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sheep 在長毛象還得不斷看到牆內奇葩事情,前兩天死了個牆國吹捧出的模範老黨員,毛象也跟着高潮,不知不覺被牽着鼻子走

視頻下面一個回覆:中共支持哈马斯去跟以色列闹事来转移美国视线,然后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居然开始在国内带风向,传播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的新闻,公开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歧视,但是对于哈马斯做的事基本上不提。中共天天就喜欢靠着网络墙玩这一套,避重就轻,你说他说的不对那也不是完全不对,他总是给自己留着台阶下,但是实际效果是现在国内人确实开始仇恨犹太人包括以色列了。说实话,我真的很讨厌中共这种不要脸的操作手法,有种就别搞网络墙,天天在国内删帖封人带风向,带了几十年了,没完没了。😂

這一手牆國玩的很溜,強國民也很受用。控制了媒體也就控制了人們的思想,這招白左也在學,只報道對自己有利的,讓不喜歡的言論和事實銷聲匿跡

@sheep 牆內環境愈發惡臭,看多一眼都覺得辣眼睛

@lx224 袁老師這一期視頻幾句話概括巴以歷史簡單明了,巴勒斯坦地區不是巴勒斯坦國,至今巴勒斯坦沒有建國。按照牆內愚衆或喫人血饅頭的白癡左派的觀點,那伊斯蘭國也是正義的了,現在的中東都是搶IS的地盤

:消灭忠诚不绝对的人要比消灭绝对不忠诚的人重要。

方生聊加沙冲突:哈马斯拿孩子对抗以色列
youtu.be/ciXE29EFNiw

@sheep 可能東方的傳統是比較注重物質的東西,而忽視精神的健康。
在西方苦悶了還可以到教堂或公益組織倒苦水,有各種協會可以傾訴,牆內只能自己調整,可能家人都不會理解,這方面是比較苦逼。感覺很需要精神開導之類的組織,把扭曲的精神拉出來捋一捋按摩一下

@sheep 多謝,不瞭解說錯勿怪哦
看來這行經驗很重要,情商也很重要,至少得能說會道吧,大概是負責傾聽,安撫,判斷,建議,感覺有點像牧師的功能。
如今這社會壓力導致每個人都精神緊張,如能有精神按摩師,來減輕精神焦慮,也是一大善舉

@sheep 好奇的问,这行业咋收费呢?像律师那样掐点么?
都咨询些什么问题呢?:大夫,你看我是不是有病?

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川普放出阿以和谈“胜负手”——張平 

blog.sina.com.cn/s/blog_621121
(2017-12-08 01:00:56)

2000年戴维营和谈,克林顿总统和巴拉克总理全力以赴,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解决拖延了几十年的以巴冲突,结果功亏一篑,中东大局从此全面糜烂。亏在哪里?就亏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简而言之,那次谈判,举凡世人耳熟能详的冲突问题,比如土地问题、难民问题、安全问题,等等,双方均以达成共识或可望达成共识。唯一完全无法交流的便是耶路撒冷圣殿山的主权归属问题。这块总共0.15平方公里大小的山头成了压垮中东和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为此提出了一个“分层主权论”,也就是圣殿山地表主权归巴勒斯坦,因为上边有清真寺;地下主权归以色列,因为地下是古代犹太教建造的两个圣殿的遗址。结果以色列同意,阿拉法特则冲着克林顿大叫:“你怎么不把美国主权分了?”旁边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出来打圆场,向阿拉法特保证如果和平达成,美国将全力帮助巴勒斯坦发展经济,阿拉法特对此的回答是:“谁要你的钱?”
谈判崩溃之后,巴勒斯坦人发动了对以色列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但美国以色列的和平努力并未停止。不久,一个“共享主权”方案又送到了阿拉法特面前。该方案提出圣殿山主权由十三国共有,除以巴之外,还有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另外六个阿拉伯国家。该方案据说是已经获得海湾阿拉伯国家和埃及的认可,但阿拉法特在考虑了一夜之后仍然拒绝了,坚持巴勒斯坦独霸整个圣殿山。那一夜他想了些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成千上万的以巴民众为此血溅圣地,中东和平进程从此夭折。
2011年,我参加第三届以色列总统会议。会上有个以巴和平讨论组,参加者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美国相关学者。讨论开始时气氛良好,各方都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随后以色列学者发言,指出以巴和谈,必须搞清楚哪些问题是可谈的,哪些问题是不可谈。由于他没具体讲,大家都没在意。随后美国学者发言,谈和谈的具体问题,当谈到划分圣殿山主权时,那位巴勒斯坦学者突然跳了起来,大叫:“谁敢划分我们的圣地,我们就跟他拼命!”声调之高,神态之可怕,把全场都吓了一跳。以色列学者却大笑起来,连说:“我刚才说什么来着?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至此我才明白,“圣殿山主权”不可谈判,不是阿拉法特一个人的主意,即使是以“和平人士”自我标榜的巴勒斯坦知识分子,一碰到这个问题也会立即丧失理性。
历次以巴和谈,都是从容易的、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问题谈起,希望在这些问题上的进展能够产生良好的气氛,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然而这个逻辑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根本行不通。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巴和谈无论怎样谈,最终都只能以失败结局。
以巴和谈要成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从最难的问题谈起,从“不可谈”的问题谈起!“不可谈”的问题怎么会变成“可谈的”呢?这个光有言辞就不够了,要有行动!在圣殿山问题上,必须让巴勒斯坦人明白,现在不肯跟以色列人分享圣殿山主权,再过些年,以色列将理直气壮地独享圣殿山。
这就是为什么我称川普的承认耶路撒冷(不只是西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行动为“胜负手”的原因!川普看起来大大咧咧,看问题却一针见血,行动尤其雷厉风行,单刀直入抓要害,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政治高手。
整部以阿谈判历史,就是一部阿拉伯人的各种“不可谈”的底线被不断打破的历史!“以色列建国”从不可谈到可谈,“巴勒斯坦难民回归权”从不可谈到可谈,“土地交换原则”从不可谈到可谈,每一步都有以色列国防军的不世战功在前边铺路,都不是仅凭甜言蜜语或经济实惠就可以获得的。
好在在我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圣殿山问题已经是最后一个“不可谈”问题了,中东和平或许并非毫无希望。祝川普成功!

