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s14551 我看到她俩是好朋友!这就去看
想读 我的痛苦有名字嗎?:瘋狂而古怪,傲慢又聰明的女子們--不被理解的痛楚,女性憂鬱症
https://neodb.social/book/2tSgxHI3NHLiy6lOydg79W
读过 猫鱼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star_solid:
https://neodb.social/book/0fYVH9mjq05eSj8GJfNSnh
真的写得很好,我完全没想到会这么好。陈冲家里的教育结合了各种文学艺术科学所以让她对世界的感知也很敏锐,这本书写得也很诚实。说实话她这个咖位写写演员八卦都会卖很多,但是这本书写得跟文学巨著一样,每个细节每个人物每寸思想都是活的。人天生活着,但最开始活着都是靠本能,然后你开始观察世界,接着是观察这个世界中的自己,最难的是回过头去观察当年的自己,但是这本书里全都有了。又满足窥私欲又满足审美的一本书!!
看象友提到,短视频提供的类似赌博心流的刷新模式,可能是比苍白的内容更容易导致我们上瘾的原因。再结合前两天刷到的内容创作者疲于更新那条,突然意识到,是内容的分发模式,永远的改变了内容的创作模式,从而可能导致了内容品质的下降。
Web时代的内容分发很大程度是基于搜索的,用户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寻找。就算是门户网站的模式,也因为屏幕大,承载的内容量多,用户也是在通过眼睛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即都是用户主动在进行选择。
app时代的小屏幕,决定了以上模式的不可能,同时用户基数也进一步扩大。推送+算法确实是一个天才做法,它的一个深刻洞察是,大部分人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是给什么看什么。
Web时代有一个关于互联网内容的词叫做“长尾效应”,就是一个内容只要丢到网上,总能让喜欢这个内容的人找到它。但app时代,由平台算法决定你看什么,这时候曝光的决定因素是更新频率。
创作者只有不断保持高频更新,才能被它可能的用户看到。简中男频网文的更新要求是日更9000,但看见美国一个出版奇幻小说的作家说他每天保持写1200-2000字。简中漫画的更新基本频率是周双更,日本漫画是周更,美漫是月更。高强度的更新频率,不可能满足内容高质量。
短视频模式中除了高频更新要求外,另外两个决定分发效率的要素是热点和互动数据。于是创作者就成了拉磨的驴,前面吊着一个叫热点的胡萝卜,永远原地打转,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怎么可能产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美国的左派放在法国也算是极右的,其实美国候选人在法国人看来能入眼的就桑德斯,因为他搞的是欧洲那一套近似社会主义的高福利待遇。我没见过一个法国候选人搞woke culture来吸引选民的,选举的时候大家都在讲经济怎么怎么样,左右两派吵来吵去的无非就是加税加福利还是减税减福利。
这么看川普其实是讲到点子上了,所有口号所有讲话都在实打实讲怎么从国外抢钱发给美国人。Meanwhile贺锦丽也没在讲加多少福利,说来说去都是些模模糊糊的东西,倒是企业加税加得够狠,整套看下来记得最清的就是企业猛加税和堕胎权利。朋友们,你饭都吃不上谁管能不能堕胎,毕竟孕也不是天天怀。
回看法国选举,马克龙难道讲了什么了不起的策略吗?他比别的候选人懂得多吗?不是,是因为他长得帅又深情而且不左不右不得罪任何人。懂政治的都觉得他是智障,但是大部分投票的人都不懂,听个大概看他挺顺眼就可以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不管是面试还是对接上级和客户,至少摸清楚对方的痛点,然后捯饬漂亮点把对方当弱智不要讲什么力量直接用最简单的语言画最大最清晰的饼就可以了,机会先拿到手再说,饼做不出来不会死人,你拿不到机会连饼锅都摸不到。
@lunaluna 法国没有诶
碎嘴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