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seawhale 對,宗教的優劣也體現在個體相對於集體的地位,個體是否可以說不,是否有權質疑
@Winterseawhale 有人把神解讀為愛,說神愛世人,或神讓世人互相關愛
或者創世神,指世間一切真理,物理規律
雖然猶太教,天主教,新教或東正教,或伊斯蘭教都信奉上帝,教義大同小異,但執行層面細微的差異就導致天壤之別
@Winterseawhale 這可能也是宗教改革之後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差別,不一樣的精神創造不一樣的社會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作者:余华
如果从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这六十年的社会变迁,那么家庭价值观的衰落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可以作为一条历史的分界线,显现出同一个国度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过去时代的中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没有空间的,如果个人想要表达自我诉求,唯一的方式就是投身到集体的运动之中,比如“大跃进”和“文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轰轰烈烈的集体运动中,个人的自我诉求必须和当时的社会准则或者说是政治标准完全一致,稍有偏差就会引来麻烦和厄运。用当时流行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汇集到社会主义的大江大河之中。
在那个时代,个人只能在家庭中拥有其真正的空间。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诉求作为独立的意义,只能在家庭生活中表达出来。因此当时的社会纽带不是个人和个人之间联结起来的,而是家庭和家庭之间的联结。可以这么说,家庭是当时社会生活里的最小单位。
这就是为什么家庭价值观在中国人这里曾经如此地重要,夫妻之间的不忠被视为大逆不道。当时的社会伦理会让婚外恋者遭受种种耻辱,比如剃成阴阳头的发型游街,甚至以流氓罪被判刑。“文革”期间,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夫妻相互揭发,父子反目屡有发生,不过这些事例只是出现在少数家庭,极大多数家庭则是空前团结。在当时外部环境的高压之下,人们十分珍惜家庭的内部生活,因为只剩下这一点点属于个人了。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渗透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同样翻天覆地地变化了。于是,过去的伦理道德逐渐缺失,利益和金钱的处世哲学替代了过去革命的处世哲学。过去有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产义的苗。”今天的中国,已经让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属于社会主义的,什么是属于资本主义,我觉得草和苗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同一种植物了。
被压制已久的个人主义,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里突然兴起,必然会冲击家庭价值观。其实,强调个人价值和遵守家庭价值之间本来不是矛盾,问题是我们的发展太快了,短短三十多年,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从一个人性压抑的时代来到了一个人性放荡的时代,从一个政治第一的时代来到了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过去,社会束缚的长期存在,让人们只能在家庭里感受到些许自由;今天,社会的束缚消失之后,曾经让人倍加珍惜的家庭自由突然间无足轻重了。如今婚外恋越来越普遍,已经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地秀自己之时,过去意义的家庭在今天完全改变了,或者说现在的家庭不再像过去那样承载很多属于社会的功能。很多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珍惜家庭,因为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里,很少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的发展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一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我们追赶的步伐常常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展望今后的十年,我觉得,或者说我希望,我们发展的速度应该慢下来,这匹脱缰的野马应该跑累了,应该放慢脚步了。
然后,我们可以在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Perfume 對學者們的觀察不敢苟同,好像也跟平權關係不大,傳統觀念的影響比一般人想象的大。要改變權利平等的問題容易做到,但改變人們的擇偶標準,這個很難
@meina 標題黨
@meina 審美觀驚人的一致
@meina @jandan@botsin.space 你們互害,別扯趙家,哈哈
@ruojin1996 好歹給個大概位置介紹下週邊有什麼好玩的 ![]()
@perfume63 話說牆國攝像機已經不是新鮮事,沒有攝像機纔是新鮮事了。臺灣的店家也會在店裏安裝攝像機麼?
@messkuki 有時候用戶的要求太奇葩
| 三觀不正 | 好爲人師 | 貪財好色 | 混吃等死 |
拳匪白左退散