张平 2017年12月7日 于特拉维夫

娶四个老婆的感觉——張平 

blog.sina.com.cn/s/blog_621121

伊斯兰教允许男人娶四个老婆,这在中国不仅广为人知,而且颇有些人跃跃欲试。我就碰上过几个富翁对此事问长问短,而且对中国法律严格禁止重婚唏嘘不已。我猜他们大概小蜜多多,动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小蜜尽欢颜”的痴心念头。

当然羡慕四个老婆制度的并非只有中国男人。阿拉伯人中对此引以为自豪的也不在少数。我去埃及的时候跟一个出租车司机聊天,说了没两句他就说:“你知道我们这儿比美国还好呢,美国人只能娶一个老婆,我们可以娶四个。”起先我以为这不过是个别人的看法,没想到过了两天在尼罗河边碰上个管租船的小伙子,聊了没两句,“我们这儿比美国还好,因为美国人只能娶一个老婆,我们可以娶四个”的逻辑就又冒了出来。

这次我留了个心眼,问他:“你见过娶四个老婆的男人吗?”

他说:“没见过,可是我爹有两个老婆。”

“你呢?你有几个老婆?”

“我还没有呢,娶老婆要很多钱。”

我无话可说,心想:“傻叉!就不明白你爹其实把你的老婆娶跑了,还跟着得意呢!”

事实上,埃及人对四个老婆制度的崇拜不限于平头百姓。不久前就有个埃及肥皂剧,演的是一个开公司的男人把公司里的四个美眉先后娶回家,过“一夫唱诸妇随”的美好生活的故事。

喜欢这种故事的男人大都是些从未真正娶过四个老婆的,而真正娶过四个老婆的男人未必会喜欢这种制度。照我看,一夫多妻不仅造成弱势男性娶不上老婆,而且真正娶上的也未必就幸福。当然,从来没有人相信过我说这话,他们的本能反应都是:“你又没娶过四个老婆,你哪里知道?”

然而我就知道,君不闻“秀才不娶四个老婆,能知四个老婆之事”乎?不仅我知道,而且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Alean Al-Krenawi教授也知道。他在以色列的贝都因部落中进行了多年的一夫多妻制研究,最近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我一贯的看法。

贝都因人是阿拉伯人中的一支游牧部落,一直流行一夫多妻的制度。以色列虽然是现代文明国家,犹太人和基督徒都遵守一夫一妻的法律,但对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则一直采取不干涉的原则,所以穆斯林中一夫多妻的现象仍然很常见。

根据这项研究成果,一夫多妻制首先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一夫多妻家庭孩子的学校平均成绩是65分,对比组(一夫一妻的贝都因家庭)是75分;一夫多妻家庭孩子拥有高度自信心的只有25%,对比组是55%。毋庸置言,一夫多妻家庭对妻子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的,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85%的妻子会有抑郁的感觉,对比组是63%;一夫多妻家庭妻子对婚姻不满意的占75%,对比组则只有35%。

这项研究最惊人的发现(对别人来说,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惊人)是一夫多妻家庭里的丈夫其实一点儿也不幸福。这些丈夫中的62%有抑郁的感觉,对比组是44%;这些丈夫中对婚姻状况不满的比例竟高达70%,而对比组只有30%。

