了一些没啥质量的报告。但在这之前ccp也接管了大学的组织架构,并从意识形态上影响研究的主题和结果。
之后就是文革。
就ccp的本质是独裁,独裁当然没有知识分子的一席之地,逐步走向文革也可以看出来这个结果。但是建国到文革之间二十年,在个人生命历程中占比很大了,这其中大的动荡都能数出来这么多次,我觉得更不要说细枝末节上小的反复。很多人在这之中都曾抱持过“真的没事了”“真的会变好”的心态。但最后就是垂直冲向地狱。
而现在疫情这场人为灾难中各种反复、顾脑袋不顾屁股、急刹车的行为都很似曾相识,很能体现ccp政治体制的特点,完全一脉相承。
我在一台旧华为手机上的一个隐藏分区内,发现了华为EMUI系统(版本为4.0,基于Android 6)保存的大量日志文件。这些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大量手机用户的隐私数据,包括附近网络的MAC地址(可被用于精准定位和绘制用户日常的行动轨迹)、各应用的使用情况(包括点开各个Activity(可理解为Android应用中的界面)的时间)、充电的时间和时长、每次屏幕唤醒和睡眠的时间等。
很多日志文件被保存在各自数字目录的uploading(翻译:上传中)子目录下,但有少量日志文件被保存在名为done(翻译:已完成)的子目录下,疑似已经上传到华为的服务器。
我可以接受某些厂商设置用户体验改善项目(假设他们不默认用户参加的话),但是在不予告知的情况下收集这种隐私数据,我无法接受。
因为作为证据的日志文件和分区镜像(当然)包含了我的很多隐私信息,在此无法提供原始文件,只能提供打码后的展示截图和对应展示文件的sha256值,请予以谅解。
分区内文件的列表:
https://www.verybin.com/?ec64e83a14e0260a#w/OIKwHTfwseMN37/KFGYT0IUqTh0S611h/qRsbyQPM=
对应文件的sha256值:
https://www.verybin.com/?d8d1384b838aaa08#PE0ZX0HhIz2vtHFuBQVjXJxFDXmzadJ8DHRgusHKHAk=
#nobot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o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