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制约的公权力,首先是不能有人不满,不能有人不满自然也没有人高兴,没有人来夸夸,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寄几感动寄几,寄几给寄几叫好,于是逻辑闭环了#人类愚蠢学定律
唯有在个人主义的大前提之下,组织问题才会发生。几时听到有人说猪群、牛群、马群发生过组织问题的?在集体主义之下,人底尊严丧失净尽,人已经不是货真价实的人,变为猪群、牛群、马群似的一大堆有待权力者随意摆布的人畜(human cattle),组织问题从何发生#我爱哈耶克
《武大图书馆事件(肖同学案)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疑问?》:<https://mp.weixin.qq.com/s/18q0PCjxYrQlOqr9mGXwog>
以上連結在中國可以訪問(限於嘟文發表之時及之前,之後不清楚;下面的則需要非常規手段)〜
中国人并不傻,房价连跌四年,之前的很多执念自然也就破除了。但是还有最后一个支撑着残存房地产信念的思维误区,是需要脑子多转几个弯才能明白的。那就是:万一大通胀来临,房子好歹是个实物资产,总比手里只有不断贬值的现金好吧?为什么这个误区特别根深蒂固呢?因为它有一个隐藏的类比(类比思维最隐秘也最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决定),那就是把房子想象成一个能够承载资金的“蓄水池”。为什么说这个类比是错误的呢?因为1、如果真有什么资产能“承载”超发货币,那也是土地(而且是经济活动中心地区)而不是房产(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房产没有意义);2、即使真能“蓄水”,从维护成本来说房子也不能类比成“池子”——你见过哪个池塘折旧这么快的?3、最关键的是,法币的本质是债,超发法币如果真想从账面空转的资金变成真实的“流动性”(钱之为钱的本质),是需要有自然人肉身扛鼎来承担这个债务的。简言之就是,如果没有人因为买房而背债,那你一开始的担心(因为法币超发需要用房子蓄水)就是多余的!因为担心货币超发而持有房产,但是过去的货币超发本身就是因为太多人想要持有房产,你看这不就变成鬼打墙了吗?退潮之后大家冷静下来想,才能意识到房地产并不是蓄水池,而是印钞机,它的本质是锁定最有生产力的年轻人未来三十年的收入,把这些人的债变成现在就能用的钱。这也正是为什么2015年之后人人都觉得自己更有钱了,现在又在问“高速发展这么多年人人都是一身债钱都去哪儿了”——这有啥奇怪的?因为钱就是债,债就是钱啊!
相信世界上存在可以抵达永恒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