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的反建制派为何会对于这场战争做出现在的反应,我所做出的总结。
首先,西方在国际干预中已经耗尽了自身的道德资本。冷战之后,英美等国凭借着通常是编造出来的理由,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利比亚等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这些国家混乱不堪,民生凋敝,因此西方已经失去了干预他国的道德资本。
其次,在西方内部,民众对公共机构,比方说政府,政党,学术机构等已经丧失了信任。而民众事实上也有着充分的理由对公共机构失去信任,比方说,2016年川普竞选时,民调机构和专业政治分析人士信誓旦旦地宣称川普基本不可能当选总统,结果川普当选了总统。2020年川普再度竞选时,民调机构主流媒体则斩钉截铁地说,会出现一边倒向民主党的“蓝色浪潮”,结果这也没有出现。那么经过这两次事件之后,民众自然就不会再相信现有的这些机构和专业人士的说辞。再比如说,川普在任期间对非法移民进行了收容,被主流媒体称为"kids in cages"(把孩子关在笼子里),可是拜登上台后做了同样的事情,主流媒体却为拜登辩护,可想而知旁观者会对主流媒体留下什么印象。再比如说,2020年新冠爆发的前期,美国疾控中心宣布所有人都要遵守隔离和管制措施,可是,到了夏天,BLM运动突然爆发,于是美国疾控中心立马为了政治立场而抛弃了自己制定的规则,给BLM抗议者特殊关照,那么可以预料到的,在这次事件过后,美国疾控中心必然也会失去公信力。而美国媒体在战争问题的公信力,更是早就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败光了,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鼓吹伊拉克战争,而事实证明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彻底的灾难。
民众对公共机构(尤其是媒体)失去信任,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相当大的一部分民众会对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学界的研究成果一概失去信任。媒体说要居家隔离戴口罩,民众偏不居家隔离戴口罩;媒体说要打疫苗,民众偏不肯打疫苗;媒体说气候在变暖,民众偏不相信气候在变暖。媒体报道的一切新闻被自动地归为谎言,因为民众对媒体的不信任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由于媒体撒谎已经撒惯了,即便它碰巧说了一些真话,人们也不再会相信,更不要说反建制派人士了。
2.传统媒体的崩溃留下了一个真空,这个真空则被其它信息所填满。由于没有一个既能说服川普选民,也能说服拜登选民,并能说服桑德斯选民的中立信息源的存在,每个派别的人都只会相信自己派别的声音,而自动否定其它派别的观点。既然建制派站在亲乌克兰的立场上,那作为反建制派人士—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他们的任务就是完全站在建制派的对立面,去亲近俄罗斯。在传统媒体信誉尽失的情况下,很多人宁愿相信阴谋论和小道消息,或者相信某个具体的政治家或主持人,也不愿相信纽约时报、MSNBC和美联社。近几年来,西方的自由派一直在讲阴谋论和虚假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多么泛滥,并且以此为借口推行更严酷的互联网审查和封号制度,然而他们一直忽视,或者故意回避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造成虚假信息和阴谋论泛滥的恰恰是主流媒体自身的失职。正是因为主流媒体自身立场先行,做不到客观公正,才导致了民众对主流媒体的普遍反感,并因此去相信阴谋论和小道消息。只要主流媒体自身做不到基本的可信,虚假信息和小道消息就永远会有市场。不去从主流媒体自身上找原因,而一味地封杀别人的观点,只会产生反效果。
对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使得部分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刻意地主张与主流媒体相反的观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反建制派认识到主流媒体并不可信,但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运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盲目轻信的对立面不是盲目怀疑,而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既不意味着盲目地相信媒体所有的报道,也不意味着盲目地否定媒体所有的报道,而意味着对媒体呈现内容的方式持以怀疑态度,并且深入地去了解真相,这意味着要去了解俄国人和乌克兰人的语言和历史,至少要去了解普京在演讲中到底说了那些内容。反建制派者也许很了解本国,很了解本国媒体,但未必了解外国,了解西方以外的国家。在这些人眼中,乌克兰也许和叙利亚,伊拉克没有两样,但他们并不一样。反建制派更多的是凭借自己对本国主流媒体的印象,以及对本国此前的外交政策的既有认识来理解这场事件的,但这些印象和既有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这个女孩希望这个视频能被尽可能多的人传播和看到。我正在尽我所能。她的母亲和一名试图保护他们的俄军士兵昨天在 #Ukraine 被俄罗斯军队枪杀。这真的很难看,令人心碎。现实 #StandWithUkraine
This girl wants this video to be spread and seen by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I'm doing what I can. Her mom and a soldier who tried to protect them were both shot in #Ukraine yesterday by Russian troops. It's really hard to watch and is heartbreaking. REALITY #StandWithUkraine
https://twitter.com/LaurisReiniks/status/1497138481943879685
给比较缺钱的朋友们推荐一份不主流但收入相对丰厚的工作—月嫂/育儿嫂。
我妈现在51岁,做了多年月嫂,有时会做育儿嫂,所以我想通过她的案例来实际说明下这个工作的真实情况,给一些迫切希望提高收入的朋友一点帮助。
我妈是国企下岗工人多年,也开过小店摆过摊,有一定社会经验。15年左右,在她40多岁时,我鼓励她来杭州做月嫂,实现了打零工月薪2000到1万多的飞跃,同时开始积累技能经验,工作有成就感,为自己攒到还不错的退休金积蓄。