要想明白一夫多妻制家庭中丈夫的烦恼,只要看看以色列半年前审判的一起巴勒斯坦家庭谋杀案就可以明白。这位巴勒斯坦男人娶了两个老婆,且各育有子女,但花心不收,在外边又搭上个小蜜。不知什么原因他不打算娶第三房,而是打算谋杀妻子,迎娶新人。这种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只不过别处的花心丈夫只需要谋杀一个老婆就好,他老兄得谋杀两个老婆才成。这不但辛苦得多,而且也危险得多,以现代侦破技术的水平,谋杀一个老婆都很逃脱罪责,谋杀两个老婆绝对是插翅难逃,除非警察都是笨蛋。思来想去,他老兄想了个主意。假称带一家人出去旅游,把车开到荒漠里一个悬崖的边上,伪称车坏了,想借修车的机会把车推下悬崖,连老婆带儿女一块斩尽杀绝。这主意不能说不毒,只是天算不如人重,车上老婆太多,他把吃四个老妈的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也没能把车推下去,而且还被老婆们看出了底细,下车跟他扭打起来。有道是“老婆多力量大”,花心丈夫被老婆们制服,乖乖地进了监狱。

当然,用谋杀来说明娶四个老婆的烦恼未免有点夸张,但道理是一样的。婚姻生活中不仅有快乐,也有不少烦恼,老婆多不会增加多少快乐,却会增加很多烦恼。比方说,无论你娶多少老婆,做爱的快感最终只能来自一个人,因此,老婆多并不能使你的快感乘倍,所以中国古代帝王虽然佳丽三千,宠爱往往只在一人。与此相对照的是,如果四个老婆一起开口跟你掐架,你的末日就到了,说烦恼乘了四倍都还是轻的。

张平 2008年10月27日 于特拉维夫

“我记得上研究生以前,都以为以色列是恐怖国家,直到上研究生课的一个老师系统的讲了一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渊源和恩怨情仇。全班人都恍然大悟,”整半天我们都误会了以色列,还以为巴勒斯坦可怜呢。”都是这样的反应。”

今天的學生們都愚昧到這種地步了麼?

Show thread

沒有哪個國家會容忍這種事情了!
把自己的人民當做“人肉盾牌”銅牆鐵壁,我們會讓喊這種口號的人先上路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以色列:我们是人民的铜墙铁壁!
哈马斯:人民是我们的铜墙铁壁!

以色列不讲武德!竟然绕开哈马斯肉盾
youtu.be/DTrwpT3A_R4

Show thread

袁老師講以巴衝突,給了正義或邪惡國家的三個標準:
1. 哪個國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大
2. 哪個國家更愛惜自己民衆的生命,更人道
3. 每次衝突誰先動的手
今天以巴的亂局很大程度是愚蠢白左的結果。正如今天緬甸的亂局一樣,白左們一步步把昂山素姬逼到監獄裏

@sheep 感覺很多衝突都是學校和社會帶給的壓力和焦慮感作祟

@Perfume 日,訂了4.5億劑輝瑞疫苗不讓用,就給打那些無效的滅活疫苗

媒體天生偏左,互聯網巨頭也是,他們就是喫全球化,信息自由,政治正確,理想主義這碗飯的。總是理想更動聽一些,對苦難的煽情更容易打動人。
傳統的媒體能堅持客觀公正,假設一個城市同時有兩羣人在遊行,媒體會把兩件事情都報道出來,今天的媒體會挑選他們喜歡的報道,而忽略另一個事件。讓他們喜歡的人說話,而讓不喜歡的觀點閉嘴
當然,西方媒體的底限還是有的,就是不撒謊,不無中生有,不會把這波遊行的訴求從反對報道爲支持。其實牆內黨媒也很少用了,容易穿幫。
但是這個客觀世界的運轉是有其規律的,用單一視角去看待世界,往往是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想讓世界更美好的努力往往讓世界更糟糕

Show thread

從牆內真假消息混雜的輿論環境中跳出來,看到本應客觀全面的西方媒體也是左得厲害,從一個坑裏爬到另一個坑裏而已。
這道理我以前不大贊同,但經過這幾年美國媒體和他們總統之間發生的那些事情,在這次美國大選時到達頂峯。媒體和新聞人應有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都不存在了。
所有媒体都在挑櫻桃( Cherry picking ),黨媒在挑,西方主流媒体也在挑
挑樱桃即單方論證或隱瞞證據,是一種非形式謬誤,是只提出支持論點的理由,而忽略不談反對的理由

@Perfume 这篇文章講的有道理,這種對付游擊隊偷襲的低端系統在東南亞或大規模戰爭中沒什麼用

以色列鐵穹專門對付游擊隊 用來台海防衛差太遠了
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

@Perfume 鐵穹防空系統應是戰術防空系統,只能防小火箭炮或小飛彈吧,比較適合韓國or台灣這種和敵方緊鄰,火箭炮就可以打到的地方。澳洲要防空恐怕還得是美國人的反導系統

拿自己孩子做肉盾的政府哪還有什麼合法性?就是一夥恐怖分子

白左点炮拜登服软,川普摆平了的巴勒斯坦战火重燃。美联社加沙大楼该不该炸?加沙不是新疆,中共不是以色列,维吾尔不是哈马斯
youtu.be/WsBIyfAZ3u8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