现在虽年过50,不算家政行业的黄金年龄,去中介公司不太好找工作,但之前积累的一胎客户,二胎也找她。我在杭州的同事和业主群邻居也会通过我来定她的档期。她读到高中,白白净净,会讲带口音的普通话,甚至还能看懂一些英语,这些年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工作状态。
很多人觉得月嫂是保姆,看不上这个工作。或很多奇葩案例和社会新闻,让不少人觉得月嫂不好,虐待孩子,很多人更愿意住月子中心。从我身边的观察来看,坐月子中心的是少数。相对富裕的互联网职工家庭,请月嫂才是刚需,二胎家庭更是如此。年迈父母带大宝,月嫂带二宝,一个月有时不够,最后还是请了育儿嫂。很多做事麻利,真心喜欢孩子的月嫂会被留下来长期做。比如我妈现在这个客户,是我之前公司某业务对接公司的老板(无利益关系),从出生第一个月做起,一直做到了现在一周岁。过年我妈回去放假10多天,很快又呼唤回来带娃。
雇主当然多种多样,月嫂工作可以有一定自主权。她们也许会有一些育儿观念的要求,不过分的学习接纳,不合理的可以用自己专业经验拒绝。处不来的双向选择,大不了找下一个雇主。一年工作6个月,就能有7,8万,不需要租房吃饭之类的开支,基本能存下来至少80%。努努力加加油,有更多的经验和技能点,可以提高价位,选择做高档客户。我妈也曾经被问过,愿意去美国加拿大么,客户帮搞定身份(这种不能作为目的,要对对方背景足够熟悉)。
总之,喜欢孩子的朋友,与其做幼师,做家教,不如退一步试试这种刚需领域。可以去自己所在城市的人社保局查看考证培训规则,不要去找外面的家政中介机构。
@tiaolu 這是悲觀,不是抑鬱吧?
@Reiki 我也沒懂,不知道是不是簡中的誤解,車臣人不是應該幫烏克蘭反抗俄羅斯才對麼?
@shannonwu 加油
@ramessu 我以前抽煙:呃,對肺不好,喝酒,呃,傷肝;現在,呃,沒有這些麻醉劑,還怎麼活下去
@ramessu 哈哈,斷片是幸福
中、乌签署过多份安全保证联合声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国没有谴责,反而为发动战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辩护,官媒更不断强调, “西方国家抛弃了乌克兰”。但翻查资料,原来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府跟乌克兰政府签署过多份声明和协议,包括1992年的中乌建交联合公报、1994年的中乌联合声明,内容是中国保证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即使在习近平刚上台的2013年,在北京跟当时的乌克兰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友好合作条约》,内容明确表明, “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中方更承诺, “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你的安全保證呢?
Francis Foster:俄罗斯向乌克兰扩张,可谓来者不善,你觉得西方人应该做些什么?
Konstantin Kisin:很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之Nigel Farage也问过,而我的回答则是:这取决于西方人想要什么。
这就好比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碰到了一只猫,于是她向猫询问:“我接下来应该要往哪里走呢?”
猫回复道:“这取决于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说:“我不关心自己想去哪里。”
于是猫回复道 :“那就不用关心走向何方。”
你到底想要什么? 西方人到底想要什么?
Francis Foster:我想,西方人真正希望的,可能是回避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Konstantin Kisin:他们想要和平吗?
Francis Foster:对。
Konstantin Kisin:那很简单,放弃抵抗就行了,这样就能获得和平。
...
Francis Foster:假如我们放弃抵抗的的话,俄罗斯就会占领乌克兰。
Konstantin Kisin:不仅会占领乌克兰,还会占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捷克共和国,匈牙利......但是,没有人会死。
Francis Foster:但这样是无法持续的,总不能让北约国家一个个被侵占吧。这些事件对于北约会造成如何影响?因为北约的成立初衷,就是为成员国提供帮助。
Konstantin Kisin:北约已经结束了,这次事件标志着北约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很多人说:“我可不想在乌克兰丧命”。我妻子就是乌克兰人,今天早上我跟她聊天时,她对我说:“我希望西方能够帮忙,能够硬气点。”
我回复她说“你说的对。但如今你怀胎六月,你希望我上前线吗?”
她说:“不”
我回复道:“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在乌克兰血染沙场,那凭什么就要让别人的丈夫与儿子在乌克兰血染沙场?”
没有人,没几个西方人愿意死在乌克兰的战场。乌克兰不是北约的一部分,但我还是要说北约已经完蛋了,让我们假设俄国入侵乌了克兰,那么相应的西方会做一些抗议和制裁,但这有什么用呢?接下来俄国也许会入侵立陶宛,而这一次又有什么区别呢?
Francis Foster:但北约总不至于一点用没有吧,总能起到一点作用吧?
Konstantin Kisin:起到什么作用呢?你愿意去立陶宛战斗吗?
Francis Foster:不。
Konstantin Kisin:你希望英国政府出兵立陶宛,与俄国交战吗?
Francis Foster:不。
Konstantin Kisin:美国人愿意自己的政府出兵立陶宛吗?
Francis Foster:不。
Konstantin Kisin:所以说北约已经完蛋了。
@maoyaoyao 有些基督徒不吃血,覺得血液裡含有生命,但是不愿輸血就很奇葩了
“這樣,你們死在烏克蘭的土地上後就可開出花朵”
@Proton 這是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 6月8日在哈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吧,叫《一個分裂的世界》, 不過我覺得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分裂,這些話放在當下更合適
| 三觀不正 | 好爲人師 | 貪財好色 | 混吃等死 |
拳匪白左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